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柏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鎖定
古柏(1906-1935) 男,漢族江西省尋烏縣人,中共黨員,客家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古柏留下堅持鬥爭,任閩粵贛邊游擊隊司令員。1935年2月,被派往贛粵邊開展游擊戰爭。1935年3月6日在廣東龍川上坪鴛鴦坑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在掩護同志們突圍的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9歲。 古柏犧牲的噩耗傳到延安後,毛澤東親筆題詞:“吾友古柏,英俊奮發,為國捐軀,殊堪悲悼。”
中文名
古柏
外文名
guba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出生地
江西省長寧縣(今尋烏縣)
入黨時間
1925年12月

古柏人物簡介

古柏(1906—1935),是毛澤東在江西時的秘書,1906年生於江西省尋烏縣,於1922年到梅城的廣益中學求學。1924年春,廣益中學暴發愛國反帝學潮,200多名學生憤然離開廣益中學。古柏是這次學潮的領導者之一。他和幾位進步學生借梅城北門崗徐屋和城隍廟的鐘家祠為校址,創辦了學藝中學。1925年夏,他以全梅學生會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廣東省學生代表會議,聲援省港大罷工,是當時梅縣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同年12月,古柏在梅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梅縣地委秘書等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時,古柏任中共梅縣部委和共青團梅縣地委聯合組成的武裝鬥爭委員會(簡稱“鬥委”)委員,同年5月底,古柏與李仁華、楊雪如(均為當時梅縣早期的共產黨員、烈士)一同冒着生命危險赴武漢與中共中央進行聯繫,7月間返梅後,古柏回到故鄉尋烏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3月,由於在尋烏的武裝暴動失利,古柏又回到梅城,任團縣委宣傳部長,在梅城秘密從事革命活動。
1929年初,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四軍進入尋烏,成立尋烏軍事委員會,古柏任主任委員。1930年5月初,古柏以中共尋烏縣委書記身份全力協助毛澤東搞“尋烏調查”,接着,他被任命為中共紅四軍前委秘書長,毛澤東是前委書記。從此,古柏就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在中共中央蘇區期間,他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前委秘書長、紅軍第十一軍軍長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古柏被留在中央蘇區後方留守處工作,任中共粵贛游擊隊司令等職。1935年2月,古柏前往廣東東江地區傳達遵義會議精神,由於叛徒告密遭中國國民黨地方武裝包圍,在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
毛澤東在1937年秋給古柏親屬的親筆信中這樣寫道:“吾友古柏,英俊奮發,為國犧牲,殊堪悲悼。願古氏同胞,繼其遺志,共達自由解放之目的。” [1] 

古柏人物生平

古柏
古柏(3張)
1906年生於江西省長寧(後改尋鄔,今尋烏),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20年起在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廣益中學讀書,併兼任梅州女子師範學校教員,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
1924年,因參加愛國反帝運動被迫退學。為繼續學業,一些進步學生組織了“學生互助社”,創辦了“學藝中學”。
192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從事黨的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領導尋鄔學生、農民舉行武裝起義。歷任中共尋烏小組組長、任中共尋烏支部委員、共青團梅縣區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尋烏縣委書記、贛南紅軍第二十一縱隊黨代表、紅四軍前委秘書長、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內務部長、裁判部長和文化教育部長、中央政府勞動部秘書長、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委員和黨團書記等職。
1926年3、4月間,在廣東梅州組建中國共產黨尋烏小組任組長。
1927年,四一二政變爆發後,當革命形勢日益惡化時,拒絕長輩的勸告,毅然從事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後,他參加了廣州起義平遠蕉嶺等地的工農武裝起義。隨後,奉命回尋烏開展革命活動,創辦“中山學校”。
1927年冬,與共產黨員劉維爐等組建中國共產黨尋烏縣支部,任支部委員,領導尋烏縣人民開展武裝鬥爭。
1928年3月25日,組織領導了“尋烏暴動”,任副總指揮。尋烏暴動失敗後,轉移至廣東梅州,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梅縣區委宣傳部部長。同年5月,不顧敵人多次懸賞通緝,秘密返回尋烏,組織游擊隊。1928年8月,任中共尋烏縣執行委員會書記。同年9月,在游擊隊的基礎上組建了贛南紅軍第二十一縱隊,任中共黨代表,率部以陽天嶂山為根據地,開展遊擊鬥爭。
1929年11月,成立了尋烏縣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改為尋烏縣革命委員會),任主任委員。1929年冬,率二十一縱隊打下了尋烏大田反動土圍子,分了外祖父大地主梅洪馨的土地財產。
1930年5月協助毛澤東作尋鄔調查,毛澤東在《尋鄔調查》中寫道:“在全部工作上幫助我組織這個調查的,是尋鄔黨的書記古柏同志。”此後,古柏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先後任中共第4軍前委秘書長、第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全力以赴協助毛澤東工作。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統治時期,古柏堅定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因此,與鄧小平毛澤覃、謝唯俊一起受到錯誤批判。他堅持真理,百折不撓,始終忠實積極地為中共黨組織工作。1931年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兼內務部長、中共中央勞動部秘書長、江西省蘇維埃政府委員和黨團書記。在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統治時期,他堅定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並因此與鄧小平毛澤覃謝維俊一起受到錯誤批判。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他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古柏留下堅持鬥爭,任閩粵贛邊游擊隊司令員
1933年因與“左”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鬥爭被撤職。1934年春到中央政府糧食部負責糧草徵集工作;紅軍主力離開蘇區,開始進行長征後,留在蘇區堅持遊擊鬥爭,任閩粵贛紅軍游擊隊司令。1935年3月6日在廣東龍川縣鴛鴦坑突圍時犧牲,年僅29歲。

