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格王國遺址

鎖定
古格王國遺址(Guge Kingdom Site),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札佈讓村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佔地約1.8萬平方千米,整個遺址建築共有房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在其紅廟、白廟及輪迴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 [5-6] 
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十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經有過七百年燦爛的文明史的古格王國,它的消逝至今仍是個謎。傳説明崇禎三年(1630年),與古格同宗的西部鄰族拉達克人發動了入侵戰爭,古格王國就此滅亡。 [5]  古格王國遺址各殿內望板及四壁上有彩繪壁畫,畫風自成一體,有較高的藝術及歷史價值,在西藏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遺址內幾座建築在彩繪、泥塑、雕刻藝術等是古格王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完整作品,是古格建築及藝術的代表。為了抵禦外部入侵,古格王國把都城和一些下屬治所都建成一個個軍事據點,尤其是都城的軍事防衞設施建築,對研究西藏古建築中的防衞設施提供詳實資料。 [9-10] 
1961年3月4日,古格王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古格王國遺址
外文名
Guge Kingdom Site
地理位置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古格王國遺址
所處時代
約為公元十世紀前後
佔地面積
1.8 k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 8:00-20:3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161-005-026

古格王國遺址歷史沿革

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末代贊普(藏王)朗達瑪死後,王室內部展開了爭奪王位的鬥爭。朗達瑪後裔中的一支吉德尼瑪袞在鬥爭中失敗,逃避到阿里地區,建立了一個小王朝。後來吉德尼瑪袞將阿里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3個兒子,古格王國(古格王國遺址)即是其第3子德祖袞的封國。這個政權延續了700多年才在戰爭中覆滅。
民國元年(1912年),英國人麥克霍斯·揚從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來到古格王國遺址進行考察。
1979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管會共同組織對古格王國遺址進行了首次專題性文物調查。
1981年,西藏工業建築勘測設計院組織專業人員對古格王國遺址進行了測繪。
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在古格王國遺址展開了一系列考古工作。 [9]  [10] 
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建築格局

  • 特點
古格王國遺址佔據了一座土質山頭,北面象泉河,較為開闊;東、南、西三向,則羣山環抱,形成天然屏障。這座山頭,拔地而起,四面削壁懸崖,形勢十分險要。山樑窄長,南北走向。其南為斷崖,東、西壁立陡削,為兩條沖溝所夾持。山樑西面的泄洪溝比較寬,東側衝溝比較窄,但有泉水,溝中草木茂盛。土山的東北、西北有兩條緩坡,呈鉗狀,夾角約60°左右。山頂距山腳高約170米,山腳距象泉河高約70米。東北、西北兩條緩坡,僅到山峯的三分之二處(約120米),以上50米亦為垂直壁立。
古格王國遺址建築物依山疊砌,逶迤而上,從地面直到山顛,層層疊疊,組成一組雄偉的建築。建築羣由王宮區、居民區、寺廟區、宗政府和防禦工程設施組成。王宮區佔據山頭;寺廟區位於東北向的緩坡上;居民區主要分佈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防禦工程設施組織在各區之間,建築羣功能分區明確。這組建築羣,背山面水,佔據有利地形,充分考慮了戰爭的因素和防禦的功能要求。在地形的選擇上,充滿着軍事戰略思想。這是古格王國建築羣總平面設計上的最重要特點。 [4] 
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
  • 規模
古格王國遺址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1200米,佔地總面積72萬平方米。從遺址山腳到山頂高300餘米,有房屋、佛塔和洞窟600餘座,形成一組龐大的古建築羣。建築羣分上、中、下3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建築羣下部有地道相通,外圍有石砌城牆,城角設有碉堡。存有較完好壁畫的殿堂建築有5座,分別是白殿、紅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壇城殿。寺內殘留有泥塑佛像和色彩鮮豔的壁畫,以及歷代吐蕃贊普和王子的畫像。山頂的絕壁上是王宮,包括聚會議事的大殿、進行佛事活動的經堂、壇城、神殿和王室成員居住的冬宮、夏宮等。另有一條由石塊壘成的約2千米的水渠故道。 [4] 

