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羅馬文明

鎖定
古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個重要源頭,起源於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處。古羅馬在建立和統治國家過程中,吸收和借鑑了先前發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並在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羅馬文明對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方面:前半期的羅馬律法和後半期的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發展史上,古羅馬文明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8世紀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中文名
古羅馬文明
外文名
Ancient Rome civilization
發源地
意大利半島中部
時間
前9世紀初至公元476年

古羅馬文明歷史背景

古羅馬文明古羅馬

全盛時的帝國 全盛時的帝國
通常指從前9世紀初至公元476年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 變為封建制國家,逐漸希臘化,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羅馬文明上古時期

根據傳説,當特洛伊城遭到希臘人進攻的時候,維納斯女神的兒子亞尼斯及其追隨者僥倖逃出來,沿北非西行穿過迦太基,來到羅馬。
根據現代的研究,亞平寧半島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到了新石器時代,利古里亞人從非洲經過西班牙,法國來到意大利。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銅時代,一些講印歐語的部落從多瑙河喀爾巴千山脈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其中一支拉丁人進入拉提烏姆平原,約於公元前800年移至後來羅馬城所在地 ,居於帕拉提烏姆等山丘。與此同時或稍後,薩賓人居於鄰近山丘。其後伊特拉斯坎人也來到這裏。
前8-前6世紀,希臘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並建立城邦,進行商業殖民。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公元前7世紀末~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於伊特拉斯坎人的統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國家的過渡。前5世紀末,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以北進入波河平原。這些部族經過長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古羅馬文明王政時代

公元前8 - 前6世紀史稱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大會(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慕洛在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公元前6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誌着羅馬國家的正式產生。
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傳説於公元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建立在城邦國家基礎上的羅馬共和國。

古羅馬文明羅馬共和國

在共和時代的早期,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進行了2個世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着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佈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着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禁止本國貧民被強行賣為奴隸。
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商業殖民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敍利亞戰爭外交手段,控制了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方沿岸及埃及,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公元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前123年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及外邦人湧入軍隊。 公元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公元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政治。前48年,朱利斯·尤里烏斯·愷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維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古羅馬文明羅馬帝國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史稱羅馬和平。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疆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湖。經濟空前繁榮。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興起,公元2世紀、3世紀在帝國境內中下層迅速傳播。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康茂德被刺身亡後,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劃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這一時期,戰爭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羅馬帝國奴隸主貴族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284年,近衞軍長官戴克裏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製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克裏先改革。其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在原希臘城邦拜占庭建立新城君士坦丁堡,並定為帝國的新都。313年,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後,內戰又起,予羅馬帝國以沉重打擊。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統一的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統治亦日益衰微。410年8月24日,亞拉西哥特人首領阿拉里克一世攻陷了羅馬城。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亞平寧半島。455年6月2日,汪達爾人攻陷羅馬城,並造成毀滅性破壞。在帝國的廢墟上,蜂蛹湧入的蠻族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西哥特人軍隊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自立為帝,西羅馬帝國宣告結束。
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4月13日由威尼斯共和國的總督恩里科·丹多洛率領下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被攻陷和血洗;直到1261年才收復。但是一直延續至1453年5月29日,才終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吞滅。其宗室的另兩支摩里亞在1460年和特拉布宗在1461年被奧斯曼帝國佔領,東羅馬帝國也徹底滅亡

古羅馬文明羅馬興起

古羅馬文明 古羅馬文明
羅馬的政治史以羅馬征服意大利乃至整個地中海地區為其主導線索之一。在這一對外擴展的歷程中, 羅馬從一個城邦發展為帝國,其政體由貴族共和國演化成專制君主制。羅馬國家的法律和行政管理也有相應的變化。

古羅馬文明地中海

羅馬坐落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台伯河谷,意大利則居於地中海周邊地區的中心。這一地理位置對羅馬後來的擴張十分有利。約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興起於半島腹地台伯河畔的拉丁平原。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共和國。
地中海盆地各地區的氣候和植被差別不大,周圍的歐、亞、非三大洲由海路連結;夏季的貿易風有力而不瘋狂,便於船舶航行,而沿岸的島嶼是良好的導航標誌。地中海被羅馬人稱為“我們的海”,是羅馬帝國重要的交通途徑。充沛的日照和乾燥的夏季有利於橄欖無花果葡萄這三種當地主要果樹的生長;橄欖油是重要的食用油和日用品。相對貧瘠的土地促成比較重視精耕細作的農業,但畜力、水力和風力都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耕作基本上靠人力。

古羅馬文明地理環境

意大利是地中海地區自然環境比較優越的一部分。這裏的夏季比其他地方要涼快濕潤一些;亞平寧山脈穿越整個半島,河谷和火山灰覆蓋的地區土地肥沃;山間草場豐美,畜牧業發達。比起西歐較北地區的法國和英國,意大利的可耕地在國土總面積中的佔比要小得多。銅和鐵是主要的礦產資源,滿足了工具和武器製造業的需要。多山的地勢妨礙了陸路交通,也迫使羅馬人後來重視修造道路。北部的阿 爾卑斯山多隘口,遷徙的落後民族可以由此進入,但大規模的外族入侵要到羅馬帝國晚期才發生。古代意大利無深水良港,但漫長的海岸線、居於地中海中部的位置和作為羅馬帝國政治中心的地位仍然使之成為海上交通的樞紐。

