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魔翼龍

鎖定
古魔翼龍屬於翼手龍類,發現於巴西下白堊紀(阿普第階)的桑塔那組地層。古魔翼龍的發現有助於瞭解翼龍類在地面行走時是採四足方式,還是二足方式。古魔翼龍與鳥掌翼龍血緣關係密切,屬於鳥掌翼龍科的古魔翼龍亞科,該亞科包括了古魔翼龍與玩具翼龍(Ludodacty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翼龍目
亞    目
翼手龍亞目
鳥掌翼龍科
古魔翼龍屬
古魔翼龍
中文學名
古魔翼龍
學    科
生物
領    域
生命科學

古魔翼龍簡介

古魔翼龍是種魚食性動物,翼展長4到5米。它上頜前部有有小型、圓形冠飾。古魔翼龍是以巴西的Anhanguera鎮為名,Anhanguera意為“古老的惡魔”。
古魔翼龍已有數個已承認種。桑塔納古魔翼龍(A. santanae)與比氏古魔翼龍(A. blittersdorffi)發現於巴西桑塔那組地層,已發現數個零碎化石,包含頭顱骨。A. cuvieriA. fittoni起初被歸類於翼手龍屬,之後被歸類於鳥掌翼龍,發現於英國年代稍晚的阿爾比階。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發現了幾個翼龍類化石碎片,可能被歸類於古魔翼龍。另一著名種A. piscator已被重新歸類於科羅拉多斯翼龍屬(Veldmeijer, 2003)。

古魔翼龍形態特徵

古魔翼龍冠飾

像是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宴會一般,古魔翼龍給自己戴上了不同的冠飾。在它們的腦袋後方,有一個比較小的頭冠,看起來不是很明顯;在上頜和下頜的前端,也分別有一個骨質的脊冠,從側面看,就像是一個菱形的盒子。

古魔翼龍牙齒

與小巧的身體相比,古魔翼龍的腦袋就顯得非常大了。它們的嘴巴比較奇特,就像是由兩個湯匙合在一起形成的,裏面長滿了向不同方向彎曲的尖牙。古魔翼龍以魚類為食,它們的嘴巴很長,嘴裏各部位的牙齒大小、方向不一。它們嘴部前端的牙齒較長、向外彎曲,嘴巴閉合時,前端的牙齒會露在外面,這有助於它們捕獲水面下的游魚。而古魔翼龍嘴巴後端的牙齒越往後越小、排列也越密集,這有助於它們吞下不斷掙扎的魚。在古魔翼龍捕食時,這些大小不一的尖牙就能夠牢牢地咬住小魚,不讓小魚溜掉。

古魔翼龍內耳結構

2003年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古魔翼龍的內耳結構與人類的十分相似,能夠幫助它們維持身體的平衡感。因此,它們不太需要用尾巴來保持平衡 [1] 
在對古魔翼龍的化石進行詳細的分析時,研究人員發現古魔翼龍的內耳中有3個半規管。我們都知道,半規管有保持平衡的作用。古魔翼龍擁有了這樣的內耳,就可以使自身在飛行的過程中處於平衡的狀態,不至於橫衝直撞。

古魔翼龍種類

到目前為止,古魔翼龍已經有好幾個種類了。根據不同的特徵,人們發現並命名的古魔翼龍有比氏古魔翼龍、桑塔納古魔翼龍、居氏古魔翼龍和菲頓古魔翼龍四種 [2] 

古魔翼龍化石

古魔翼龍化石的發現對於人們研究翼龍的生活習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巴西、英國等國家都發現了古魔翼龍化石。在巴西,人們在地質年代約1億1200萬年前的地層發現了古魔翼龍化石。而在英國,古魔翼龍化石則被發現於地質年代約9400萬年前的地層 [3]  。古魔翼龍擁有典型的食魚喙,裏面長有咬合的牙齒。它的顱骨大約有50釐米長。與其他的翼手龍亞目動物一樣,古魔翼龍的脊柱形狀也非常特別,其中最大的椎骨位於頸部,而後逐漸減小,在粗短的尾巴處達到最小。相比之下,大部分陸生爬行動物的最大椎骨都位於身體的中心部分,以承擔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而翼手龍亞目動物則需要超大號的頸椎骨以支撐起它們特大號的頭部 [4] 
參考資料
  • 1.    崔鍾雷主編,恐龍王國探險,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04,第73頁
  • 2.    瑾蔚編繪,恐龍帝國 典藏版,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06,第266頁
  • 3.    瑾蔚編繪,恐龍帝國 白堊紀,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08,第83頁
  • 4.    馬蘭主編,恐龍世界 耀世典藏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03,第1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