古格王國遺址主要建築

古格王國遺址宮城

宮城位於山巒的頂部,平面略呈S型。南北長約210米,東西最寬處約78米,最窄之處17米左右,面積約7150餘平方米。四周沿懸崖築有土城保護。由於宮城遺址內的建築物,大多數已經毀壞,宮室的具體房間已難以辨認。 [4] 
  • 宮城大體可分為四個部分
1.北部王室的居住區,有國王的夏宮、冬宮(地宮)等。這裏的房屋很多,建築密集。從殘存的牆垣來看,有些房屋是二層建築。
在羣房之中,有一所方形廳堂,面積39平方米。左右兩側有三間耳室。廳堂的殘牆上留有許多大小不同的佛。
北部建築羣的地下,有一座地下宮殿,這是國王冬天居住的地方,故又稱冬宮。
冬宮(地宮)距山頂地面約12米,有一條長約13.5米的陡峭階梯與地面聯繫。地宮南北走向,中間為走道,兩側佈置窯室。西側有窯三孔,南端窯洞附有耳窯一眼,各窯室臨西壁均開有窗户,以採光與通風。走道之東,有室三間,均接近方形。
冬宮(地宮)入口用土坯砌築牆垛,設有門扇,可關閉(已毀)。距地宮入口處約7~8米處,有一甬道通與後山,並與取水洞相連,這是國王遇到危急時的撤離暗道。
這座冬宮的設置,與民間冬住窯洞相類似,適應了這裏的嚴寒氣候條件,同時,地宮又有防衞的功能,是整個建築羣防禦系統的設施之一。 [4] 
冬宮(地宮)遺址 冬宮(地宮)遺址
2.山頂中部為宮廷佛堂,有三座建築。其中兩座地面建築,一座窯洞建築。
壇城殿:保存尚好,建築東偏南20°。平面方形,面積34.8平方米,殿中無立柱,建築淨高3.25米。牆體為土坯砌築,帶收分,外表面塗紅色。殿門開在東牆面,門樘雕飾有佛像、長尾鳥、鱷魚和卷草花飾。主殿的東面,附有前室,平面不規則,明顯是後加的。室中有立柱一根。
壇城殿建築頂蓋結構,系四根4.0米長的大梁,斜放在四面牆體的中間,梁下有獅形替木,隨方位不同,分別塗以黑、紅、綠、白四色,形態非常活潑。樑上檁木十字交叉搭接,做成“九宮”形制的藻井,望板上繪有各種花紋圖案。壇城殿內部,中間為一直徑4.7米的園台,台上有方城一座。方城內為木製園亭,亭中有一尊坐像。從所剩的殘跡來看,應該是一座立體壇城。四周牆壁上,滿繪壁畫,內容有本尊、度母、密宗雙身、裸體等神像,色彩豔麗。 [4] 
佛殿:位於壇城殿之南,相距約30米,座西朝東。平面呈凸字形,西部突出部分為佛龕,建築面積約109平方米。這座殿堂,屋頂已塌,只剩下四垛高大的牆壁。牆厚0.7米,外牆面塗紅色。建築四周有一條2.1~2.3米的轉經道。內部正中為一尊立佛(已毀),可能是釋迦牟尼。兩側沿牆排列着八大弟子像(殘跡)。該建築物檐口,裝飾有邊瑪,刷絳紅色。窯洞佛殿在壇城殿南約5米處的坡下,平面方形,洞門南向,北側向外突出一佛龕,內有佛像殘軀,牆面上的壁畫保存完好,色彩豔麗。
3.佛殿之南,有一組建築十分規整,房間分割都比較大。建築羣的北部,有一座大廳,面積比較大,其平面近似方形,相傳是王國的集會廳。
4.山頂的南部,建築羣環以一廣場而建。廣場的面積為314.3平方米,四周有牆垣圍繞,內側有圓形柱洞,應該是內院式的庭院建築。古格這座建築,傳系王國歌舞和宗教節日跳神的地方,該建築羣的東面,為取水洞出人口,洞的上方蓋有房屋。建築羣中還有一個小庭院,牆壁有煙薰的痕跡,一間房屋內儲有乾柴和羊糞,燃料。
此外,山頂遺址中,還有許多窯洞庫房,如兵甲庫、箭庫和鹽庫等。 [4] 
古格王國遺址山頂宮城建築羣 古格王國遺址山頂宮城建築羣