古羅馬文明興起前

羅馬興起以前的意大利史只能憑藉考古發掘得到大致的瞭解。人類的足跡在20萬年前就出現在這裏。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的農耕者開始在此定居。在經歷了銅器和青銅文化之後,意大利於公元前1000年以後進入了鐵器時代,當時北來的印歐語系民族已經進入了中部的拉丁姆地區。公元前7世紀前半葉,在拉丁姆逐漸出現了40個左右的城邦。這些城邦以父權制的家族為基本單位,國王之外還有家族長組成的元老會議和公民大會。城邦之間有結盟和保護關係以及共同的宗教慶典。坐落在台伯河邊的羅馬城邦後來逐漸變成拉丁姆各城邦的領袖。
在很大程度上,羅馬的成長得益於拉丁姆北邊的伊達拉利亞文化之影響。伊達拉利亞人的起源不明。自希羅多德起就有關於他們是土著還是來自小亞細亞的爭論。有的現代學者推測,伊達拉利亞人中間的統治者可能是於公元前7世紀後期來自亞洲的武士,具有較高的文化和管理水平,與當地原來印歐語系的維蘭諾微人雜居通婚,形成一種新的文明。伊達拉利亞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託斯坎尼,多森林和泥沼;為自然屏障所隔絕的許多居民點後來發展成各自獨立的城邦,政治統一傾向微弱。
伊達拉利亞的宗教儀式基本上是一種占卜術,也有類似中國看風水的內容;所信的神靈多半陰暗殘酷,和希臘羅馬明快歡愉的諸神大不相同。活人常被當作供奉神靈的犧牲品,而且讓他們在決鬥中互相殘殺,這也是後來羅馬觀賞角鬥士表演風氣之由來。各城邦的君主制到6和5世紀時被貴族寡頭政治所取代,中產階級的地位也有所上升。伊達拉利亞城邦都有自治權,但相互之間有一種鬆散的聯盟關係。伊達拉利亞文字到目前為止仍未被解讀,僅憑考古材料很難對當時的社會經濟關係有詳細的瞭解。貴族顯然役使一些下層人民為其勞作,過着奢侈的生活,但我們不知道生產關係的細節。
水利工程、銅鐵的冶煉和金屬器物的製造為伊達拉利亞人所擅長,他們還與希臘和亞洲保持活躍的貿易往來。希臘人在公元前8世紀末葉已經開始較大規模地移民到意大利南部。他們帶來了橄欖樹和葡萄。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的原型。希臘的青銅器、陶器、建築風格和雕塑都為古代意大利人所喜愛和模仿。希臘的軍事戰略和建城術也傳到了意大利。希臘城邦互相爭鬥激烈,他們在意大利的殖民地也沒有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伊達拉利亞人在公元前7世紀前半期就在拉丁姆有很大的文化和政治影響,但他們自己也缺乏統一的政治體制,所以無法在那裏建立可以被稱之為帝國的統治形式。伊達拉利亞人在公元前524年攻打希臘殖民地庫美受挫,拉丁姆的各城邦乘機起事。羅馬的興起結束了伊達拉利亞在拉丁姆的霸主地位。

古羅馬文明起源成長

羅馬城位於台伯河的東岸,靠近拉丁姆和伊達拉利亞的交界處;周圍土地肥沃,足以支持較多的人口。台伯河通海,便於和外國貿易;羅馬又處於該河流之渡口,所以也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區陸路交通的樞紐。
關於羅馬的起源有許多傳説,而真實的故事只能依靠考古學的證據來了解。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説,“羅馬”之名來自羅慕路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勒摩斯(Remus)與戰神馬爾斯(Mars)有血緣關係。因為是私生子,羅慕路斯被扔進台伯河,神靈把他救起,還讓一頭母狼以奶喂他。長大後,羅慕路斯建立了羅馬城。這一傳説最遲在公元前4世紀已經存在了。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作家荷拉尼庫斯提供了關於羅馬起源的另一種説法,認為特洛伊王子伊尼阿斯是羅馬的創立者。公元3世紀時,羅馬人也接受了特洛伊人建城的觀點,把羅慕路斯和伊尼阿斯兩個傳説結合在一起。根據這一羅馬化的希臘傳説,伊尼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後飄泊到意大利,受到當地國王拉丁努斯的款待,並和他的女兒拉維尼亞結婚。他們的兒子阿斯卡尼亞斯之後有12王,其中最後一位國王努米托兒的兩個外孫即為羅慕路斯和勒摩斯。近現代的考古發掘證明,羅馬所在地方要到鐵器時代(公元前1000年以後)才有穩定和比較密集的農牧居民點,而伊達拉利亞文化到公元前7世紀前半期在當地已佔主導地位,傳説中統治羅馬的第一個伊達拉利亞國王塔克文據説也是在這一時期獲得王位。
公元前1世紀中葉的羅馬作家瓦羅推算羅馬城建立於公元前753年。這一日期為羅馬人普遍接受。羅馬人相信他們在建國之初受到7個國王的統治,其中最後的3個是伊達拉利亞人。王政時期的第二個伊達拉利亞國王塞維·圖裏烏斯所推行的改革(公元前6世紀中葉)被認為對後來的羅馬政治和社會結構有重大意義。他的改革首先是重新組織羅馬的軍隊。
最早的羅馬軍隊由3個部落(特里布)各提供1個千人隊的步兵;每個千人隊指揮官的手下有1隊騎兵,各100人。每個千人隊由10個百人隊組成,與每個部落的10個庫里亞相對應。每個庫里亞有10個氏族構成。當時羅馬有許多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的外來人,沒有公民權,也沒有服兵役的義務。塞維廢除3箇舊部落,以地域為基礎建立了21個新特里布,把那些外來的居民也編納在內。到公元前241年,羅馬城市和鄉村一共有35個特里布,其後新徵服的領土都被劃入已經存在的特里布。特里布取代庫里亞成為行政單位
在這一時期前後,步兵也由使用方盾和投槍改為用圓盾和短劍,還裝備有頭盔和胸甲。改革後的羅馬軍隊有193個百人隊。公民按財產分為5個等級。富有的第一等級提供80個百人隊。第一等級之上是騎士等級的18個百人隊。新的一種公民大會以百人隊為單位來組織:每個百人隊首先得出自己的多數意見,然後在大會上投票,每隊一票。騎士和第一等級有98票,在193個總票數中佔多數。富有者享有政治特權,但確實承擔了沉重的軍事義務。上述改革並不是全在塞維統治時完成的,但可能他做了主要的工作。
公元前510年,最後一位國王“傲慢者”塔克文被羅馬人民驅逐,城邦的君主制結束,共和國取而代之。這一社會轉變的原因和細節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王政時代的國王地位原來就比較弱小,君主制本身是原始而且不發達的。

