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文家

鎖定
古文家,是指研究古文經的學者,或創作與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中文名
古文家
拼    音
ɡǔ wén jiā
注    音
ㄍㄨˇ ㄨㄣˊ ㄐㄧㄚ
釋    義
研究古文經的學者

古文家詞語解釋

詞語解釋
古文家 ɡǔ wén jiā
(1)研究古文經的學者。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史記》“因以起其家”:“ 漢 世《尚書》多用今文,自 孔氏 治古文經,讀之、説之,傳以教人,其後遂有古文家。”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經》:“ 漢 初古文家如 張蒼 ,猶不能脱,況濡於口説者。”
(2)創作與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朱自清 《論“以文為詩”》:“到了 清 代,駢散的爭辯熱鬧起來了,古文家論駢體的短處,也從這裏着眼。”

古文家稱號起源

漢興,立五經博士博士所用經,本為隸書,隸書乃漢通行文字,故稱今文。後散在民間,或藏在牆壁之書,其謂劉歆所造之書,出系漢以前古籀之字,故稱古文(康有為《新學偽經考·重印新學偽經考序》)。書之文體不同,如古今之版本不同,看似無爭論價值,其實不然。今古文之爭,可分形式與內容兩方面。形式之爭,除文字不同外,尚有篇數之異,例如《尚書》,今文二十九篇,古文四十五篇。篇數之異,爭論尚小,次第排列不同,爭論乃大。六經次第,今文家為詩、書、禮、樂、春秋、易,系以內容深淺為排列根據。[注23]春秋古文家為易、書、詩、禮、樂、春秋。[注24]系以成立先後為排列根據。觀點不同,主張自異,爭論由此而起。爰列兩家差異之點如下。(詳見周予同《經今古文學》)

古文家對比

今文家
1.崇奉孔子;2.尊孔子為受命之素王;3.視孔子為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4.以孔子為託古改制;5.以六經為孔子作;6.以《春秋公羊傳》為主;7.為經學派;8.經的傳授多可考;9.西漢皆立於學官;10.盛行於西漢;11.斥古文經傳為劉歆偽造之作;12.今存《儀禮》《公羊傳》《穀梁傳》及《韓詩外傳》;13.信《緯書》,以為孔子微言大義間有存者。
古文家
1.崇奉周公;2.尊孔子為先師;3.視孔子史學家;4.以孔子為信而好古述而不作;5.以六經為古代史料;6.以《周禮》為主;7.為史學派;8.經的傳授不大可考;9.西漢多行於民間;10.盛行於東漢;11.斥今文經傳為秦火殘缺之餘¨2.今存《毛詩》《周禮》《左傳》;13.斥《緯書》為誣妄。(周予同《經今古文學》)
今文家崇奉孔子,尊為素王,無非以孔子為赤統,為漢製法,歆媚時主。因孔子為素王,故以六經為其所作。六經義理,有深有淺,施教先淺後深,即先詩書而後春秋,所以孔子哲學家教育家孔子雖言堯舜,稱先王,然非真有堯舜,真有先王,系託古改制宜乎其為政冶家。
古文家崇奉周公,以孔子為先師,故以六經為古代史料,先有《易書》,而後有《春秋》。孔子述而不作,為史學家,而非哲學家、教育家。

古文家古今文家之爭

今文家之形式之爭,全在此數點,餘無關重要。至其內容之爭,依上述,今文家以《春秋公羊傳》為主;古文家以《周禮》為主。《春秋公羊傳》,系託右改制,所謂張三世,由據亂世到昇平世,再到太平世,系用漸進及改良之方式,改革社會,類今之右派,初小康而後大同。《周禮》姑不論真偽如何,則無此主張,而用突進及革命之方式,改革社會,類今之左派,直接登諸太平。
漢儒如董仲舒公孫宏之徒,崇拜《春秋公羊傳》,故對於社會改革採用漸進方式,妥協辦法,仲舒嘗雲:“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併兼之路。鹽鐵皆歸於民。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然後可善治也。”(《漢書·食貨志上》)土地只用限田制,奴婢只去專殺之威,官賣鹽鐵,竟不敢行,後來武帝,畢竟比之略高一籌,毅然行之。然此改革社會,託古改制之限田,等於空託,毫無結果。至於公孫弘,位至宰相,等於伴食,尤於社會無補。當時司馬遷嘗罵之日:“公孫弘以漢相,布衣被,食不重味,為天下先。然無益於俗,稍騖於功利矣。”(《史記·平準書》)先揚後抑,抑至五層地獄,弘之人格,宣告破產。
號稱博學多能,民眾領導之今文學家,既不能改革社會,而帝王減租,更惠富而非濟貧,益使貧富階級之矛盾尖鋭突出。小康未就,遑論大同,嘗考今文家之立論,全着眼於上層階級,非為下層民眾。漢儒政治之三大哲學觀,孔子為受命素王觀,名田制觀,以及轅固生與湯、武受命觀,聖人先目觀,亦莫不然,用意既如比,改革固無成。成,亦如減租,非下層階級之利。因此,古文家乃乘時之弊,採用突進及革命方式,徹底改革社會,救民於水火,遂發生王莽之變革。
王莽改革之主謀,系古文家劉歆,包括井田制度、泉府制度與五均制度之周禮而為王莽改革之根據,傳亦作於劉歆。《周禮》一書,當時林孝存稱為“末世瀆亂不驗之書”,鄭康成尊為“周公致太平之跡”,何休名以“六國陰謀之書”。劉歆為人,哀帝時師丹斥之曰:“……改亂舊章,非毀先王所立。”(《漢書·劉歆傳》)王莽地皇三年,公孫祿又斥曰:“顛倒《五經》。”(《漢書·王莽傳》)所謂“非毀先王所立”,“顛倒五經”,即叛經叛道。叛經叛道,無異推翻現存社會制度,予以根本改革,以求達到太平盛世。莽之改革,雖權勢不足,蓄謀無成,然實章良法美。社會改革,主張不同,乃古今文家內容之爭,亦即最重要之爭,區區文體篇數以及六經次第,乃其小焉者。(摘自黃現璠撰《漢代學術思想之三變》,載《掃蕩報》(文史地週刊)第三十七期,1941年10月8日)

