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韻鎮遠

鎖定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是中共鎮遠縣人民政府鎮遠縣委宣傳部投入巨資打造、杭州千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擔任策劃製作的一台大型舞蹈史詩表演。整台節目緊緊圍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歷史文化”做足文章,充分挖掘內涵、拓展外延,打造和延伸鎮遠作為全國絕無僅有的“歷史文化”品牌效應,強力助推鎮遠文化產業暨旅遊業的發展。融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一體,讓遊客通過欣賞一台演出,感悟和了解鎮遠。
中文名
古韻鎮遠
總策劃
蔣映生
策    劃
楊世昌 朱 鳴 沈 軍
總監製
李吉科

古韻鎮遠劇情簡介

第一篇章 遠古走來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劇照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劇照(5張)
這一篇章通過 【族人遷徙】、【瀕水擇居】、【族人歡慶舞蹈】三個片段再現了蠻荒時代,古老的先民們選石屏山下的峽谷中瀕水而居。並與一支自洞庭湖一帶輾轉逆沅江上溯,進入湘黔邊境的崇山峻嶺的苗人融合,並在這一帶建立部落酋長國,這便是鎮遠。
第二篇章 威鎮遠方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鎮遠自古以來就以"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的政治、軍事要地著稱於世。歷史上曾經屯兵10萬,供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東方戰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長城和眾多的關、屯、堡等就是歷史的鑑證。本篇主要是通過【挖壑修牆】、【祭拜戰神】、【兵陣操練】、【宋皇賜州】展示表現修築城牆,兵陣操練、等古代鎮遠的軍事文化,並突出“賜名鎮遠州”的重大意義。本篇章不鎖定具體年代與具體人物,只是想用虛擬的流線式表現鎮遠的軍事文化。
第三篇章 中和且平
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善哉”,道家的自然,出世和入世、世俗與脱俗、商賈與宗教之間,在鎮遠這座古城做到了和平共處。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曲廊迂徑,青瓦紅牆,雕樑畫棟,別具韻味。真可謂步移景換!這一篇章截取佛教的【晨鐘暮鼓】、道教的【素然丹青】、儒教的【儒家佾舞】【三教共存】組成,充分展示三教共存的和諧篇章。
第四篇章 南方絲路
鎮遠是一座"以軍興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長期以來,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國文化在這裏相互滲透、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包容性文化,有"傳統文化迷宮"之稱。【牌坊童謠】、【燭影搖紅】、【燈火闌珊】【政商賈貴】再現了千百年前,茶樓酒肆、店鋪碼頭,人聲嘈雜、摩肩接踵、商賈雲集、舟車輻輳的大都會的繁華夜景。
第五篇章 舞水歡歌
鎮遠民風質樸,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處處洋溢着濃郁的高原豪放之氣。各民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造美好家園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本篇章由【祥鼓震古城】、【美酒敬賓朋】、【盛世共歡歌】組成,積澱着深厚文化底藴的節日慶典和娛樂活動,編織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高原風情畫。

古韻鎮遠主創人員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海報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海報
監 制:張以光 彭秋萍 王建華
總 導 演:徐軍
執行導演:於小芹
編 劇:徐軍 麻炳環
劇本統籌:麻炳環
服裝設計:凌 鴻
音樂總監:武 凱
舞美設計:毛錫瑜
燈光設計:蔣軍勇
音響設計:劉鋒鋒 陳建芳
演出總監:饒 陽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海報 大型舞蹈史詩《古韻鎮遠》海報
演出監督:董建明 向進平 郭曉青 黃玉娟
工程總監:王鎮義
燈 光:張福生 張世旺 龔紹春 趙麗東
音 響:楊 斌
視 頻;鄭 泉
服 裝:周文婭
道 具:向進平
機 械;龍佔裏 付軍林 楊秀政
演出單位:貴州鎮遠氵舞陽河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