古羅馬文明民族矛盾

羅馬共和國由貴族所建立,其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為他們服務。50個貴族氏族只佔自由民的十分之一弱,但其成員經濟實力雄厚,相互之間婚姻和政治關係密切,控制着國家的主要權力機構。早期共和國的政體比較簡單,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執政官和元老院。兩位執政官任期一年,繼承了原先國王的權力,坐象牙椅,在官服上有紫色鑲邊,在戰爭中象原先的國王一樣擔任指揮官,並保留了象徵其強制權威的“法西斯” 。原來國王的顧問會議變成了共和國的元老院。執政官負責任命元老院成員,召集他們開會,向他們提交議題。由於執政官任期很短,元老院逐漸由諮詢機構變成監督機構,規定執政官的權力範圍,影響他們對繼任者的選擇。貴族壟斷了執政官的職位和元老院。兩位執政官理論上可以互相否決對方的決定,但實際上因為都是貴族利益的代表,關係十分融洽,難得發生衝突。貴族等級以外的平民們自然不肯容忍自己被排斥在統治權力之外的情勢。
公元前5到4世紀的羅馬經歷了貴族和平民爭權奪利的風波。關於羅馬社會形成貴族和平民兩大集團的過程,無可靠的記載流傳下來。和貴族一樣,平民也參加公民大會,在戰時要服兵役。他們和貴族的矛盾涉及經濟利益政治權力兩個方面。在經濟方面,國有土地債權法是平民積怨最多的兩個問題。王政時期的國有土地有時被無償地分配給公民,有時出售給他們,有時任由他們使用。貴族所控制的共和國不再分配土地給平民,他們又無錢購買。通過征服而得來的國有土地一般離城較遠,平民無財力和人力去佔領和使用。貴族不僅享有大量國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且難得交納本來就微不足道的地租,實際上把這些土地變為他們的世襲財產。平民有義務服兵役,而他們和貴族一起流血所征服的土地只有後者才能享用。兵役負擔往往讓平民負債;而依照羅馬的債務法,負債的平民可以任由債主殺害或被債主出售為奴。
在政治方面,執政官和神廟祭司的職位都由貴族壟斷;平民自己的集會所通過的決議沒有法律效力;平民與貴族的婚姻在法律上被認為是無效的,平民婦女和貴族男子所生的孩子只能是平民身份。平民無法通過聯姻加入貴族集團。
平民和貴族衝突的歷史有相當的一部分早已成為傳説和神話。平民爭取自身權益的鬥爭成果通過變成法律和政治制度鞏固下來,並因此而為後人所知。平民的政治活動採取和平有秩序的方式。他們先是選出5位保民官(後來增加到10位)作為代言人,併成功地要求元老院和執政官承認保民官人身不可侵犯的地位和否決執政官立法提案的權力。保民官因此不僅可以保護平民,而且能夠對立法活動施加影響。《十二銅表法》(公元前450年最後編成)是平民較早的一個政治勝利。這部成文的法典對貴族無法無天的暴虐行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年通過的卡努雷阿法案容許平民和貴族締結合法的婚姻。公元前367年的李錫尼-賽克斯法案限制大地產,允許債務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還債,但仍然沒有廢除債權法。這一法案還規定執政官必須有一人是平民,祭司有一部分也必須由平民擔任。古老而無情的債權法要到40年之後才被廢除。
根據公元前287年的霍騰西阿法案,平民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和全體公民大會決議一樣有效。實際上在公元前339年以前,平民會議決議就可能已經具有這樣的性質。平民的上層因為上述的各種法案而取得和貴族相當的地位,二者逐漸融合成新貴族
平民的勝利擴大了共和國的社會基礎,增強了羅馬的軍事實力,幫助這一城邦國家通過戰爭在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區建立了霸主地位。
羅馬在意大利和地中海建立統治地位
羅馬共和國對外擴張史的第一階段是對意大利的征服,第二階段是對地中海西部和東部地區征服。
公元前4世紀後半期,高盧和意大利北部的凱爾特人南下攻擊羅馬,在破壞城市和索取贖金後離去。羅馬人在這次災難以後開始逐漸以武力或談判為手段確立自己在意大利半島的霸主地位,先是控制了台伯河南岸的拉丁城市,征服了中部的薩莫奈人,後又把勢力擴展到北部的伊達拉利亞人城市和南部的希臘人城市。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以兼併或結盟的形式統一了波河以南的意大利,並在各地設立羅馬人的殖民地以鞏固對廣闊地區的控制。
在意大利半島上,羅馬和它最早的同盟者居於中部,隔斷了南意和北意各城市之間的聯繫,戰略地位十分優越。在政治和軍事上,羅馬也有一些有利條件。羅馬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兵員充足,能夠承受比較大的傷亡,而且與之結盟的其他城市在戰時也會派軍隊襄助。
羅馬軍人的素質比他們的許多對手要優越。他們從小就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放哨打瞌睡或打仗當逃兵都要被判處死刑;在某些情況下,整個分隊會因為集體違反軍紀受到“十抽一法”的處罰(在每十個士兵中用抽籤的辦法挑出一人處死)。
羅馬貴族軍事戰術和戰略十分重視,注意研究敵人的動向和武器,並設法為自己的軍隊提供最新最好的裝備。羅馬人建造道路的愛好和技藝主要也是為了軍事目的而發展起來的;平坦的道路為軍隊的快速運動提供了方便。在野戰的條件下,羅馬軍隊每次宿營之前都要安營紮寨,防備敵人偷襲。

古羅馬文明布匿戰爭

羅馬軍隊和整個共和國的應戰能力在他們與迦太基人的三次“布匿戰爭”(羅馬人稱祖先來自腓尼基的迦太基人為“布匿人”)中得到了嚴峻的考驗。
這三次大戰分別發生於公元前264年到241年,前218年到201年,前149年到146年。到第三次布匿戰爭時,羅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已經大大超過迦太基。
迦太基位於北非地中海沿岸(今天的突尼斯),是來自提羅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世紀初葉所建立的殖民城市。從公元前600年左右開始,迦太基通過戰爭排擠了地中海西岸的其他商人和殖民者,到公元前3世紀控制了西班牙東南部、撒丁尼亞、科西嘉、北非沿岸和西西里島的西部,把希臘人的勢力限制在西西里東部。
迦太基人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壟斷了地中海很多地區的貿易,建立了財力雄厚的商業帝國。和羅馬人對壘的迦太基軍隊主要由僱傭兵組成,鬥志疲軟,但其指揮官是專業軍人,比經常更換的羅馬執政官軍事素養和經驗豐富得多。迦太基的政府由商人貴族把持,有兩位執政官,3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104個法官構成的最高法院;平民可以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但是沒有真正的決策權。執政官和元老們不負責指揮軍隊,但專職的將軍受到他們的嚴密監督。
迦太基歷來奉行謹慎的外交政策,對日益強大的羅馬懷抱戒心,但為捍衞自己的商業利益也不惜使用武力。羅馬並沒有蓄意策劃挑起與迦太基的全面戰爭,然而它在地中海地區的日益擴張必然要導致和後者的衝突。
布匿戰爭的直接誘因是公元前264年羅馬和迦太基對西西里島東部城市美塞那的爭奪。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損失了600多艘戰艦,但迫使迦太基政府放棄了西西里,並支付鉅額賠款
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第二次布匿戰爭時率領不到三萬人入侵意大利本土,在特來維爾(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諾湖(公元前217年)和康奈(公元前216年)三場有名的戰役中以少勝多擊敗羅馬人和他們的盟軍。可是羅馬和它在意大利的盟友支配着65萬人的大軍,不會因為幾次慘敗而傷了元氣。羅馬一方面在意大利和漢尼拔周旋,另一方面派兵出征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終於在公元前202年北非扎馬一役擊敗漢尼拔,摧毀了迦太基的軍事實力。
羅馬人對漢尼拔的恐懼並未因他的死亡和迦太基的臣服而消逝,50年之後羅馬元老院的主戰派還在利用這種恐懼心理煽動民眾,發起了第三次布匿戰爭,徹底毀滅了迦太基城,殘存的5萬居民全部被賣為奴隸。在三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高盧)、西西里、西班牙、敍利亞、馬其頓和希臘的大部分地區,成為地中海周邊地區的霸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臣服於羅馬。

