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裏雅冰芯

鎖定
古裏雅冰芯位於青藏高原西崑崙山。 是繼敦德冰芯在青藏高原鑽取的又一深孔冰芯。也是極地以外的山地冰川所鑽取的最長的冰芯。長達308.6 m透底冰芯,並應用了36Cl定年,確定了該冰芯底部形成於760 ka前;通過對該冰芯δ18O研究詳細恢復了自末次間冰期以來各種時間尺度上的氣候環境變化記錄,使冰期、間冰期的定年和氣候環境變化大大精確化。
中文名
古裏雅冰芯
位    置
青藏高原西崑崙山
長    度
308.6 m
作    用
為地質、氣候的研究提供素材

古裏雅冰芯研究內容

古裏雅冰芯為地質、氣候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1、近300a來古裏雅冰芯記錄的氣候突變事件。
2、古裏雅冰芯地層同位素研究。
3、亞洲乾旱區環境演化史研究等。

古裏雅冰芯研究成果

通過對古裏雅冰芯的各種考察,中國科學家們較詳細討論了早更新世希夏邦馬冰期以來歷次冰期、間冰期與環境變化;提出青藏高原最大冰期出現於600~800 ka前的中更新世初(稱聶拉木冰期或崑崙冰期) ,當時高原冰川面積超過50 ×104 km2,為現代冰川面積的214倍(西部)至18倍(中東部) ,但沒有形成統一的冰蓋,有力否定了德國學者穆勒認為存在有統一大冰蓋的假説,是中國冰川理論研究中的重大發現和創新。
此外,通過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冰雪中的物質成分,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姚檀棟、鄔光劍等發現,可溶氣溶膠中的主要陽離子——陸源鈣離子與大氣降水和冰雪的酸鹼性密切相關,可以作為中低緯乾旱區周邊山地冰芯中反映大氣成分和環境變化的良好指標。利用這一指標重構亞洲乾旱區的環境演化史,可反映到百年尺度上的變化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