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店社區

鎖定
社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東與後坑、高山社區相鄰,西與赤土、五星社區相鄰交界,南臨玉霞社區,並靠金柄社區,社區共有18個居民小組,常住户860多户,常住人口3200多人,流動人口約3000多人。 [1] 
中文名
古店社區
總面積
1.5平方公里
相    鄰
後坑、高山社區
居民小組
18個
常住户
860多户
常住人口
3200多人

古店社區辦公場所

社區辦公場所位於金龍街道古店社區後尾池路68號,建築面積1860平方米,先後建於1987年、1991年、2002年,屬於社區固定資產。 [1] 

古店社區社區風貌

金龍街道古店社區
金龍街道古店社區(13張)
社區所屬的店頭、古圳、官林都有着較悠久的人文歷史。位於店頭的朱氏祠堂,於2001年被泉州市政府列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朱鑑(1390-1477年),字用明,號簡齋。泉州新門外店頭村人。永樂十五年(1417年)中舉人,十六年會試登乙榜,宣德三年(1428年),朱鑑升監察御史。椐《泉州府志》記載,都院朱鑑宅在西隅忠孝坊,又有舊宅在三十三都店頭鄉,中有荔園書室山環水繞,為子孫耕讀之所。而今三十三都店頭鄉的舊宅僅存二落相連,俗稱祖廳、祠堂,現為店頭老年會活動場所。朱鑑生前自撰有“朱氏父母孝感志”一篇,以勉子孫後裔,子孫就把“孝感傳芳”書寫門匾,緬懷先輩教悔。至今三鄉五里仍稱為“店頭朱衙”,村民稱“衙內”族號為“孝感”。 [1] 
建於北宋年間的泉州廣教寺,址在今古圳,方圓幾公里,包括古圳、官林、後坑等範圍在內,當時寺院香火興旺,寺裏和尚就有400多人,後毀於明朝年間。現已不復存在,很多物品也都埋沒於地下有待考古,讓人遐想當年的佛教界和民眾紛紛前來瞻仰和往來盛況。 [1] 
古店社區歷史上地處繁華地段,居民歷來素有經商傳統,民風淳樸。居民集體意識較強,發展起來的企業家不忘為家鄉作出貢獻,店頭老人大廈正是在廣大熱心公益事業的羣眾支持下興建而成的。 [1] 

古店社區轄區單位

轄區內有大專院校一所(泉州經貿學院),小學一所(惠羣小學),幼兒園兩所(新藝幼兒園及陽光幼兒園),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泉州信息學院分校也即將落户古店社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