古羅馬文明對外擴張

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高盧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法國,凱爾特人在公元前500年以前就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在公元前1世紀形成一些強大的部落聯盟。凱爾特人的農業比較發達;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在羅納河谷建立了殖民地,促進了商業貿易活動。
公元前125年到121年,羅馬征服了山北高盧羅納河南岸地區,在河北岸也取得了一些立腳點,後來還設立了山北高盧行省。歐洲北部的日耳曼人在公元前一世紀開始向南移動,壓迫羅納河以北的凱爾特部落向對岸潮水般遷徙,威脅到那裏的羅馬人。
從公元前58年到49年擔任高盧總督的愷撒擊敗了高盧的諸部落,把羅馬的統治推進到了萊茵河,在以後的幾個世紀裏阻止了日爾曼人的南進。愷撒一度進軍不列顛,但沒有在那裏建立羅馬的據點。對不列顛的征服是在公元1世紀由羅馬帝國的皇帝們完成的。在東部,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一直抵達底格里斯河。地理知識的貧乏使羅馬人產生了再向東擴張一點便能進入中國的錯覺。

古羅馬文明式微

在征服西西里時,羅馬的軍事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不再覺得有增加新盟友的必要,所以將西西里以及後來征服的其他一些地區劃為行省,由羅馬派總督來統治。行省居民沒有公民權,不需要服兵役,但有義務向羅馬納税。
行省制度的創立使得與羅馬結盟的城市不能再向被征服的地區移民建立殖民地。這些城市參與羅馬所進行的戰爭,但卻不能分享這一戰爭的重要果實。羅馬委託私人所辦的辦税人主持的税行在行省代收税款,弊端叢生,加重了那裏民眾的負擔。許多羅馬總督在行省收受賄賂,大發橫財。戰爭的虜獲大部為羅馬及其將軍們所得。
羅馬及其盟邦富有的貴族通過給軍隊提供裝備和物資也獲利匪淺。戰爭給羅馬的自由小農所帶來的卻是貧窮和破產。在抵抗漢尼拔的戰鬥中,他們為保衞家國而自帶武器參戰,而他們自己的小農場卻因戰爭而被毀壞或因無人照料而荒蕪。來自行省的廉價穀物和依靠大量戰俘發展起來的大奴隸主經濟的競爭使得小農的經濟處境越發艱難。破產小農離開土地,加入羅馬城日益龐大的流氓無產者隊伍。
羅馬元老院成員多為擁有大量地產的奴隸主,他們的家族壟斷着執政官和行省總督等關鍵的官職,並注意保護行省的上層貴族,開始與之逐漸融合。元老院成員對商業活動沒有興趣,以致於在公元前218年同意通過禁止他們擁有航海船舶的法令,並且容許讓貿易和税收成為其他等級壟斷的事業。
羅馬公民裏的騎士等級通過參與行省的税收和因羅馬的擴張而發展起來的商業活動大大增長了經濟實力。他們要求取得和元老們相同的政治地位。而且希望加強對行省貴族的榨取。騎士、元老貴族和破產的小農在羅馬共和國晚期的政治中互相利用、鬥爭激烈,最終毀滅了共和政體。
羅馬共和國的衰落是一部血腥的內戰史。公元前1世紀30年代和20年代,提比略·格拉古蓋約·格拉古兄弟在騎士等級的支持下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希望能夠以此緩和各階層之間的衝突。他們提議授予羅馬的盟友們公民權,將國有土地分成小塊無償分給無地的小農,重新開始在被征服地區的殖民,以低於市價的價格把穀物賣給羅馬的貧民。格拉古兄弟在元老院內有一些同情者。大部分元老和騎士的一部分激烈反對他們的改革主張,卑鄙地謀殺了兩兄弟,但並沒有因此解決統治集團內部保守派改革派之間的尖鋭矛盾。
唯一沒有被廢除的改革成果是對貧民的救濟。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當權者後來將廉價穀物變為免費食品,爭相討好羅馬的流氓無產者。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失敗意味着羅馬統治階級不再有堅強的政治意志來通過改革穩定和擴大貴族共和國政體的社會基礎。既然如此,共和國的衰落就難以避免了。
直接摧毀共和國的力量是羅馬的下層平民和軍隊,二者其實是一個社會羣體。自由小農原本構成羅馬軍隊的主幹,具有從軍所要求的最低財產資格,能夠攜帶自己的武器參戰。小農的破產威脅到這一兵源,所以在公元前91年到89年意大利盟邦起義爭取公民權時,羅馬比較痛快地讓步了,藉以擴大公民士兵的來源。但此舉並沒有扭轉小農破產所造成的軍隊兵源問題。
羅馬將軍馬略在擔任公元前107年執政官時實行軍事改革,取消了當兵的財產資格,從鄉村的流氓無產者中挑選壯士入伍,建立了一支專業化的軍隊。羅馬元老院的墨守成規和貴族偏見把這支原本可為共和國所用的武裝力量推入了將軍們的掌握之中。元老院首先不願意付給士兵們豐厚的軍餉,仍然指望他們僅僅滿足於和將軍分享戰利品。其次,羅馬政府不容許平民士兵憑藉戰功升遷為軍官;他們從軍的好處主要是,他們的統帥在通過對外擴張勝利後獲得政治影響之後可以為他們爭得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這樣一大批平民士兵對元老院沒有了忠誠感,只是忠於追隨他們的將領,既廝殺於對外征服戰爭的疆場,又熱衷於爭權奪利的內戰。
共和國晚期的政治充滿了不同派別的將軍互相殘殺政敵的血腥味,失敗的一方常常被宣佈為“人民公敵”,其下場是被剝奪財產、被驅逐和處死。獲勝的一方控制羅馬城,以麪包和公共娛樂收買那裏醜態畢露的流氓無產者,利用他們搜捕和追殺政治對頭。
在公元前1世紀多次殘酷內戰洗刷之後,傾向於改革派的愷撒連續在幾次戰役中擊敗了支持元老院貴族的龐培派部隊。愷撒於公元前48年進軍埃及,扶植嫵媚的女王克里奧帕特拉七世主持托勒密王朝的朝政,利用當地的財富增加了自己的實力。他於45年領兵回到羅馬,次年2月份第五次擔任執政官,並被任命為終身獨裁官
共和政體是羅馬的古老制度,許多人對之抱有深厚的感情。以手下26個軍團為後盾的愷撒實際上已經擁有了獨斷專行的君主權力,但他仍然保留了充滿他的政敵的元老院,不敢流露出崇拜君主制的意向,以免觸犯眾怒。儘管如此,元老院貴族還是在前44年3月設計謀殺了愷撒。這一陰謀並沒有挽救共和國。愷撒手下的軍官們和他的養子屋大維很快消滅了與他們作對的元老院成員。
