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只有一個地球

鎖定
《只有一個地球》這本書副標題為《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是一本討論全球環境問題的著作。該書是英國經濟學家B.沃德(B.Ward)和美國微生物學家R.杜博斯(R.Dubos)受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M.斯特朗(M.Strong)委託,為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由40個國家提供的背景材料和58個國家和152名專家組成的通信顧問委員會協助下完成的。
全書從整個地球的發展前景出發,從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評述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對不同國家產生的影響,呼籲各國人民重視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該書已經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對於推動各國環境保護工作有廣泛影響。本文章選入了教育部統一編寫語文六年級上冊18課、北京課改版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21課、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10單元的1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四年級上冊的第7單元的35課 [2] 
中文名
只有一個地球
外文名
Only one earth
別    名
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
作    者
B.沃德
R.杜博斯
副標題
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
主    題
討論全球環境問題
背景時間
1972
收    錄
北京課改版五年級上第21課教育部統一編寫語文六年級上冊18課

只有一個地球內容簡介

全書從整個地球的發展前景出發,從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評述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對不同國家產生的影響,呼籲各國人民重視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該書已經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對於推動各國環境保護工作有廣泛影響。本文章選入了教育部統一編寫語文六年級上冊18課、北京課改版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21課、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10單元的1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四年級上冊的第7單元的35課。

只有一個地球正文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遊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外面裹着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但是,地球又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羣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這麼大,不會再長大。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這樣,人類活動範圍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產資源來説,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而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採,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後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有人會説,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裏有數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難道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後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不錯,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這些設想即使實現了,也是遙遠的事情。再説,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被破壞了!”這是宇航員遨遊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人類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於子孫後代!

只有一個地球課文簡説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是一篇 説明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瞭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籲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着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採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説明地球面臨着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後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無法移居到第二個合適的星球上;最後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説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説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同時,課文多處採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於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啓迪讀者的思想。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瞭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懂得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二是引導學生學習“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領悟文章的説明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難點是通過聯繫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只有一個地球詞句理解

只有一個地球句子理解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茫茫宇宙中的地球 茫茫宇宙中的地球
這個句子採用了打比方的説法,將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説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
同蒼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從而説明了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是多麼的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準確地點明瞭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地球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礦物資源”的闡述,再一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40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瞭範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至少”一詞是強調了21世紀的研究成果還只限於這個範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説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説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21世紀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於理,又讓人信服。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嘆,與前文照應,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徵,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説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着人類,孕育着萬物。而“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裏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的危機。這樣表達不僅使句子生動形象,同時又能引起人類的警覺,突出了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只有一個地球詞語理解

晶瑩: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遨遊:漫遊,遊歷。
資源: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
礦物:地殼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數自然元素,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大部分是固態的(如, 鐵礦石),有的是液態的(如,自然汞)或氣態的(如,)。
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捨。
節制:限制,控制。
枯竭:(水源)乾涸或指體力、資財等用盡。
濫用:胡亂或過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亂或過度地使用化學品。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資源被破壞及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最終使人類無法生存下去。
慷慨:大方,不吝惜。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非常絢麗。也用於人或事物。

只有一個地球説明方法

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列數字,作假設,分類別。

只有一個地球相關鏈接

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而生命誕生於地球誕生後的10億年內。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形成臭氧層。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
年齡:46億歲。
公轉週期:約365.25天。
迴歸年長度: 366.2422 天。
公轉軌道:呈橢圓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
自轉週期恆星日:23小時56分04秒。太陽日:24小時。
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極半徑:從地心到北極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里(6356.8 公里)(兩極的差極小,可以忽略)。
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里(6378.1 公里)。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里(6371公里) 。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體積:10832億立方千米
質量:5.9742×10^21 噸。
平均密度:5.515 g/cm^3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海洋麪積:3.617453億平方千米。
大氣: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
地殼: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鋁(8%)。
表面大氣壓: 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天然衞星:1顆(月球)
月球的距離:平均約384,400千米。 月球離地球近地點距離 為 35.7萬 千米 ;距離地球最遠的遠地點距離為40.6萬千米。
體積:4πR3110820億立方公里=1.083 207 3×10^12 km^3 地面面積:ra=6378137~6.378*523m
全球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10月14日第十一版)報道:全球生態環境亮起紅燈,表現在:
23%的耕地面積嚴重退化。
50%的江河水流量減少或被嚴重污染。
25%的哺乳動物、12%的鳥類瀕臨滅絕。
1/4人類所患疾病與環境惡化有關。
1/3土地面臨沙漠化。
80個國家嚴重缺水。
10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脅。
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1999年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指出,我國自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遏制,

