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炮樓

鎖定
古炮樓遺址由主樓、地道、典當行遺址和古井組成。高七層,牆身厚度達到80釐米,本地稱為“粽牆”。牆身的材料不單是沙、石灰和黃泥,還加入了炒過之後的糯米粉、紅糖與沙、石灰和黃泥一起攪拌作成材料建成,使牆身更結實堅固、韌性更大。
中文名
古炮樓
建築材料
沙、石灰和黃泥,炒過之後的糯米粉、紅糖與沙、石灰和黃泥
古炮樓遺址由主樓、地道、典當行遺址和古井組成。高七層,牆身厚度達到80釐米,本地稱為“粽牆”。牆身的材料不單是沙、石灰和黃泥,還加入了炒過之後的糯米粉、紅糖與沙、石灰和黃泥一起攪拌作成材料建成,使牆身更結實堅固、韌性更大。這座炮樓與新衙門建於同一時期,距今近兩百年的歷史。炮樓處於新衙門東北角的土坡上,把新衙門和老衙門連為一體。現在所看到的炮樓遺址只有三層,拆毀之前的炮樓有七層高,是“回”字形的樓層結構,中間是一個天井,四周由厚牆和木板砌成。每層樓設有“軍火間”還有士兵休息的地方。炮樓裏面佈置有24門大炮,數百支槍,分佈在炮樓四周大小不同的槍炮眼上,?t望窗和槍眼遍佈四周。 炮樓的北面是潘氏的典當行遺址。它是由潘氏十五世潘寶忠開設的,與新衙門建於同一時期。典當行和古井都隸屬炮樓的一部分。典當行外門的門框是青石材料,堅固無比!每一道門都有幾層保護,有門豎攔、門板、門豎栓、門橫栓等等,外牆上有一排排的槍眼。 古井由炮樓的外牆包圍着,在炮樓裏面。古井挖於明朝的萬曆年間,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古井也是整個炮樓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使潘家人被敵人圍攻時保證了村子裏面幾百户人家的用水需要,從而抵禦了敵人的封鎖。 地道設在炮樓裏面,連接新衙門,長13米,四周由大青石板砌成,裏面拾階而上,結構牢靠。地道的入口在新衙門左邊一條巷子尾部,出口有兩個,一個設在炮樓裏,另外一個出口在炮樓外面,僅容一個人進出,易守難攻。潘氏族人可以從新衙門地道出口直接上到炮樓,人力的支援、彈藥的補充、糧食的供應都是由地道輸送到炮樓裏面,是古村落整個防禦系統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