屋大維於前31年打敗了他從前的盟友、當時以埃及為據點的安東尼,逼迫他和已經嫁給他的克里奧帕特拉雙雙自殺(此事在歷史上存在爭議),並處死了愷撒和後者所生之子。手握重兵的屋大維在羅馬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一勞永逸地結束了共和政體。
共和國和帝國早期的經濟
共和國晚期意大利農村經濟的特點是大地產的增加。當時征服戰爭節節勝利,戰利品在羅馬上層統治者中間造就了一批富有者,他們還通過擔任行省總督或以私人身份包辦税收和公共工程而巧取豪奪。這些富豪的收入有相當的一部分被用來購買土地或租賃國有土地。大地產的經營帶有追求利潤的目的。農業技術這時有了一定的改進。
為了恢復地力,穀物和豆類的種植相互交替。羅馬人這時也學會了深耕和良種的選擇。羅馬城對糧食的大量需求主要靠從西西里和和其他行省進口廉價穀物來滿足。意大利各地所出產的穀物只供當地的居民消費,大地產的主人為了牟利,轉向發展橄欖油和葡萄酒的生產,或者經營以養羊為主的大牧場,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向附近的城鎮供應蔬菜、水果、肉類和羊毛。
所謂大地產,其實就是大牧場,或是同一主人所擁有的多處中小農場、橄欖園和葡萄種植園。大地主廣泛地使用奴隸,他們不會應召服兵役,而且比自由的僱工更便宜,可以隨意驅使而且衣食供應很低;很多破產的自由小農流入羅馬城去享受國家提供給流氓無產者的福利,並不留在鄉村任人僱傭。共和國末期的血腥內戰並沒有引起經濟上的突然變化。馬略的軍事改革使小農擺脱了沉重的兵役負擔,可能是公元1世紀農村經濟和社會相對穩定的原因。馬略和他以後的羅馬將軍都盡力幫助自己的老兵在各行省獲得土地,結果這些意大利人大批地移民到西西里、高盧、希臘、北非和西班牙等地,促進了那些地區農牧業的發展。北非、西班牙的橄欖園和高盧的葡萄種植業都是這些移民建立起來的。奴隸仍然被大量地使用於鄉村經濟。這一時期所發生的奴隸反抗活動有著名的“斯巴達克起義”。有些奴隸主開始用自由佃農取代奴隸;奴隸主對奴隸的態度也有所軟化,逐漸提高奴隸的生活質量並減少虐待,當時流行的農書提出獎勵比鞭打更能控制奴隸。
內陸交通的不便極大地妨礙了工商業的發展。羅馬的對外征服和它對西班牙銀礦的控制無疑刺激了外地產物流入意大利,但意大利對外的出口並沒有相應的增長。海上貿易多由希臘人經營。羅馬人所擅長的是金融業。共和國晚期的銀行家可以為商人們提供信用擔保
税行的組織類似現代的“股份公司”,一般百姓都可投資加入,股東們分擔風險。具體負責税行運作的則是大股東。税行有法人資格,其利益和責任不因某一股東的死亡和退出而改變。為了收税和與政府簽定有利可圖的契約,税行設有廣泛的情報網和傳遞情報的特快信使。這些代國家收税的商人也承包大批的公共工程和國有礦山的開發。羅馬共和國經濟管理制度的簡單原始在一定程度上因為私人蔘與税收而得到某種彌補。
羅馬帝國早期大地產和小農經濟並存,前者對後者不再有大規模的兼併。意大利的大地產主人在共和國晚期內戰中受到一定的衝擊,許多大地產不僅換了業主,而且被切割成中等大小的地產。屋大維給予自由農民無息貸款,減緩了小農的破產,穩定了小農經濟。征服戰爭的停止意味着戰俘這一奴隸的重要來源的枯竭,奴隸的價格也隨之而上漲,更多的奴隸主試圖把自己的部分土地租給佃農或者僱傭自由幫工以補充奴隸之不足。奴隸的來源逐漸轉向家生奴,奴隸與主人的關係也有進一步的改善。
農牧業的技術這時有一些革新,人工種植的草場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廣。羅馬貴族享用的高品質橄欖油和葡萄酒仍然來自意大利,但西班牙和高盧的產品開始向這裏大量輸入;西西里的一些農場被改成養羊的牧場,北非和埃及取代西西里成為供應羅馬糧食的主要地區。
帝國對整個地中海地區的穩固統治和較長時期的和平無疑有利於貿易的蓬勃發展,羅馬的上層統治者對工商業的態度也由冷漠變為積極,元老院貴族開始涉足製造業和商業。一項比較特出的的工業是使用吹管為工具的玻璃製造,這是古代中國所沒有的。
東方各行省有繁榮的手工業,尤其擅長玻璃和絲綢(有的是和亞麻混紡)的生產。西部各行省礦業發達,還出產陶器和紡織品。
不少新的商路得到開拓。羅馬的船隊開闢了從萊茵河下游經過北海到日耳曼和斯堪的納維亞的航路。歐洲與東亞的陸路交通受到敵對的帕提亞帝國的阻撓,但從蒙古出土的希臘織物表明傳統的“絲綢之路”可能偶爾還在使用;羅馬帝國商人一般經過海路到達印度,然後從那裏取得中國的貨物以及印度的香料和珠寶。羅馬人為獲得乳香也航行到東非贊比亞桑給巴爾,但從未對非洲內陸進行過探索。塞涅卡曾經預言説,西班牙海岸對面的大陸可以通過跨海航行到達。遠方的商路勾引起人們的神思遐想和對未知的新大陸探索的最早嘗試,不過羅馬帝國的大宗貿易還是在各行省之間進行。除了奢侈品之外,商人們也頻繁交易日用百貨,如陶器、玻璃製品、花磚和青銅的廚房用具。
在工商業中,奴隸在行省和羅馬以外的意大利並不是主要的勞動力。除了自由人之外,大量被釋奴也加入了手工業和貿易活動。羅馬帝國早期的經濟發展不僅維持了意大利的繁榮,而且也大大增加了行省人所擁有的財富。
在羅馬帝國最初的二百年裏,羅馬城的人口保持在一百萬左右。對羅馬、帝國中央政府和軍隊的物資供應是羅馬帝國經濟的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方面。羅馬城寄生於整個帝國的經濟資源之上。當時羅馬每年進口200,000到400,000噸的小麥,前一個數字據學者估計是防止飢餓發生的最低限額。這些穀物主要來自行省向羅馬政府交納的賦税。大量的穀物被免費地提供給羅馬成羣的流氓無產者,後來國家還向他們發放橄欖油、豬肉和葡萄酒。
從公元1世紀初到2世紀末,羅馬軍隊從大約300,000人增加到400,000人。戰時的羅馬軍隊經常從行省居民那裏無償徵集軍需品,3世紀以後戰爭頻仍,這種索求成為百姓的沉重負擔。不同的行省對國家所承擔的經濟義務有所不同。北非、西西里、沙丁尼亞和埃及主要向羅馬提供穀物;大批羅馬軍隊在北部和西北部的行省防衞邊界阻擋蠻族的入侵,那裏居民的主要負擔是軍隊的物資供應;羅馬士兵和官吏的一部分收入是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的,而向政府交納現金賦税的主要是西班牙、高盧南部以及小亞細亞行省。
以羅馬帝國的疆域和人口而言,其政府和軍隊都不能算龐大,國家的賦税對臣民來説一般不構成難以承受的負擔。後來西羅馬帝國衰落是因為政府太弱太小,而不是因為政府的索求壓垮了臣民。

