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木寒泉圖

鎖定
《古木寒泉圖》是明代畫家文徵明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中蒼松古柏,相傍而生,作者借松柏繪出一片人跡罕至的荒涼境界。的松柏佔據了畫中的大部分尺幅,松樹參雲直上,兩幹並伸,柏樹則老幹紛披,枝杈四出,像要掙脱捆綁似的,這樣的松柏唯高山勁風、氣候惡劣的環境中才有,隱喻着士大夫倨傲不馴的性格。此圖滿幅佈局,塞地漫天,水墨用筆粗健,魯莽不平,深雄險峻,氣勢磅礴,其精力之充沛,神氣十足,反勝盛年。 [1] 
中文名
古木寒泉圖
幅    式
立軸
材    質
絹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規    格
縱94.1釐米,橫59.3釐米
現收藏地
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    者
文徵明
創作年代
明代

古木寒泉圖畫作內容

《古木寒泉圖》 《古木寒泉圖》
該畫描繪了仲秋季節山林景色。遠處即為此畫的背景,高山峻嶺赫然在目。巖崖險峻,凌雲古松迫人眉勺。畫幅左側,有一鬆一柏,相傍而生,樹幹挺拔直上,伸展至畫面上端,頂天立地。柏樹樹幹粗大,樹皮呈魚鱗之狀,枝葉紛披,丫權四出。松樹樹幹相對較細,但樹幹曲直,參雲直上。畫幅的下端為坡石,坡石間長有數棵古柏,盤根勺曲,樹幹相互交錯在一起。忽於絕高處山坳間飛泉一道,像一道寬闊的銀色帛布飛奔直瀉,水珠四濺,蕩然匯流山下的一泓潭水。 [2] 
款署:嘉靖己酉冬徵明寫古木寒泉。鈐印“徵明”(白文)、“停雲館”(白文)。 [3] 

古木寒泉圖創作背景

文徵明在繪畫方面的造詣很深,尤以山水畫造詣更深。他早年以沈周為師,吸取了沈周的粗筆畫法,得其彷彿,後兼學郭熙、李唐,於吳鎮之蒼渾、趙孟頫之細秀,亦多心得。文徵明善用細筆,故有“粗紋”“細紋”之稱。文徵明的山水畫大都細緻、清麗、秀婉,偶作粗筆,《古木寒泉圖》屬於“粗紋”作品。《古木寒泉圖》作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為文氏80歲時所創作的作品。 [2] 

古木寒泉圖藝術鑑賞

古木寒泉圖形象

《古木寒泉圖》局部
《古木寒泉圖》局部(2張)
畫面下部描繪的是一株蒼老古拙的柏樹,樹幹扭曲,枝權縱橫交錯,樹葉略顯稀疏,給人以淒涼之感,使觀者聯想到一位老儒依杖而立,貧困至極的形象。古柏後的兩株古松蒼勁挺拔,樹幹粗壯,頂端枝權虯勁曲折,分外繁茂,似學成志滿的才子正高瞻遠跳。這種形態迥異的松與柏的對比,較好地表現了境遇不同的兩種人之間的差異。松柏背景寫一片山巒,左高右低,山間一條飛瀑從天而降,表現出高遠流長之意。該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意志,氛圍雅緻,不怒不怨,沒有半點柔弱的姿態,頗具個性色彩。 [4] 

古木寒泉圖技法

該圖在表現技巧上頗具匠心,採川高遠構圖法,並根據窄長立幅的特點,將前後數層景物盡收於圖。通過對天宇、山石、瀑泉等處的留白不皴或少皴,使整個畫面結構於複雜嚴謹中又疏秀虛靈,把觀者的視線引入層層幽境,使觀者忽如身臨其境之感。該圖筆墨精到勁健,做到了細而不纖弱,密而不雜亂,勾、皴、點等筆筆都交待得十分清楚,真正做到了筆不妄發,墨不妄施,筆筆都恰到好處的藝術效果。 [2] 

古木寒泉圖作品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陳傳席:此圖構圖嚴謹鎮密,樹和山故意距離很近,大空間在山之外,山與樹之間形成許多小的空間。寒泉和流溪又形成一個系統的空間非同於一般。其用筆不粗不猛,不細不微,行筆緩慢而沉穩,但蒼勁而文靜,設色古淡而秀雅,沒有激動的情緒和忽怒之氣,也沒有柔弱和細軟之態。是文微明繪畫中粗細適中一路畫風的典型作品。 [5] 

古木寒泉圖作者簡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文徵明傳世畫作有《山居雪霽圖》《惠山茶會圖》《春到寒林圖》《吳山秋霽》《溪山對弈圖》《綠蔭清話圖》等等。 [6] 
參考資料
  • 1.    張婷婷編著.中國傳世山水畫 卷四: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9:238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1410
  • 3.    曹惠民,寇建軍編注.文徵明詩文書畫全集: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02:第94頁
  • 4.    齊吉祥主編.中國曆代珍寶鑑賞辭典:文心出版社,1996年07月第1版:598
  • 5.    賀雲翱主編.中華國寶圖典: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01:365
  • 6.    潛堂主編.中國人物名畫 3.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2012.09:第3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