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牧地鎮

鎖定
古牧地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下轄鎮,地處米東區西南部,東與柏楊河鄉、鐵廠溝鎮為鄰,南與新市區長春中路街道相連,西與新市區安寧渠鎮毗鄰,北與三道壩鎮長山子鎮相接。 [1]  行政區域面積114平方千米。 [2] 
截至2018年末,古牧地鎮户籍人口有31183人。 [2]  截至2019年10月,古牧地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3] 
2011年,古牧地鎮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26.9%。農民人均純收入9140元。 [1]  2018年,古牧地鎮有工業企業9個。 [2] 
中文名
古牧地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
地理位置
米東區西南部
面    積
114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91
郵政區碼
831400
車牌代碼
新A
人    口
31183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古牧地鎮建置沿革

古牧地鎮
古牧地鎮(3張)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此修築輯懷城,為扼守迪化之門户。
清代時期,屬迪化直隸州和迪化縣管轄。
民國十年(1921年),屬乾德縣佐。
民國十七年(1928年),稱為古牧地街。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為乾德縣三區(古牧地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為古牧地鄉。
1950年,成立古牧地區,下轄1、2、3、4鄉及東山遊牧鄉。
1956年,撤區並鄉,成立古牧地鄉和鐵廠溝鄉。
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駐古牧地。
1960年3月,蘆草溝鄉和九道彎村劃歸烏魯木齊縣。
1963年3月,鐵廠溝、柏楊河和牧業二、三大隊劃出成立鐵廠溝人民公社,至此社轄10個大隊。
1978年,更名為古牧地公社。
1984年,成立古牧地鄉。
1987年4月,與縣城米泉鎮合併,統稱古牧地鎮,屬米泉縣。
1996年12月,屬米泉市。
2007年6月,屬米東區。 [1] 

古牧地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古牧地鎮下轄15個行政村:上沙河、太平渠、園藝、西工、菜園子、西二渠、東工、下沙河、團結、大破城、振興、皇渠沿、大草灘、鍋底坑、小破城。 [1] 
截至2019年10月,古牧地鎮下轄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佳樂社區、泰和社區,上沙河村、大破城村、小破城村、鍋底坑村、下沙河村、西二渠村、太平渠村、西工村、園藝村、皇渠沿村、團結村、東工村、振興村、下大草灘村、菜園子村。 [3] 

古牧地鎮地理環境

古牧地鎮地處米東區西南部,東與柏楊河鄉、鐵廠溝鎮為鄰,南與新市區長春中路街道相連,西與新市區安寧渠鎮毗鄰,北與三道壩鎮長山子鎮相接。 [1]  行政區域面積114平方千米。 [2] 
古牧地鎮

古牧地鎮人口

2011年末,古牧地鎮轄區總人口291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659人,城鎮化率12.5%。另有流動人口734人。總人口中,男性14923人,佔51.2%;女性14240人,佔48.8%。2011年,人口出生率17.88‰,人口死亡率1.74‰,人口自然增長率16.14‰。2010年,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36066人,14歲以下6800人,佔18.85%;15—64歲26891人,佔74.56%;65歲以上2375人,佔6.5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5560人,佔43.14%;有蒙古、回、維吾爾等13個少數民族,共20506人,佔56.86%。超過千人的有回、維吾爾2個少數民族,其中回族1898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2.58%;維吾爾族1219人,佔5.9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3.31人。 [1] 
截至2018年末,古牧地鎮户籍人口有31183人。 [2] 

古牧地鎮經濟

古牧地鎮綜述

2011年,古牧地鎮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6400萬元,增值税1500萬元,企業所得税1400萬元,個人所得税9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4.9%、15.3%、92.8%、9%。農民人均純收入9140元。 [1] 
2018年,古牧地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8個。 [2] 

古牧地鎮農業

2011年,古牧地鎮農業總產值4.5億元,比上年增長6.5%,農業增加值2.6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9027噸,人均995.3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3.1億元,佔農業總值的68.9%。至2011年末,累積造林801畝,其中防護林149畝,育苗450畝,經濟林202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0.8萬株,林木覆蓋率11.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005畝,產量2768噸,主要品種有紅棗、葡萄等,其中紅棗315畝,產量8噸:葡萄1690畝,產量2760噸。2011年,大中型農業機械894台(輛)。 [1] 

古牧地鎮工業

古牧地鎮是以飼料、麪粉加工為主的工業生產基地,重點規劃了建材、機械製造、農畜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集羣。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3%,工業增加值7.3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8.3%。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5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億元,比上年增長25%。 [1] 

古牧地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古牧地鎮有商業網點672個,職工280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6億元,比上年增長23.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8億元,比上年增長23.7%。2011年,進出口總額22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進口30萬美元;出口190萬美元。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190萬美元。 [1] 

古牧地鎮金融業

2011年末,古牧地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5.6億元;人均儲蓄3561.2元;各項貸款餘額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8%。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0.2億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0.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人身險保費收入0.1億元,比上年增長9.1%。 [1] 

古牧地鎮社會事業

古牧地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古牧地鎮有小學8所,在校生2665人,專任教師2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31人,專任教師135人。
2011年,古牧地鎮教育經費達0.6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3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3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4%、35.4%、18.6%、32.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9.7%,比上年下降7%。 [1] 

古牧地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古牧地鎮有圖書室24個,建築面積1440平方米,藏書16.2萬冊。 [1] 

古牧地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古牧地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9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40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37張,固定資產總值347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6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58人、註冊護士0.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9萬人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
2011年,古牧地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563.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3.9%,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4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90歲。 [1] 

古牧地鎮體育事業

2011年,古牧地鎮有體育場地24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乒乓球、足球、秧歌、社火、太極拳劍、賽馬等,其中籃球、秧歌、社火是米東區的特色項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8%。 [1] 

古牧地鎮社會保障

2011年,古牧地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6人,支出77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297元,比上年增長0.1%;城市醫療救助4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6人次,共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0.1%;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17人次,支出22.9萬元,比上年增長17.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7户,人數370人,支出53.7萬元,比上年增長1%,月人均121元,比上年增長0.0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人,支出2700元,比上年增長0.0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7人,支出9601元,比上年增長0.01%;農村醫療救助4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0人次,共支出6477元,比上年增長0.1%;農村臨時救濟494人次,支出26.3萬元,比上年增長52.9%。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958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基金支出合計4.2萬元,比上年增長11.6%。 [1] 

古牧地鎮交通運輸

古牧地鎮境內有S111公路穿過。

古牧地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代乾隆年間成書的《西域圖志》稱為“古木”。在《新疆識略》《新疆四道志》《徵西紀略》改稱“古牧地”。古牧地為蒙古語,意為溝渠交錯的地方。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郭景平,李寧平,託乎提·亞剋夫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8月:0134-013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67.
  • 3.    古牧地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