古羅馬文明君主制

古羅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演進可以大致分為共和國階段和帝國階段。到羅馬帝國時期,不僅君主制取代了貴族寡頭的共和制,而且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以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為活動舞台。羅馬帝國史不是羅馬一城的歷史,也不是意大利的歷史,而是當時的地中海地區史。

古羅馬文明管理制度

羅馬共和國的憲法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認識:首先是各種公民大會,其次是元老院,再次是各級行政長官
羅馬有四種公民大會,即庫里亞大會,百人隊大會,特里布大會和平民大會。在平民和貴族的鬥爭結束後,後三種大會在形式上雖然有不同的組織原則,但具有相等的立法權威,與會的成員也大致相同。
庫里亞大會是最早的公民大會,不過它在王政時代的作用比較模糊。共和國的執政官在被選舉出來後須由庫里亞大會確認,但這一程序並沒有實際的政治意義,只是一個過場。富有者在百人隊大會長期佔優勢,但在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重新組織了百人隊,在193個百人隊中騎士和第一等級只擁有88隊。
特里布大會至遲在公元前450年前後就已經存在。平民大會也以特里布為單位來召開。在平民和貴族的鬥爭取得勝利之後,平民大會決議具有和其他公民大會一樣的法律效力,加上平民也加入到了新的貴族集團中去,平民大會和原有的特里布大會在憲法上仍然是兩種不同的會議,但二者的界線對許多人來説變得比較模糊。
在共和國晚期,百人隊大會和特里布大會的參加者其實是同樣的人;共和國早期的舊貴族這時在人數上微不足道,平民大會的組成和前兩種大會也相差無幾。公民大會的功能是通過法律和選舉行政官員,最重要的官員由百人隊大會選舉;平民大會的主席是保民官,百人隊大會的主席是執政官,後者常常忙於軍事事務,無暇開會,所以很多立法工作都有平民大會承擔。羅馬公民大會沒有提出官員候選人和修改法案的權力,這一侷限性嚴重削弱了羣眾的民主權利。這個問題與羅馬元老院和行政制度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古羅馬文明行政制度

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執政官的諮詢機構,既無立法權也無行政權。共和國晚期的執政官必須在所有重大事務上徵得元老院的同意,後者變成了實際上的行政機構,體現了貴族寡頭統治鐵律的性質。元老院成員為300人,後來在公元前1世紀被擴大為600人。
平民在王政時代結束後就進入了元老院,但一開始只是那裏的少數派。元老原先由執政官指定,在平民和貴族鬥爭期間改由監察官任命,平民後來成為新貴族的一部分。
習慣上元老院成員必須是卸任的執政官、行政長官和高級營造官,到共和國晚期也可以是前任的平民營造官和財務官。這些官員都由公民大會選舉產生,但往往只有貴族才能當選。

古羅馬文明軍事

軍團是古羅馬軍隊的基本作戰單位。軍團的數目以及軍團中的人數在不同歷史時期有所不同。

古羅馬文明王政時期

王政初期,羅馬按氏族部落召集武裝力量。王政後期,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實行改革,根據財產多寡將公民劃分為5個等級,規定各級中17至60歲的公民皆有服兵役的義務,從而建立了公民兵制。“王”負責徵集和統率軍隊。公民兵出征須自備武裝和給養,戰後即解甲歸田。這時的軍隊有重裝步兵、輕裝步兵、箭手和投石手,此外還有少數騎兵。當時的作戰隊形是排成密集方陣,重裝步兵在戰鬥中起決定作用。

古羅馬文明共和時期

共和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和擴大,羅馬的軍事制度發生變化羅馬軍事家卡米魯斯(Camillus)實行改革,從最初在軍隊中發放軍向,並由國家供給武器和給養,到後來的逐漸改進軍溪組織、戰鬥隊形和武器裝。在布匿戰爭中,又進行多方面改進,終於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軍事制度。每個軍團通常由4500人組成,包括3000名重裝步兵、1200名輕裝步兵和300名騎兵。重裝步兵為軍團的主力,配備投槍、短劍、大盾、金屬頭盔、胸鎧和脛甲。每個軍團分為30箇中隊,每個中隊分為兩個百人隊。羅馬軍團主要由三個戰列組成。第一列是青年兵,也稱為“槍兵”,武器一律是長槍。第二列是壯年兵,又稱“主力兵”是軍團的核心。第三列則是“後備兵”,由老兵組成。
除了上述三列重裝步兵外,每個百人隊配有20名輕裝步兵,每一軍團配有300 名騎兵,由10個30人的騎兵小隊組成。輕裝裝步兵和騎兵亦分為小隊,戰鬥中輕裝步兵通常配置於軍團前面,騎兵則掩護兩翼。征服意大利後,羅馬軍隊中還有臣服於羅馬的城邦或部落,即所謂同盟者提供的大量輔助部隊,配合軍團作戰。最高軍事指揮權掌握在執政官手中,軍團的指揮官是6名軍事保民官,由公民大會推舉或執政官委任。下級軍官最重要的是百人隊長,從士兵中挑選任命。
隨着共和制度陷入危機,前二世紀末,蓋烏斯·馬略實行軍事改革。改革主要是將公民兵制改為募兵制,招募以前無權參軍的貧苦公民到軍中服役;並提高薪向,延長服役期限;同時,為了加強軍隊的機動性,改變軍團的編制和作戰隊形,此後,城鄉大批無業遊民加入軍隊,羅馬軍隊至此成為脱離社會生產的職業軍。軍隊參與社會,逐漸成為軍閥爭奪權利和實現獨裁統治的工具。

