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滇文化

鎖定
古滇文化是春秋至東漢初期古滇國的特色民族文化,區域是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
中文名
古滇文化
區    域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
中    心
滇池

古滇文化基本介紹

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
古滇文化作為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名片之一,是春秋末至東漢初期以滇池為中心,勞浸、靡莫、叟等部落融合周邊兄弟民族文化、中原漢文化、楚文化、外國文化,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點和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古滇文化石寨山文化

雲南青銅文化是以晉寧石寨山來命名的,稱為石寨山文化。它是以滇池東南岸的晉城、上蒜及周邊地區為中心分佈的,具體説來就是在滇池和撫仙湖、星雲湖之間的狹長地帶。據考古人員的調查及發掘證明,在晉寧,除石寨山外,金沙山、小梁王山、大灣山、左衞山等四個滇池東南岸小山丘的地下文物藴藏也極為豐富。研究資料顯示,以上述五座小山為主的滇池東南岸是古滇文化的重點分佈區,亦即東南亞青銅文明的中心。

古滇文化晉寧古都

晉寧是古滇國的都邑治所,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據考古研究推斷,古滇國約於公元前5世紀即已形成存在,滇國時期,滇池地區的經濟社會已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據《史記》記載:“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裏。”可見古時的滇中地區非常富饒。“郡土大平敞,有原田,多長松,臬有鸚鵡、孔雀、鹽池田漁之饒,金銀蓄產之富”。古滇國在歷史上曾一度輝煌。公元前286年,楚人莊蹻率領一支數千人的軍隊,用武力降服了“靡莫之屬”各部落。這時秦軍攻下了四川、貴州,截斷了他回楚國的路,莊蹻便“變服,從其俗”,加入了當地民族社會行列,史書稱其為“滇王”。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漢王朝發巴蜀兵數萬人擊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降漢,“請置吏入朝”。漢王朝在“滇王”統治區設置了益州郡,並賜給“滇王”金印,仍令其為“長帥”。 [1] 

古滇文化五次發掘

1955——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晉寧石寨山進行了5次發掘,清理了戰國晚期至東漢年初的古墓86座,出土文物5000餘件。這些出土文物以青銅器居多,種類有兵器、生產、生活用具、樂器、宗教器物、裝飾品等。文物從多方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古滇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內容十分豐富。這使國內外學術界更多地瞭解到了古滇文化,滇國的歷史之謎也將隨着滇文化遺物的不斷湧現而真相大白。更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枚金質的“滇王之印”,有力地印證了司馬遷在其《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元封二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的記載。這就使得古滇國的中心範圍基本得到確定,使得撲朔迷離的古滇國變得清晰起來。多種史料證明,晉城鎮無疑是漢滇池縣所在,亦即益州郡治所,原古滇國都邑。如今,漢益州郡滇池縣故址碑還立在晉城老縣衙門前。
古滇國孕育了獨特的古滇文化。古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充滿神奇色彩的古滇青銅器,它是開啓古滇文化神秘大門的鑰匙。古滇的青銅文化,是雲南古代文化史上充滿神奇色彩的燦爛篇章,是雲南古代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寨山滇國古墓羣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古滇國神秘的面紗,滇王金印及大量青銅器物的出土,震驚了世界,它和安陽的殷墟、陝西的秦傭成為了被國際公認的三大出土奇蹟。考古界認為,“石寨山文化”以青銅文化為核心,是古滇青銅時代文明的標誌和代表。此外,元代觀音洞壁畫、石將軍山北方天王石刻像、佛教聖地盤龍寺等文物古蹟也充分印證了晉寧是滇文化的發祥地,雲南青銅文化的中心。

古滇文化石寨山簡介

石寨山位於晉寧縣上蒜鄉石寨村西面,又名鯨魚山。山高33米,南北長約500米,東西最寬處200米。是戰國至漢代滇王及其家族臣屬的墓葬地,也是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1952年至1953年,省博物館在昆明市面上先後買得銅兵器十多件,幾番打聽它們的出土地點,當時方樹梅先生在省文史研究館工作,曾向省博物館提供線索。根據買到的器物和方先生提供的線索,省博物館於1954年10月派人到晉寧實地調查,找到了青銅器出土地點石寨山。訪問村民獲知,挖出過銅器的事不止一次,曾經在山上葬墳挖出過銅器的農民還能詳細説出當時出土的情況。根據調查情況研究認為,石寨山確實存在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經請示領導機關同意,對石寨山遺址及古墓葬進行發掘清理。從1955年起至1996年的四十多年中,對石寨山遺址及古墓葬發掘過五次,清理了古墓86座,出土滇王金印及各類文物5千餘件。
古滇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性、廣博的包容性和開放的世界性。在其產生、形成、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改造外來文化,最終形成了一種包容性強、博大恢宏的古滇文化。古滇文化之後產生的爨文化、南詔文化、大理文化、乃至今天雲南境內26個民族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都有古滇文化的影響、滋潤的痕跡。從雲南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的軌跡看,沒有古滇文化,就不可能有後世的爨文化、南詔文化、大理文化,乃今天豐富多彩的雲南民族文化。古滇文化在歷史的發展演變中發揮着極為重要的龍頭、紐帶、橋樑作用。
古滇文化深厚的底藴,也成就了晉寧一大批傑出人士,如被稱為“一王、一帥、一大師”的古滇王莊蹺,明朝七下西洋的海軍統帥鄭和,清朝詩、書、畫“三絕”的擔當大師。此外還有晉朝替父代兵平叛的“古滇花木蘭”李秀;明朝“楊門六學士”之一的題書黃陵的唐琦;清代一門三代四翰林的李因培以及被袁枚讚譽為“一代閨秀之冠”的才女李含章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