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隕石

鎖定
隕石這個大家族中,由於墜落的具體時間有差異,便自然衍生出“古代隕石”和“現代隕石”兩大系列。新興的地質學科“古隕石學”和“隕落地質學”,將“古代隕石”降落的時間界定為,從地球地質演化階段開始至人類最早記錄隕石的時間之前,這期間降落的隕石,簡稱為“古隕石”。
中文名
古隕石
特    徵
地質特徵、形態特徵、(巖化)演化特徵

古隕石“古隕石”特徵

1、古隕石的地質特徵
視隕落時的規模大小而論,有無零星出露,有無呈羣、呈帶分佈;依照排列方向推論古隕石着陸方向;周圍片麻狀花崗岩有無斷裂、古隕落體埋藏得深淺、向下有沒有延伸;是否在太古代花崗岩之上“漂浮”等古隕石的地質特徵。
2、古隕石坑的形態特徵
隕石坑,是太陽系內部行星表面上最基本的地形形態。經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太陽系內的行星及衞星上,由於流星、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碰撞形成了撞擊坑,是這些星體表面的普遍特徵。
古隕石坑,從剖面上看呈盆狀,“浮”在太古代花崗岩體上,在盆狀的坑內,裝滿了古隕石。系地質演變過程中,經過了強烈改造的古老隕石坑。
需要強調,古隕石坑與現代隕石坑地貌特徵截然相反,它們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經歷過地球地質演化階段的過程。
3、古隕石礦物(巖化)演化特徵
由於古隕石經歷過擊(蝕)變作用,擊(蝕)變礦物呈假象結構,主要礦物呈殘留結構,這反映出古隕石擊(蝕)變過程形成的兩種結構,其結果是擊(蝕)變礦物取代了原生的主要礦物,而原生的主要礦物幾乎全部變成了擊(蝕)變礦物。這種礦物成分和結構變化,是古隕石的一個重要特徵。
4、古隕石撞擊角礫岩特徵
其特徵是在隕石撞擊角礫岩中,角礫和膠結物均由隕石和花崗岩物質組成,其成份簡單,礫徑變化大,有重熔和再結晶的標誌,並形成殼狀構造,是在古隕石砸入太古代花崗岩深處爆炸碎裂後形成。由於在高温、高壓下古隕石角礫表面部分被熔融形成具有明顯特徵標誌的外殼,而花崗岩經熔融後又重新結晶與隕石角礫膠結在一起,形成新的岩石結構特徵。在以往地質實踐工作中,一直被稱作“疙瘩”狀大黑石頭,實際上是隕石撞擊角礫岩。依據這些特徵,可以與沉積、構造、火山成因的角礫岩相區別。
5、古隕石同位素年齡特徵
測定古隕石年齡的樣品,採自古隕石和太古代花崗岩,上世紀末應用Rb-Sr法測定了表面年齡和等時線年齡;應用Pb-Pb法測定了等時線年齡;應用U-Pb法測定了一致線年齡;應用Sm-Nd法測定了等時線年齡。這些同位素年齡數據結合古隕石地質特徵、礦物(岩石)演化特徵,確定古隕石同位素年齡特徵。
6、古隕石地球化學成分特徵
古隕石由於經過隕落地質作用,使其原始結構和礦物成份遭到改變。在撞擊地表深處瞬
間形成爆炸坑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準封閉的環境,在封閉環境下保留的古隕石,其化學成份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可以能反應古隕石的本質。

古隕石著名“古隕石”

舉世聞名的“瀋陽古隕石”是已知人類發現的“古隕石”之一,於1987年6月27日通過國家認定。

古隕石古隕石的鑑別

“古隕石”的形成、演變、特性、分類等與“現代隕石”基本相同,但在漫長的“隕落地質作用”下,“古隕石”的外表形態以及內部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給“古隕石”的鑑別和研究工作帶來了相應的技術難題。 [1] 

古隕石視落和非視落

“古隕石學”和“隕落地質學”理論認為,隕石還分“視落隕石”和“非視落隕石”兩種。關於“視落隕石”和“非視落隕石”的區分,主要是根據隕石降落時有、無目睹者來界定。顧名思義,被看到隕落過程的為“視落隕石”。相反,只找到了隕落體,沒看到隕落過程的為“非視落隕石”。所以依此認定:“古隕石”均屬非視落隕石。
參考資料
  • 1.    張海亭.瀋陽古隕石.遼寧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