古羅馬文明帝國時期

前27年,奧古斯都又對羅馬軍事制度作了改革。將精鋭的職業軍隊進一步合法化,形成了正式的常備軍,並配備以輔助部隊,駐紮於行省和邊防要地,建立近行軍專門保衞元首及元首家族。軍團士兵從羅馬公民中招募,輔助部隊則從行省和附庸國非羅馬公民中徵集,近衞軍僅來糪(bò)意大利的羅馬公民。起初這三類士兵在服役期限有很大的差異,後來由於羅馬公民權的擴展,行省居民在軍團中的比例日益增加,軍團和輔助部的差別逐漸縮小,到二世紀時,駐行省的帝國軍隊就地徵地,並修築了永久性營地,完全成為當地駐軍。
帝國時期的軍團與共和國時期相比已有較大的改變,按財產等級劃分兵種的制度已經取消,全部士兵已不再都是服義務兵役的公民,而是主要由職業的僱傭兵組成。每個軍團包括10個營,每個營包括3個連,每個連再包括2個百人隊。每個軍團的定額大約為5000人。軍團士兵分為步兵、騎兵、海軍,軍事單位有軍團、步兵隊和騎兵隊。
帝國後期(西元五世紀中葉),羅馬的軍事組織又有重大變化。以前作為羅馬軍隊編制核心的重步兵漸漸喪失其重要性,而讓位於騎兵。裁克里先執政時,把全國軍隊分為邊防部隊和內部機動部隊兩種,軍團數目多達72個,各兵種的土兵總數增加到60萬人左右。帝國晚期,軍隊中明顯的變化是日耳曼人比例越來越大。

古羅馬文明政治制度

古羅馬文化對後世貢獻最大的,是政治制度和法律。羅馬由一個小城邦發展成為一個大帝國,政治制度上歷經王政、共和、獨裁和帝制等,成為歷代政治家和學者效法與研究之對象。

古羅馬文明教育

古羅馬教育史可以簡化為兩個時代,其一就是以羅馬固有教育為主的上古時代,其二就是以希臘教育為主的古典時代。古羅馬上古時代的教育,是在羅馬固有社會組織和固有思想下,以羅馬傳統英武殺伐精神為教育精神,單純就是羅馬人的教育。古羅馬古典時代的教育,前146年,羅馬征服希臘後,大批希臘學者來到羅馬辦學,羅馬社會吹起一股希臘風,將希臘文化視為一種時尚,儘管受到保守分子的打壓與反對,但是仍有許多富家子弟紛紛負笈希臘,到雅典等城市專攻希臘哲學修辭學

古羅馬文明法律

古羅馬法律尤以具有高度彈性為其特點,可分為三大系統:一、以十二銅表法為基礎,發展而成的民法。二、與各民族風俗習慣有關的萬民法。三、哲學家、法律家等對法律的研究形成的自然法。其中以自然法最為重要,認為任何法律不得違背理性和自然法則,如人人平等,享有政府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等等。自然法雖非法律條文,卻對法律具有無形的約束作用,對後世影響很大。西元六世紀時,查士丁尼大帝曾將這些法律加以整理,編纂成查士丁尼法典,奠定歐美大陸法系的基礎。

古羅馬文明社會

古羅馬人與古代世界的許多民族一樣為父系社會,重視家庭生活,結婚的兒子及其家庭和奴隸常住在一起,為一種大家庭。父親或家長有很高的權威,也是家庭祭祀的主持人。一般人居住的房子是四邊的房間即前庭,後來在四邊加蓋其他房間,它就變成客廳。城市中有一層的房屋或多層的公寓,鄉間則有豪華的別墅。飲食方面,羅馬人吃三餐,但除了晚餐外,都很簡單。至於衣着,常穿寬的外袍,其款式和顏色隨着身分與財富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古羅馬人喜歡競技和賽車。賽車常在一種長圓形的競技場進行,大賽場有時可以容納30萬名觀眾,而大競技場也很壯觀。此類活動充斥血腥與暴力,而一般窮人在政府供應的節目民樂此不疲,以致詩人朱維納感嘆他們只知麪包和競賽。
雖然相對於希臘女性享有更多自由,婦女在羅馬社會中地位並不高。在家庭上,婦女為丈夫的所有物,丈夫可以任意支配、懲罰甚至殺死;在法律上,羅馬法並不承認婦女有訂定契約、處分財產和繼承的權利。不過,上層社會的婦女享有較多的自由,擁有支配財產和婚姻的權力。

古羅馬文明文化

古羅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傳統上受伊特魯里亞希臘文化的影響,吸收其精華並融合而成。西元前3世紀以後,羅馬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強國,其文化亦高度發展。
西元3世紀後羅馬經濟、政治轉入危機階段,文化逐漸衰落。同時基督教迅速傳播,基督教文化開始形成。古羅馬文化對後世西方國家文化有相當影響。

古羅馬文明文學史學

古羅馬文學拉丁文學,其原創性不大,多摹擬古希臘文學。拉丁文學的全盛時期約為前80年至西元17年左右,這段時期以西元前42年為準又可分為兩期,前期以西塞羅凱撒卡圖盧斯為代表;後期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李維為代表。
前期的西塞羅,以書信、演講詞著稱;凱撒征服高盧所寫的高盧戰記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簡潔流暢,是後人研究西歐早期歷史的重要資料;維吉爾則是後期最傑出的詩人。
史學方面,則有李維的羅馬史,記錄羅馬早期的歷史;塔西圖斯留下豐富的歷史著作,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如描寫帝國早期的編年史,強調歷史的鑑誡功能。

古羅馬文明語言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也是整個羅馬帝國官方語言。不過,在東部,希臘文亦為受過教育的人所使用。一般人在埃及使用古埃及語文,在中東使用閃族語系中的阿拉姆語文。在西方,高盧與不列巔地區的普通人使用塞爾特方言,萊茵河多瑙河地區的日耳曼人講古老的日耳曼語文,迦太基一帶講腓尼基語文。
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物件。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古羅馬文明宗教