古格王國遺址寺廟建築

寺院區位於王國建築遺址的東北角山坡上,大片建築隨地形建造,沿坡而上,呈三角形分佈。主要建築有卵石畫牆、殿堂、佛塔、僧舍、防衞城牆等。 [4] 
  • 卵石畫牆
卵石畫牆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建築,系一道鋃嵌卵石石刻的很長的土牆。位於遺址的北山腳下。殘存牆體長100多米,牆厚0.5米,高2.77米。豎向分三段,底部為卵石勒腳,高0.45米。中部牆身,由土坯砌築。砌築方法順、頂相間。土坯規格正好適應這種砌築模數的需要。上段用泥封頂,兩面鋃嵌卵石。卵石扁平,上面刻有經文、六字真言、佛像、佛塔等線刻和淺雕。由於牆體很長,為了加強剛度和穩定性,每隔4.45~5.0米左右兩側加側牆支撐。側牆高與主牆體相同。這類建築,其他地方尚不多見。 [4] 
卵石畫牆 卵石畫牆
  • 殿堂
窯洞殿堂:這種建築形式在遺址中比較多見。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窯洞殿堂,位置在寺院區的上方土崖旁,距山腳高約90米。殿堂平面近方形,面積9.3平方米,洞口朝東。窯頂平緩,僅微微起拱。室內四周牆壁滿繪壁畫,着色非常豔麗。 [4] 
房窯組合殿堂:位於上述洞窟佛殿附近。這座建築座西朝東,分兩個部分。西部沿崖鑿壁,龕室安放佛像一尊(已毀)。東部為房屋建築,貼崖而建,面寬6.65米,三間,進深3.6米,兩間。室內有二根立柱,建築高約2.2米。計面積45.5平方米。建築的北側,還有耳窯兩眼。殿堂的殘牆斷壁上,還保留有一些壁畫,內容多為密宗雙身佛像。因風雨侵蝕,大多已剝落,殘畫技法比較粗糙。 [4] 
房屋建築殿堂:均系土木結構,平頂,保存比較完整的尚有幾座,其中以紅廟、白廟最大。
紅佛殿:藏語稱“拉康馬布”,拉康意為佛殿,馬布即紅色,因外牆塗紅色而得名。一般俗稱紅廟。其位於遺址北坡山麓,比山腳高35米。建築朝東偏南12°。平面略呈方形,面寬22米,426.8平方米。殿內有立柱三十根,成網格規整排列,柱身方形、漆紅色。柱頭坐鬥繪蓮瓣花紋。鬥上雀替(弓木)與墊木合而一體,分兩層。上部替木雕刻彩繪蓮瓣花飾。下部墊木做卷草紋。替、墊木中間飾以梵文或佛像浮雕。牆體為土坯砌築,東牆面開設大門。門框雕刻有佛像、人物和大象、孔雀、猴子以及卷草等各種紋樣,為遺址中最為精美的木刻作品。兩扇門扇上,刻有梵文六字真言。 [4] 
紅佛殿殿堂內部,靠西壁佈置佛座。沿西牆有兩旁佛座。中間佛座呈凸字形。佛座上主尊佛像已毀。佛像兩側的牆面上,對稱地裝飾有多尊圓雕泥塑小佛像。在佛座之前,又設有佛台一座,也是突出形。在佛座的北側,有土塔兩座,已毀。 [4] 
紅佛殿建築高5.2米,靠西牆壁的中間開設天窗,殿堂的四面牆壁和天棚,繪滿精美的壁畫與彩畫。壁畫面積約380平方米,這些壁畫成就突出,是遺址中最精彩的畫幅。 [4] 
紅廟 紅廟
白佛殿:藏語稱“拉康嘎布”,嘎布是白的意思,因建築牆面塗有白色而得名。一般俗稱白廟。其位於紅佛殿之北,比紅佛殿低十餘米。朝向南偏西28°。平面呈凸字形,分兩個部分,南部為經堂,北部為佛殿。經堂平面近似方形,面闊七間,進深六間,計四十二間,面積383.2平方米。殿內有立柱三十二根,柱身方形,柱網排列整齊,柱頭坐鬥、雀替(弓木)、託木做法與紅佛殿相同。經堂內部沿牆佈置佛像十八尊,這些彩塑造型生動活潑,婀娜多姿。 [4] 
佛殿,位於經堂的北面,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二間,計六間,面積59.3平方米。佛像台座緊靠北牆,佔據殿堂面積的一半左右,台高22米,佛像已毀。白佛殿的外牆圍護結構,均為土坯牆,厚約80釐米。擱置木樑部位的牆體內部,均立有木柱,以加強牆體的承載力。南牆面開設殿門,寬2.3米,高2.5米。門樘上沒有木刻雕飾。
經堂屋面中間開設天窗採光。東、西、北三面用25釐米厚的土坯牆圍護,高1.7米。南面設窗欞(已毀)。佛殿高8.5米,比經堂高。南向開啓有二層天窗,佛殿內部明亮。殿堂內部梁、柱、天花,滿繪彩畫和裝飾花紋,佛殿頂部有菱形藻井。則更是精美,在遺址中要首屈一指。 [4] 
白佛殿的四周牆面,同樣繪滿了壁畫,面積達500餘平方米。
吉界拉康:因該殿供奉“吉界”而得名。吉界,即大威德,又叫怖畏金剛,密宗本尊佛,屬五部中的金剛部。塑像有九頭、頭各三睛,三十四臂,十六腿,蘭身,擁妃,皆裸。可惜,這尊佛像已毀。吉界拉康位於紅佛殿的東南方,相距不遠。建築東向,分前室、經堂、佛殿三個部分。前室長方形,南北長6.1米,進深2.6米。經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內有主柱6根。佛殿位於建築西部。該建築的面積107平方米。 [4] 
僧居:遺址中的僧居已是一片廢墟。從能夠辯認出來的僧居建築看,大概有三種類型:洞窟式僧居、房窯組合式僧居和獨立式僧居,與民間居住建築較為相近。獨立式僧居,託林寺還有幾幢建築保存較為完整,每幢居住六、七個喇嘛。外牆面開窗少且小。建築底層有儲藏和冬天居室。爐灶放在居室內,兼作採暖。二層系喇嘛夏天居住的地方,有居室、廚房和天井小院。小院的南、西.北三面,帶有外廊。廊中置卡墊、小櫃,為室外休息、活動和曬太陽的地方。 [4] 
寺廟遺址羣 寺廟遺址羣

