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田縣第二中學

鎖定
古田縣第二中學創建於清光緒13年(1887年),有着130年的辦學歷程,是古田縣歷史最悠久的中學。學校地處被譽為“閩東第一僑鄉”的大橋鎮鎮區,毗鄰“陸上女神”陳靖姑祖廟臨水宮景區,依山傍水,樹木掩映,風景獨好。學校佔地面積33157平方米,建築面積14466平方米,擁有教學樓、綜合辦公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實驗樓、食堂及圖書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等較齊全的辦學硬件設施。學校現有26個班級(其中初中21個班),近千名學生,教職員工175人。
中文名
古田縣第二中學
簡    稱
古田二中,古二中
校    訓
求真 務實 奮發 向上
創辦時間
清朝光緒13年(公元1887年)
所屬地區
福建省古田縣
類    別
公立高中

古田縣第二中學簡介

坐落於翠屏湖畔的古田縣第二中學,創辦於清光緒13年(公元1887年),是古田縣最古老的中學。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時至今日,已經走過130年的風雨歷程。130年來,她在眾人的關心愛護下,歷經了滄桑,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她就像一顆明珠,經無數的洗禮卻依然燦爛奪目,成為古田縣乃至閩東教育戰線的一朵奇葩。在130年的歲月中,古田二中共培養二萬多名學生,他們中有的成為專家學者,有的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他們為古田經濟的發展和共和國的輝煌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古田二中的前身最早為英、美教會建立的安立間女塾(1887年)、安立間男塾(1893年)、培元書院(1891年)、黃氏女塾(1893年)。其中,英國教會設立的“安立間”男、女塾,校址在舊城過溪新義山。1923年(民國12年)“安立間”男、女塾改設為完全小學,1925年又增設初中,1929年經省教育局立案,改名為“古田私立史犖(luò)伯初級中學”。
培元書院初由美國傳教士尉利高於古田舊城二保後巷創辦,1898年美國傳教士超、古二人合捐巨資在舊城後壠頭新建教學樓一座,將培元書院遷入,改名為“超古學堂”。後美籍醫生邱永康返美募款擴建師生宿舍一座,1929年(民國18年)經省教育廳立案,改名為“古田私立超古初級中學”。黃氏女塾由美國傳教士黃氏租借舊城五保七條巷黃氏住宅開辦,專收女生,後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租房不敷應用,1898年美國傳教士寶師姑募款於舊城龍首山新建校舍,名為“古田毓馨女子中學”。1930年(民國19年)經省教育廳立案,改為“古田私立毓馨女子初級中學”。1941年超古中學與毓馨中學合併改名為“古田私立超古毓馨聯合初級中學”,簡稱“超毓聯中”。
綜上所述,古田私立超毓聯中和私立史犖伯中學,是在我國社會制度從帝制走向共和、教育制度“廢科舉,興學校”的大變革特定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演變和發展而成的。客觀上,走在古田創建新型學校的前列,在我省教育史上佔有光輝一頁,他們培養了大批新型的人才,為古田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在此期間湧現了眾多優秀的學校領導及深孚眾望的老師,如楊昌棟校長(博士)、陳瑞閏(燕京大學碩士生)、黃維溪校長、林學壘、陳灼祺、張瑞剛、林行陶、林孝瀚、梁敬洛、陳錫璋……這些人在當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功不可沒。至今,在古田提起他們的名字,羣眾依舊肅然起敬。
鼎盛時期,兩所學校已居古田縣中學數一數二的地位,是當時古田教育最主要的兩根頂梁大柱。學生數都達百人,男女兼收,結構合理完善,生源來自社會各階層,大眾化的程度大有增加,擁有廣闊寧靜、風景秀麗的校園,巍峨挺拔、富麗堂皇的校舍以及充實的設備,配套的教師隊伍,有完整的規章制度,合理的課程設施,嚴格的考核措施。總之,兩校當時都已成為比較正規的初級中學。

