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句章縣

鎖定
句章縣(「句」讀音為「勾」),於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屬會稽郡,縣境範圍大致包括今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江北區、鎮海區、舟山市、慈溪市東部、餘姚市東部,縣治位於句章城。 [5]  [7] 
隋開皇九年(589年),鄞、鄮、句章、餘姚四縣合併為句章縣,縣境範圍大致包括今寧波市和舟山市全域。 [5]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句章為姚州和鄞州,句章之名遂廢。 [1]  [3] 
唐開元二十六年,於句章縣故地重設句章縣,不久句章縣更名為慈溪縣,縣治北遷15裏至慈城古城。自此,歷1200多年,慈城皆為慈溪縣城。
中文名
句章縣
設置時間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
縣    治
句章城(今慈城鎮城山渡)
隸    屬
會稽郡、江東郡、吳州 [3] 

句章縣前身

句章城,建於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為越王勾踐所築,城址位於今慈城鎮城山渡。《十三州志》載,“越王句踐之地,南至句餘,其後並吳,因大城句餘,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孫,故曰句章。”意思是,周元王四年,句踐滅吳,向周天子呈貢,周元王賜句踐胙,並命以“伯”(諸侯之長),越王稱霸,句踐為向子孫表彰滅吳封伯之功,在句餘地區興建句章城。

句章縣歷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以吳越之地設會稽郡,治在吳州(今江蘇蘇州),領縣二十六,句章為其一,治在城山渡句章城(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 [8] 
西漢初期,句章縣先屬劉賈的荊國,後屬劉濞的吳國。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東越王餘善造反,朝廷起四路兵馬鎮壓,其中一路為橫海將軍韓説,從句章出發,此為出海道用兵的最早記載。
漢陽朔元年(公元前24年),會稽郡東部都尉徙治於鄞縣,不久又徙治於句章縣。 [9] 
東漢建寧五年(公元172年),會稽人許生起事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封子許昭為大將軍,建都句章,聚萬人攻城掠地。句章於此時成為都城。174年,吳郡司馬孫堅與合州郡聯手反擊,許生兵敗被殺。
東晉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孫恩舉事,起義軍攻破句章縣城,守將劉裕(即後來的南朝宋武帝)因而將句章縣治搬遷到小溪(今海曙區鄞江鎮)。 [1]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陳,廢會稽郡,設吳州總管府,並鄞、鄮、餘姚、句章之地總稱為句章縣。這個句章縣範圍極大,相當於今寧波市和舟山市的總和,地方誌上稱為“大句章”。 [3]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句章縣,以原鄞、鄮、句章縣地設鄞州,以原餘姚縣地設姚州。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罷姚州為餘姚縣,隸越州。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罷鄞州為鄮縣(地方誌上稱為“大鄮縣”),隸越州。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縣為鄮縣、慈溪縣、奉化縣、翁山縣(今定海區)四縣,以地屬四明山區,設明州以統之。州以山為名,凡為明州人,常以四明稱籍,自唐沿用直到清代末年。 [2] 

句章縣考古研究

關於句章縣隆安遷治的説法,地方誌書多有記載。
清朝雍正年間《寧波府志》記載:“秦置句章縣,隸會稽郡,治在城山渡之南,距今縣城十五里。漢及孫吳因之。東晉末為孫恩殘破,移治小溪鎮。”
《嘉慶重修一統志》句章故城條記載:“(句章縣治)有二。一為漢縣,在慈溪縣界,今慈溪縣西南十五里城山渡東是也。一為晉縣,在今鄞縣南,晉隆安四年,孫恩作亂,劉牢之等討之,改築句章縣於小溪鎮,即此。”
1992年版《慈溪縣誌》的《建置沿革表》附記:“據《晉書》劉牢之、孫恩等傳,晉隆安四年(400年),孫恩由海道入浹口,句章為所殘破,因遷治於小溪(鄞縣鄞江橋)。”
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證明了句章故城從城山渡遷走的史實。在城山渡的句章故城城址堆積,基本屬於東吳至西晉時期,包括扁腹雙系罐、錢紋罐、沿下飾米字紋或斜方格紋帶的青瓷缽等生活用具,以及人面紋瓦當、飾有錢幣放射紋樣的磚塊等。而東晉晚期至南朝時期的器物則基本沒有發現。顯然,城山渡句章故城在東晉末年已經廢置。
而對於句章縣治是否遷往小溪,近來學者則另有觀點。王結華、許超和張華琴所撰《句章故城若干問題之探討》一文,否定了句章遷治小溪的説法:“結合歷年來的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我們認為句章遷治於今寧波市區西門口一帶的可能性較大。東晉末年遷移後的句章縣治和唐代武德四年設立的鄞州州治、武德八年設立的鄮縣縣治、開元二十六年設立的明州州治應該都在今天的寧波城區三江口一帶,與“小溪”之地沒有任何關涉。” [10] 
由於缺乏充實可信的史料佐證和考古發現,故而只能待史家研究。 [4] 

句章縣後繼

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朝廷在舊句章城故地重設句章縣,屬明州(今寧波市)。委派名相房玄齡的孫子房琯為首任縣令。房縣令踏遍句章的山山水水,選擇九龍戲珠的今慈城之地,作為風水寶地遷建縣治。
登上慈城城北的浮碧山,當他眺望東北闞峯下巍峨聳立的董孝子祠時,不禁為董黯(漢代名儒董仲舒六世孫)“汲水奉母”的事蹟所感動,就把縣名句章改為“慈溪”,而後人們習慣把慈溪縣城簡稱為“慈城”,慈溪縣治歷1200多年皆在慈城。 [6] 
1954年10月,經行政區劃調整,慈谿縣治遷至滸山鎮,舊慈谿縣城改稱“慈溪鎮”,後改稱“慈城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