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可能最大洪水

鎖定
可能最大洪水,是指河流斷面可能發生的最大洪水,是根據可能最大暴雨推求的洪水。它是為保證重要水利樞紐安全的一種不採用頻率概念的設計洪水,簡記為PMF。 [1] 
中文名
可能最大洪水
外文名
probable maximum flood
作    用
保證重要工程的防洪安全
簡    記
PMF

可能最大洪水定義及性質

可能最大洪水,是指河流斷面可能發生的最大洪水,是根據可能最大暴雨推求的洪水。從理論上説,在推求過程中應力求使其既具有發生的可能性,又具備數量的最大性。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想的洪水,它由許多有利於降雨及產流的條件同時出現而形成。這樣得到的假想洪水,並沒有一種與之相聯繫的可靠的概率測度。要推求一種同時具有出現的可能性和不可超過性(最大性)的洪水數量,在當前水文及氣象科學的水平下,還難以做到。但可能最大洪水作為一種設計洪水,由於考慮了暴雨的物理成因及有利於降水的多種因素,對保證重要工程的防洪安全仍有重要作用。

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方法

這種洪水由最惡劣的氣象和水文條件組合形成,是永久性水工建築物非常運用情況下最高標準的洪水。可能最大洪水有水文氣象法和數理統計法兩類估算方法。
水文氣象法 通過可能最大暴雨,推求可能最大洪水。這個轉換工作可以用模擬技術或通過暴雨徑流關係和單位線等來完成。其計算方法與由設計暴雨推求設計洪水的方法基本相同。在可能最大暴雨條件下,某些產、匯流參數可作特殊考慮。如在產流計算方面,流域前期影響雨量(Pa),在濕潤地區為了安全和簡化,可考慮等於流域最大損失量(Im);但這種辦法在幹早地區不宜採用。對濕潤地區,可認為全部降雨都產生徑流,暴雨徑流關係的高水部分可按45°線外延,或只按扣除穩滲的辦法計算淨雨,並注意雨強、雨量對產流的影響。在匯流計算方面,由於匯流的非線性影響,應儘量選用由實測大洪水資料分析得出的單位線,或推理公式中的參數值。如缺乏大洪水資料,應考慮計算參數的非線性外延修正。 [1] 
數理統計法 在流量資料系列長、歷史洪水資料多的條件下,也可通過洪峯、洪量頻率計算,選用某一種極為稀遇的洪水,經充分論證後作為PMF值。1993年中國水利部、能源部頒發的SL44-9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範》中規定,根據頻率計算成果分析選定可能最大洪水時,採用值不得小於萬年一遇的洪水數值。
水文計算的各種途徑和方法都是和資料條件相聯繫的。頻率計算法雖已有較多計算經驗,但如果實測和歷史洪水資料較少,推求稀遇洪水時勢必以有限點據做大幅度外延,產生較大誤差。水文氣象法着眼於成因分析,但目前氣象資料,特別是高空資料不足,因而還不成熟。為避免單一途徑可能導致的片面結果,計算稀遇頻率洪水和可能最大洪水一般採用幾種方法進行,再根據所用資料的數量、精度和代表性,以及計算中各環節可能產生的誤差,經綜合分析比較,最後合理選定採用成果。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