古格王國遺址佛塔

佛塔 佛塔
古格王國遺址中的殘存佛塔有好幾座,北坡山腳下的一座塔已倒塌了一半,型制難以分辯。西北坡的兩座塔為菩提塔和天降塔。天降塔保存尚好。此外,在古格、託林一帶的寺院中,一般都是佛塔林立。塔的式樣也很多,有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多門塔、天降塔、神變塔、離合塔、尊勝塔、涅盤塔等等。這些塔的大小比例相同,而細部做法各有差異。塔座有方形和亞字形的不同;層級有方、圓、八角、蓮花形之區別。雖因實物大多殘毀而難以弄清這種同和異,但紅佛殿中的壁畫上的如來八塔卻提供了證據。這八座塔的造型,展現了古格和阿里地區塔姿的風采。
佛塔 佛塔
古格王國遺址所在地有一種組合塔,藏語稱“卻甸仁布”,即長塔,常常採用幾十或上百個同樣大小的佛塔,一字排列,可達幾十以致一、二百米之長,十分特殊。在通往古格遺址的道路旁,有幾條長塔的遺蹟。託林寺的長塔有六條之多。用材方面,塔座、層級、塔瓶一般都是土築或土坯疊砌,再用泥灰粉刷與裝飾,有的還雕琢各種紋樣。遺址西北坡天降塔塔座上的一對獅子浮雕,極為雄健,大有呼之欲出之勢。塔頂部分,均較粗壯,表面用紅色陶片鋃嵌。由於塔頂十三天是變截面的,因此陶片的規格比較多。陶片間的搭接十分嚴密,應是事先經過設計再進行燒製組裝的。許多陶片上還雕有各種浮雕、花飾。陶片的使用,既有很大的裝飾性,又可保護十三天免受風侵雨蝕之害。 [4] 

古格王國遺址宗政府遺址

宗政府建築羣位於遺址的東北山麓,寺廟區之北,並與寺院毗鄰。王國於公元十七世紀初覆滅以後,噶丹頗章王朝在這裏設宗政府管轄,稱扎佈讓宗。
宗政府建築,一般建造在山頭上,佔據有利地形,由經堂、佛殿、監獄、倉庫和宗本及辦事人員用…房等建築組成。扎佈讓宗政府建築羣,大部分已毀成廢墟,各類房屋亦分辨不清。其中只有宗政府的一座佛殿保存較為完好。該殿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計九間,47.6平方米。內有立柱四根,屋面中間開設天窗採光。外牆用土坯砌築,外表塗紅色。殿門北向,寬1.2米,高1.9米,門外設門斗,面積13平方米。殿堂內部繪有釋迦牟尼傳記壁畫。 [4] 
宗政府遺址 宗政府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民居居民區