古田縣第二中學辦學歷史

1949年建國後,英美教會撤離我國,超毓聯中和史犖伯中學的經濟來源完全斷絕,兩校的學生數都降到歷史最底點。1950年,“史中”全校僅剩下64名學生,1951年春,又降至48人,初二上學期整個班只剩下3名學生,教師編制也壓縮到九人,其中還包括半個職員和校長。同期,超毓聯中的學生數已從二百餘人降到172人,學校面臨着倒閉之危。1951年5月,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兩校進行合併,定名為“解放中學”,簡稱“解中”。儘管解放中學的經費也都是由政府撥給,但學校性質仍屬“私立”範疇,和公立的古田縣中相比,許多地方產生了很大的差距。例如,“解中”教師的工資普遍比“縣中”同類教師低一等。為圖生存,求發展,全體師生奮力拼搏,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努力清除封建買辦、法西斯思想的影響,端正辦學目的和方向,加強學校政治思想教育,健全教學制度,加強文娛、體育學科建設,努力樹立良好的教風、學風、校風。在短短的一個時期內,學校的德、智、體三育全面取得顯著的成效。學生人數驟增,1952年春初一新生就招了三個班,一百多人。學校朝氣蓬勃,呈現蒸蒸日上的景象,教育、教學質量不亞於兄弟學校,深得社會好評。
1952年11月,解放中學由政府正式接辦。由於當時古田已有一所公立的完全中學(古田縣中),所以學校定名為“古田縣第一初級中學”。11月22日啓用新校鈐。從此,學校獲得新生。為了紀念學校的接辦,11月22日便被定為校慶日。1955年上半年,全縣統一編排校名,更名為“古田縣第二中學”。從由政府正式接辦後,學校的教育事業如雄鷹展翅,突飛猛進。學生人數迅速增加,教師隊伍不斷擴大,校舍不斷擴建,設備逐漸充實。至1958年遷校時,已發展至九個年級,師生員工近500人。
確立及挫折(1958—1978)
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為了古田溪水電站水庫建設的需要,學校隨城遷到新縣城。鑑於新城人口不多,為便利農民子女就讀,又決定把學校遷到鄉間,便一分為二,一部分在鳳都,即現在的古田四中,一部分在大橋,即現在的古田二中。當時通過實地勘察,一致認為農村建設條件首推大橋最好,理由有下:(1)生源最多:大橋、吉巷、卓洋、泮洋四公社的學生可就近入學;(2)交通方便:大橋地處“古田—福州”,“古田—寧德”,“古田—屏南”三公路的匯合點,是古田最大的交通樞紐;(3)大橋天坪山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地處大橋舊街、新街和下安章村之間,山頭不高,山坡平緩,地勢平坦,背山臨溪,風景秀麗,視野開闊,靜而不僻。山上的三個解放初期解放軍所開闢的大操場,是理想的建設場所。因此新校址決定選在大橋天坪山。古田二中正式在大橋鎮安家落户,從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搬遷初期,學校一窮二白,只好邊教學邊建設:食堂設在舊街下坪街五顯公殿裏,學生全部散住民家,每户多者六、七人,少者四、五人,門板搭牀睡在廳堂。教室分散在下安章和新街民居,一個班在街頭,一個班在街尾,一個班在原銀行的隔壁。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個月,直至1958年9月才搬新舍。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遷校後,古田二中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全體教職工積極努力,在短短几年中取得巨大成績,學校規模又有很大的發展。從5個班增至12個班,學生人數從不及200人增至500餘人,更可喜的是學校形成了一股優良的教風、學風和校風,深得當地羣眾好評,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升學率在整個地區多居上游。
正當學校蓬勃向前發展之際,“十年動亂”給學校帶來了深重災難,學校設備慘遭破壞,校產嚴重散失,教學秩序被打亂,教學質量急劇下降,導致1977年恢復高考後,77~78連續兩年高考應屆畢業生無一考取高一級學校,給光榮的校史留下了灰色的一頁。
發展和現狀(1979至今)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古田二中也進行一系列的撥亂反正,教育資金投入逐漸增加,設施逐漸齊全,學校不斷髮展壯大。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我校教師積極性空前高漲,以餘慶雙、陳星、林方燦、陳書秀、錢本道、汪永治等骨幹教師,經過幾年的奮力拼搏,終於在1980年的中、高考中打了翻身戰,成績躍升到同類學校前茅,在81屆、82屆中高考中,我校又取得優異成績。如今,校園面積53畝,建築面積已達14000多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食堂,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室,電腦室,閲覽室、美術室、衞生室,籃球場,羽毛球場等比較齊全的基礎設施。其中,主教學樓於1997年110週年校慶捐款動工興建,1998年竣工。荔枝實驗樓於2000年由張敏儒先生捐款50萬建成;學校食堂於2001年9月落成;教工宿舍樓於由名譽校長張敏儒先生再次樂捐50萬為起動資金,又經多方籌資於2002年8月落成。這裏面除了社會各界的捐款,還得力於縣委縣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
2016年8月,古田縣進行教育資源整合,創辦於1994年的古田縣華僑中學成功併入古田二中,使學校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古田縣第二中學辦學條件