意大利原有本土宗教,相信在自然物體內有一些精靈或神明控制人類的命運,如森林之神、花神、灶神、門神等等。前三世紀開始受到古希臘宗教影響,便開始信仰希臘人所信仰的神祇。共和後期和帝國時期,來自中東和小亞細亞的信仰,如埃及的生育及繁殖女神伊色斯,小亞細亞的大母神,以及一些其他的神秘宗教,也得到古羅馬人的信仰。
帝國時期,基督教(公元1世紀)開始發展,教義倡導平等博愛、相互扶持,吸引大批社會底層的人民和奴隸信仰。由於拒絕接納羅馬信奉的諸神明、不願將羅馬在世的皇帝視為神明,故受羅馬政府的打壓與迫害。隨着羅馬帝國國勢走下坡,內部與外部危機的出現,不少上流社會的貴族亦改信為基督徒。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頒佈的米蘭敕令,基督教得到合法地位。狄奧多西一世在392年頒下詔令,獨尊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古羅馬文明藝術

萬神殿 萬神殿
古羅馬藝術大多承襲希臘與伊特拉斯坎,羅馬人崇拜希臘藝術,所以大量引用希臘藝術形式,也因此而缺乏獨創性,不過羅馬人與希臘人重理想,在藝術創作中喜歡運用抽象、概括的理念不同,羅馬人更現實、講究實際,更喜歡具體、實在的物體,儘管古羅馬十分重視發展希臘藝術,不過也保留自己的藝術特點,以建築和雕刻最具代表性。雄偉壯觀的公共建築,如萬神殿、羅馬競技場君士坦丁凱旋門,展現了帝國的氣魄。雕刻強調真實、自然,則表現羅馬人務實的性格。

古羅馬文明哲學

古羅馬哲學深受希臘化時代斯多亞學派伊比鳩魯學派思想影響。代表思想家為西塞羅。他認為善行產生快樂,智者就是依照理性指導而生活的人,因而不為煩憂痛苦所困擾。哲學家盧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五賢帝之一的馬可·奧理略(羅馬唯一的哲學家皇帝),留下《沉思錄》名著。
公元3世紀以後的新柏拉圖主義成為具影響力的學派,有取代斯多亞學派之趨勢。該學派的創立者為普洛提納斯。他鼓吹苦行禁慾和內省思考;在宇宙本體的看法上,結合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説,其主旨為太一或上帝發投出心靈和世界靈魂,然後到達認知的世界。新柏拉圖主義對早期基督教神學發生了深遠影響。

古羅馬文明科學

古羅馬科學是總結過往累積的經驗和吸引地中海諸名族科學成就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在農學、天文學、地理學及醫學、工程技術有較大的成就。與古希臘人比較起來,羅馬人在科學方面的研究有兩個明顯的特色。第一,羅馬人注重實際,而不看重抽象的理論框架的構造。第二,雖然羅馬人在自然科學方面,無重大創新,由於他們征服地中海沿岸廣大地區,接觸到許多文明古國創造的優秀成果,故此在對人的科學成就進行總結有所貢獻。

古羅馬文明雕塑藝術

公元前146年,羅馬征服了希臘本土,公元前 30 年又佔領了埃及,自此羅馬將原古希臘所統治的廣大地區全部納入羅馬帝國版圖。羅馬不僅獲得了古希臘的疆土,而且繼承併發揚了古希臘的藝術文化成果,成為西方藝術中心。
古羅馬的雕塑同古希臘是一脈相承的,而最有特色的作品是人物 肖像雕塑。青銅胸像《布魯圖 》是肖像作品中的優秀代表,它表現的是否是那個為捍衞共和而刺殺凱撤的英雄布魯還有爭議,無論如何,它在表現人物嚴肅、 堅毅的個性方面堪稱佳作。塑像的眼球是用象牙玻璃製成,看起來咄咄逼人。《演説者屋大維》,據稱是凱撒大帝的繼承者奧古斯都大帝尚未稱帝前的雕像。這是一件等身大理石裸體雕像,右手彎舉至額,作沉思狀,左臂上搭着鬥蓬,左手反拿着代表雄辯之神墨丘裏的權杖,現已遺失。人物形體健美,比例諧調。很明顯,在人體形象的表現方面古希臘遺風很濃。
《戎裝的奧古斯都》 是一座高 204 釐米的大理石雕像,約作於公元前19一公元前13年之間,這是一系列奧古斯都雕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在這個雕像中,奧古斯都被刻劃為一個左手拿權杖,右手高高抬起指向前方的雄偉的帝王形象。他身上穿着極合體的銷甲,銷甲上還刻有帶情節性的裝飾花紋。在他向前邁進的右腿旁,有一尊可愛的小愛神形象,這試圖要説明奧古斯都大帝不僅是位英明的統帥,還是一位仁愛之君。《 阿格利帕頭像》,阿格利帕是奧古斯都的女婿,也是他治上的堅定支持者,他為羅馬城的建立付出 了極大努力。這尊大理石頭像集中表現了他剛毅,果斷,不屈的性格。面部肌肉的表現含蓄有力。
卡拉卡拉胸像》,大理石製作,高50釐米。卡拉卡拉是羅馬歷史上一個肆殺成性的暴君,他以謀反罪殺害了他的岳父,放逐了他的妻子,後又將她殺害,23 歲即位後,又殺死他的弟弟及弟弟的大批友人。他還大肆屠殺 日 耳曼人,最後於公元217年被他的部下、近衞軍司令刺死。這件作品是古羅馬 肖像作品中個性表現的優秀典範,它着重刻劃了暴君緊蹩眉頭下那雙透露出兇殘、奸虐的眼睛,還有緊繃的雙唇,這是陰險而多疑的形象,彷彿一張口便有無辜的生命受難黃泉。該胸像作於公元209年。
《婦女 肖像》 是作於公元90年左右的一尊優美的大理石胸像,全像高63釐米,它表現了一位嫡靜、高貴的婦女形象:挺直的鼻子,豐厚的嘴唇,光滑而有起伏變化的臉龐在光線下顯示出節奏的美感,尤其是那奇特的高捲髮的表現,真是精美絕倫,像一簇盛開的精雕過的花張揚在婦人嬌美的額前,沒有雕刻眼珠的雙眼無目 的地張開着,更給人以捉摸揣度的餘地。
古羅馬時期還有大量的優秀浮雕作品,最著名的是 《和平祭壇》。《和平祭壇》 又稱奧古斯都和平祭壇,它於公元前13年動工,公元9年9月落成。這是一座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有四面牆垣的方形框架,高4米,長11米,寬 10米,東西兩面牆上有門洞,沿門洞的台階向上是祭台。浮雕分佈於牆垣四周,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記事性的人物羣像,下層是精美的植物圖案。整個浮雕風格與古希臘雕刻的古典時代風格極為接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