古文家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三階段代表的人物及文學主張
(一)先驅
a.隨代王通-明確提出復古方向。
b.初唐陳子昂-提倡風雅興寄,發出革新號召。
c柳冕-柳冕建立道統文學,認為堯舜禹湯周孔都是文學家,宗經尊聖,以儒家為文學指標,儒道加上文學,經史成為文學正宗,故董仲舒、賈誼優於屈宋。此種説法是批判駢文和浮華文風的有力武器,對韓柳的理論起了先導作用。
(二)中唐
韓愈柳宗元在繼承和揚棄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全面提出了古文運動的理論主張,從單純上的復古,走向實際的創新。
文以載道-這是古文運動的思想綱領,重視散文的實用性。在韓愈的觀念中,所謂“道”就是以“仁義”為核心內容的儒家道統,也就是道德之“道”,而柳宗元的“道”還包含了藝術之道。韓愈的復古,首先就是要恢復和卻立儒家道統在思想領域中的統治地位。其主要內容一是反佛老,二是正名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韓柳“明道”的主張都是從內容對形式的決定作用出發提倡古文,反對駢文,他們強調散文的政教工具性質、實際社會功能,對批判形式主義文風具有重要意義。
②不平則鳴-“文窮而後工”,作者在受到壓迫後,抒發“不平之鳴”,有其本身的情感,使散文有文學性。“不平則明”肯定了文學的表情功能,而柳宗元提倡“辭令褒貶,有所諷諭”,則肯定了社會批判功能。這一口號揭示文學的審美特性,更有現實意義。
③內容與形式統一-雖然韓柳提倡“文以明道”,但重道而不輕文,要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韓愈在提倡散文的同時,並沒有對駢文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他的古文以散馭騈或散騈兼行隨處可見。柳宗元是古文大家和駢文高手,也提倡文道統一,但不反對形式美,只反對言之無物的浮誇,並且要求創作態度要嚴謹。
④具體闡述學習古文的途徑、方法和古文寫作的要求
a.強調作者的道德修養是作文的根本。
b.向先秦兩漢諸家廣泛學習,博採眾長。
c.提倡創新-韓愈提出“文從字順”和“詞必己出”的語言要求,這與他在詩歌創作中以怪奇為美的創新精神相同。柳宗元提倡旁推交通,各取其長,破除只以儒家為經典的成見,要求創新。
d.讀古人之作,最重要的在師立意。
e.文章貴有實。
f.結構、氣勢、文理皆重要。
(三)北宋
歐陽修、蘇軾見唐古文運動的效果不彰,於是又再次倡導散文革新運動,乃是宋代散文最為繁榮的時期。後起的蘇門六君子,雖然才力較弱,局面不及前曾歐王三蘇六人的闊大,然張耒、晁補之的文章都頗暢達奔放。元末明初,朱右編選《八先生文集》,後茅坤承之,編《唐宋八大家文鈔》,八大家之名遂起,成為後代作古文者所宗。
歐陽修-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
文學主張
a.先道後文-所説的“道”,仍是傳統的儒家之道。
b.道的範圍擴大-歐陽修主張為道是為了“施事”,反對“務高言而鮮事實”,故其“道”較為貼近生活,切近人情物理
c.文道並重,反對以道代文。
d.主張文章應“文從字順”-歐陽修雖推崇韓愈,但不取其好奇尚險,而取其“明白曉暢”,略其“沉浸濃郁”,而重其“文從字順”,提倡“簡而有法”,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
e.重視感情因素-在《梅聖俞詩集序》中提出“文窮而後工”的看法。
蘇洵
文學主張
a.主有為-“道可致而不可求”,文章是有所為而作。
b.主自然。
c.主個性-一家之文。
③曾鞏-“歐曾”並稱。
文學主張-曾鞏幾乎全部接受歐陽修的文學主張,成為開文章“義法”的先聲人物。
文學主張
a.重視“道”之作用-其“道”為政治之道,他不追求文字技巧,不為抒情而抒情。
b.文窮而後工-強調感情,但不是為情造文。
c.重視作者人格、德行。
d.追求神妙平淡之文風。
⑤蘇軾-高才博學,善詩、詞、書畫,於古文用力甚勤。
文學主張
a.主張“有為而作”-繼承歐陽修的“文道統一”,但他的“道”是“可致不可求”的,即要在實際生活中去體會,沒有固定不變的教條。這實際上已把道理解為一般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擺脱了傳統儒家之道的束縛。“有為而作”既突出了文學社會功用的主導方向,又不流於迂拘,使文學向廣闊而健康的道路發展。
b.提倡“辭達”-為文乃是“有不能自己而作者”,即要有真切的體會才寫。
c.提倡獨創-追求外枯中膏之美,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⑥蘇轍-人稱“小蘇”,頗工詞與賦,而以文名世。其論文注重“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