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只園精舍

鎖定
只園精舍位在中印度憍薩羅舍衞城南方,祇園,或作祇苑、祇洹,是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的略稱,或稱只陀林、逝多林、勝林。祇樹指波斯匿王的太子逝多的園林,給孤獨是舍衞城的長者,即波斯匿王的主藏吏須達的別號。
中文名
只園精舍
外文名
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
別    名
逝多林
所屬地區
中印度憍薩羅舍衞城南方
祇園精舍位在中印度憍薩羅舍衞城南方。相當於今尼泊爾南境,近於拉波提(Rapti)河南岸之塞赫特馬赫特(Sahet-mahet),為佛陀説法遺蹟中最著名者。
祇園,或作祇苑、祇洹,是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的略稱,或稱只陀林、逝多林、勝林。祇樹指波斯匿王的太子逝多的園林,給孤獨是舍衞城的長者,即波斯匿王的主藏吏須達的別號。此精舍的土地原是逝多太子所有,須達長者欲購其地以建精舍獻予佛陀,乃依太子所提條件,以金錢布滿園中之地,太子感其誠心,遂施園中所有林木,兩人合建精舍,故名祇樹給孤獨園。
精舍的西北角有無常院,《釋氏要覽》卷下雲:“只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為無常院,若有病者當安其中。意為凡人內心貪着房舍衣缽道具,生戀着心無厭背,故制此堂。令聞名見題,悟一切法無彼常故。”道宣《祇園圖經》也敍述無常院中有一堂,但飾以白銀,院有八鍾,四白銀、四頗梨。銀鍾在無常院四隅,造台置之。頗梨鍾在無常堂的四隅,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毗侖,乘金獅子,手執白拂,病僧氣將大漸,是金毗侖口説無常、苦、空、無我,手舉白拂,鍾即自鳴,聲音中亦説:“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病僧聞聲,苦惱即除,得清涼樂,如入三禪而生淨土。
佛陀曾在祇園精舍度過多次雨季。也曾在此園宣説多數經義。佛嘗由此上忉利天為母説法九十日,優填王欲見佛,乃以旃檀刻像,波斯匿王也用黃金刻像安置在佛座。待佛由忉利天返回此地時,佛像被移置於南邊的小精舍。依據法顯《佛國記》的記述,精舍原有七層,國王人民競相供養,因遭祝融,七層精舍盡化成灰,後重建為兩層。《大唐西域記》卷六室羅伐悉底國條:“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是給孤獨園,勝軍王大臣善施為佛建精舍。昔為伽藍,今已荒廢。東門左右各建石柱,高七十餘尺,左柱鏤輪相於其端,右柱刻牛形於其上,並無憂王之所建也。室宇傾圮,唯餘故基,獨一磚室巍然獨在,中有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