  • 綜述
古格王國遺址民居大多集中在遺址的北坡,沿山麓分佈。雖然這裏的民居建築已十分殘破,但一些建築的平面尚可辨認。參照託林、普蘭等地的民居,基本上能勾劃出遺址中的民居概貌。
古格王國遺址民居大體上可分為三種建築類型:窯洞式民居、房窯組合式民居、獨院式民居。 [4] 
  • 窯洞民居
古格王國地區木料、石材缺乏,除了土質山岩之外,沒有什麼天然建築材料可以利用。加之阿里地區缺燃料,不能大批燒製磚瓦,因此窯洞成為主要居住形式之一。窯洞主要是崖窯,依山崖開挖,有單孔、雙孔、多孔幾種形式。 [4] 
單孔窯洞:通常一間即為一孔窯,有的帶有耳窯作儲藏。平面有方、長方、圓幾種形狀,面積一般在12~18平方米左右。其中以4×4米的窯洞比較多見,這是窯洞民居的最基本的形式。 [4] 
雙孔窯洞:位於遺址東北坡,窯門朝東,二間,每間面寬3.8米,進深4.7米。中間隔斷正對門的中心線,頂部略有起拱,轉角處呈圓弧形。四面窯壁設壁龕,兩側靠後帶有耳窯,作貯藏間。
多孔窯洞:以單孔窯洞為基本單元組合而成,形式很多。如三孔窯洞,主室呈半圓形,窯臉用土坯砌築,門朝東南向。主室的西、北各有一方形窯洞。古格地區窯洞的朝向,以東向居多,這是因為遺址一帶多西風,出於背風要求之故。窯洞內壁大多有壁龕。在窯洞的開挖中,有的能夠注意窯內採光和通風。如例一在門的上方,將崖壁鑿成凹形,開洞通風和採光。 [4] 
  • 房窯組合式民居
這種居住建築,至今在託林、普蘭等農村還在使用,房屋依土丘、崖壁而建,裏面沿崖鑿洞。普蘭宗山下的村落——“雪”,大多數是這類建築形式,十分典型。崖壁上的一些洞窟,系崖前房屋毀塌內部窯洞的殘留,它比較清楚地反映了房窯組合式民居的窯洞構造。 [4] 

古格王國遺址文物遺存

古格王國遺址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託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7-8] 

古格王國遺址文物價值

古格王國遺址各殿內望板及四壁上有彩繪壁畫,畫風自成一體,即受衞藏地區影響,又受近臨的尼泊爾、印度及中亞地區的影響,有較高的藝術及歷史價值,在西藏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遺址內幾座建築在彩繪、泥塑、雕刻藝術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價值,它們是古格王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完整作品,是古格建築及藝術的代表。為了抵禦外部入侵,古格王國把都城和一些下屬治所都建成一個個軍事據點,尤其是都城的軍事防衞設施建築,對研究西藏古建築中的防衞設施提供詳實資料。 [9]  [10] 

古格王國遺址文物保護

保護碑刻 保護碑刻
1961年3月4日,古格王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6年,國家文物局印發《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古格王國遺址被列入“十三五”時期大遺址。 [2] 
2021年10月12日,古格王國遺址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3] 

古格王國遺址歷史文化

古格王國遺址一角 古格王國遺址一角
據《西藏臣記》記載,古格王國(古格王國遺址)世系16個國王,札達縣縣境內的古宮城堡是從10世紀到16世紀不斷擴建起來的。古格王國在西藏的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一方面古代印度的佛教從這裏傳入西藏腹地;另一方面這裏有古代的商路經過,是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另外,在吐蕃王朝滅亡以後的400年中,古格王國一直是西藏勢力較為強大的王朝。神秘的古格王朝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 [10] 

古格王國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札佈讓區2千米以外的一座土山上,西距札達縣城約18千米。
  • 開放時間
古格王國遺址開放時間:08:00—19:00。
  • 門票
古格王國遺址門票:50元/人。
  • 交通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文化路——219國道——219國道——古格王國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