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叩閽

鎖定
叩閽是指中國古代平民或案件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抑。明張自烈《正字通-門部》:“凡吏民冤抑詣闕自訴者,曰叩閽”。主要有三種形式:(1)登聞鼓。(2)邀車駕。即皇帝車駕經過時,准許攔路喊冤。(3)匭函。匭,函,匣子。梁天監元年曾置於公車府以納民柬。 [1] 
中文名
叩閽
拼    音
kòuhūn
屬    性
司法名
叩閽
[knock at official's gate to lodge complaint;go to the royal court to complain about one's wrong] 扣擊宮門,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訴冤
指官吏、百姓或犯人家屬直接向皇帝申訴冤情。清代叩閽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擊登聞鼓申冤,另一種是遇皇帝乘轎出郊和行幸西苑等處時迎駕申訴。其擊鼓申冤者經通政司訊供,迎駕申訴者經刑部訊供,若果有冤抑確據,免罪,奏聞請旨,或發回督撫親審;或由刑部提審昭雪。如是越訴者,笞五十。如訊系申訴不實者, 杖一百, 所誣不實之事重於杖一百者,以誣告重罪論處。若曾經法司、督撫等衙門問斷明白而妄圖翻異者,追究教唆主使之人及控告者,俱杖一百、徒三年。其在皇帝行幸而攔轎告御狀者,不論情詞虛實,立案不行,照衝突儀仗例,追究教唆主使之人及控告者,俱杖一百,發近邊充軍。此外,叩閽的方法尚有擅入午門、長安門內叫訴冤枉者,跪午門、長安門及正陽門打石獅鳴冤者,違禁入堂子跪告者,越登聞院牆突入鼓廳妄行擊鼓謊告者,俱分別照例治罪。 [2] 
參考資料
  • 1.    郭翔.犯罪學辭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2.    叩閽  .中華文史網[引用日期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