古柏後世紀念

1937年,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古柏犧牲的噩耗傳到延安後,毛澤東親筆題詞:“吾友古柏,英俊奮發,為國捐軀,殊堪悲悼。願古氏同胞,繼其遺志,共達自由解放之目的。”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擴大會上,親自為在江西中央蘇區被王明“左”傾機會主義錯誤打擊迫害的鄧、毛、謝、古四位同志予以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1984年7月4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為“古柏烈士紀念碑”題字:古柏烈士,永垂不朽!

古柏主要事件

尋烏調查
1930年春,毛澤東率領紅四軍到了尋烏,並在這裏作社會調查。當時,古柏是尋烏縣委書記,曾碧漪負責婦女工作,夫妻倆和毛澤東同住在縣城邊馬蹄崗的樓房裏。古柏同志根據毛澤東提出的調查內容和要求,提供了調查對象,幫他作筆記、整理記錄、刻臘板、油印等,還兼當翻譯,因尋烏話外地人不好懂。曾碧漪主要是下鄉做婦女工作,但一有空也去幫忙。
毛澤東對這次尋烏調查非常滿意,他説:“這回到尋烏,因古柏同志的介紹,找到了郭友梅、範大明等人,他們提供不少材料。多謝他們的指點,使我像小學生啓蒙一樣開始懂得一點城市商業情況,真是不勝歡喜”。還説:“在全部工作上幫助我組織這個調查的,是尋烏黨的書記古柏同志。”毛澤東回到軍部,又高興地對朱德説:“有收穫,這個縣城有意思。古柏熟悉情況,他忠厚隨和,寬以待人,在尋烏各界都有朋友。”
“鄧毛謝古”事件
1931年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六屆四中全會,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開始在中央佔統治地位。同年9月下旬,王明去蘇聯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博古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繼續推行和發展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不久,這條“左”傾路線就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貫徹。
鄧小平、毛澤覃、謝維俊、古柏4人,曾分別發表過一些有利於反“圍剿”和鞏固根據地的言論,抵制“左”傾冒險主義一些做法。由於他們的正確意見,是對“左”的“進攻路線”和政策的抵制,尤其是面對“左”傾路線對毛澤東無端地指責和攻擊,他們勇敢地挺身而出,為處於政治逆境的毛澤東辯護,這樣便得罪了王明路線的推行者和代言人,而受到他們無休止的批判。
一枚印章:紅色歷史的見證
1930年10月下旬,蔣介石糾集十萬軍隊,任命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一次反革命“圍剿”。當時紅一方面軍約四萬人,在毛澤東、朱德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實行“誘敵深入,待機破敵”的戰略方針,從1930年10月30日到1931年1月3日,五天內打了兩個勝仗,殲敵一萬三千餘人,繳槍一萬三千多支,繳獲無線電台兩部,還活捉了敵前線總指揮、18師師長張輝瓚。1月28日,蘇區人民在寧都的東固舉行了有三萬人蔘加的公審大會。在廣大羣眾的強烈要求下,紅軍處決了張輝瓚。
張輝瓚被處決後,在收繳的遺物中有一條軍褲和一枚印章。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葉坪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期間,舉辦了一個檢閲革命戰爭勝利成果的展覽會。張輝瓚的那枚印章,由於工作需要,移交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古柏同志。古柏對它進行了“革命的改造”:磨掉“張輝瓚印”四字,重新刻上“古柏之印”四字。之後,古柏在蘇維埃中央政府糧食部和勞動部、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贛南特委等工作崗位上,都是使用的這枚印章。
古柏擔任閩粵贛邊區紅軍遊擊縱隊司令員後,由於環境日益險惡,古柏將大兒子寄養在一位鄉蘇維埃主席家裏,同時留給他兩件東西:古柏本人的照相底片和這枚印章。1935年春,古柏在鴛鴦坑犧牲後不久,這位鄉蘇維埃主席也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鄉蘇維埃主席的妻子揹着古柏的大兒子,帶着那兩件遺物,離開了家鄉。她懷着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和對革命烈士的崇敬心情,歷盡千辛萬苦,輾轉找到了古柏的戰友、愛人曾碧漪同志,並將烈士古柏的遺孤、照相底片和這枚印章一併交給了曾碧漪。
曾碧漪幾十年來一直珍藏着這枚印章,1963年,將它獻給了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館。它是古柏烈士的遺物,也是中央紅軍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的歷史見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