目前學校有26個教學班,在校生900多人,教師175人。學校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發展,以管理出人才,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嚴謹的教風、濃厚的學風。2003年、2006年兩度被古田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學校”,2007年又獲得“福建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學校湧現出大量優秀的教師,如梁敬洛、餘祖柳、陳初湘、倪枝鮑、江千仁、王夢友、杜子明、陳周清、曾起騰、陳良平、黃盛乾等,其中杜子明老師榮獲古田縣首屆“十大傑出人民教師”稱號,陳良平老師被評為“省優秀班主任”。1993年至2007年,連續十五年中考成績雄居全縣同類中學之首,榮獲“十五連冠”美譽,2007年中考一中上線人數為77人;1994年以來高考成績穩步提高,2002年高考取得了專科、本科、重點大學上線率均居全縣同類中學第一的好成績,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為86人。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捷報頻傳:1994年學生陳曉霞、李淼獲“首屆中國中學生英語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一等獎,1998年學生陳海燕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2006年在教育部和文化部聯合主辦的“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活動中,學生李曉捷榮獲表演類戲劇專業福建選區金獎和全國選區金獎,學生葉文靜榮獲全國藝術人才選拔活動表演類朗誦專業福建選區金獎。

古田縣第二中學文化傳統

學校牢固樹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教育思想,堅持“立德為先,多元發展”的辦學理念,加強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現已形成“愛國、誠信、文明、進取”的校風,“樂業、嚴謹、互助、奮進”的教風和“礪志、勤學、合作、共促”的學風,辦學成效顯著,已成為古田縣獨樹一幟的優質農村中學。
在縣委、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長期關懷、幫助和支持下,經過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學校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開拓進取;教職員工愛崗敬業,求真務實;辦學方向明確,辦學特色明顯;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校園環境整潔美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長期居全縣農村同類學校前列,曾獲得“十五連冠”美譽,2014年教學常規和2015年中考教學質量評比又連獲全縣第一名。學校被授予“寧德市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得到了上級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三世而立,自強不息;中流砥柱,厚德載物。130年來,古田二中校園灑下幾代人辛勤耕耘的汗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幾經波盪,幾經周折,終是百年樹人,桃李天下。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名校,質樸內斂是她的風格,團結奮鬥是她的主旋律,社會各界的支持是她愈強愈烈的外在動力。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古田二中的明天會更好!

古田縣第二中學校園環境

校園佔地面積33157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0多平方米。
擁有教學樓、綜合辦公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實驗樓、食堂及圖書館閲覽室、多媒體教室、美術室、衞生室、籃球場、羽毛球場等較齊全的辦學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