只有一個地球主要表現

──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面積的38%,全國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萬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萬平方千米,並且每年還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
──大面積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大大降低其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毀林開墾、陡坡種植、圍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草地退化、消化和鹼化(以上簡稱“三化”)面積逐年增加。全國已有“三化”草地面積1.35億公頃,約佔草地面積的1/3,並且每年還在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
──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我國已有15%~20%的動植物種類受到威脅,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據調查,現在世界正面臨生物大減種危機,平均5000年一次。而21世紀的人類的開發加劇了這種現象。平均1年減少200—300
這些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物種,一旦滅絕,地球上就再也沒有與它們相似的物種了。就像藝術界失去了蒙娜麗莎一樣,它們的地位是無法代替的。但是全球變暖和人類對這些動物的棲息地的掠奪,使這些物種瀕臨滅絕。這份名單上被列為頭號保護對象的白鰭豚可能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
別名白暨、白鰭豚,屬於鯨目(Cetacea),白暨豚科。識別特點為:吻突狹長,長約300毫米。額部圓而隆起。白暨豚種羣數量很小,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獸類,亟待加強保護。.產於長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蘇段的幹流之中。它們大約在長江生活了2500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由於數量奇少,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但2006年已滅絕,2007年宣告滅絕。
2.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剛果瓜蘭巴(Garamba)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北部白犀牛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他們曾在烏干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達到35只,在2003年4月為30只,其後有6只被殺,4只新出生,2015年10月份,又有3只被獵殺,同時還有近千頭大象被殺害。
在野生狀態下只有20只。隨着40年代巴釐虎和70年代裏海虎的滅絕,人們預計,這一物種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在地球上消失。
南美洲體形最大的食肉動物,也是地球上12種最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
5.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據專家估計,世界上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灘生態環境變壞的影響,被漁民大量捕殺。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類,生活在馬達加斯加
7.蘭.坎皮海龜(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12種最瀕危動物中唯一數目成增長趨勢的動物。需經歷11-35年成長期。
8.奧瑞納克鱷魚(OrinocoCrocodile,學名為Crocodylusintermedius)
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生活於哥倫比亞東部和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盆地中的安靜河流和瀉湖中。
9.泰國豬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只生活在泰國,居住於柚木森林和竹林附近具有圓錐形頂部得非常深的石灰石洞中。由於大量的砍伐森林,導致它們的生活環境大受破壞,棲息地被破壞造成了它們的數量鋭減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它們太容易被其它蝠類捕食。從而現在存活的豬鼻蝙蝠全世界將不超過200只。
10.夏威夷蝸牛(genus Achatinella)
夏威夷蝸牛是一類色彩鮮豔的蝸牛,屬於小瑪瑙螺屬。它們分佈在夏威夷,所有現存物種都已瀕危。它們的殼大都是左旋的,而其他腹足綱的殼很多時都是右旋的。
11.斯比克斯鸚鵡
在野生狀態下,斯比克斯鸚鵡雖沒有完全滅絕但已經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尋找這種鳥的鳥類學家僅僅找到一隻倖存的雄性鳥,生活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地區。目前被人俘獲的大約31只鳥是這種鳥能夠存續下去的唯一希望。
12.微型豬(pigmyhog,學名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豬,野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東北部。60釐米長,高約25釐米,成年豬不足10公斤。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大量存在,現在僅印度阿桑地區的瑪納斯國家公園擁有為數不多的幾頭。其基因與家豬的基因並無太大差別。

只有一個地球段解

1-2:説明地球上人類活動範圍很小。
3-4:説明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很有限的,是不能再生的。 [1] 
5-7:説明人類在破壞地球后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的事實。
8-9:説明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好地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