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城裏口岸

鎖定
古城裏口岸,全稱:中國吉林省延吉海關所屬古城裏口岸,始建於1929年,位於和龍市崇善鎮,古城裏口岸2007年被國家批准為國家一類口岸,對面是朝鮮三長口岸,距和龍市區80公里。該口岸現為中朝雙邊客貨公路運輸口岸,與朝鮮三長口岸以永久性國境公路大橋相對接,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對朝兩江道的唯一通道。
中文名
古城裏口岸
始建於
1929年
地理位置
位於和龍市崇善鎮
級    別
國家一類口岸

古城裏口岸簡介

口岸允許持有有效護照及簽證或邊境通行證的雙方公民、貨物和運輸工具通過。該口岸的升級和建設規劃已納入“十五” 口岸發展規劃。 [1] 

古城裏口岸發展歷史

古城裏口岸始建於1929年
延吉海關所屬古城裏口岸 延吉海關所屬古城裏口岸
1933年日偽時期在古城裏設税關所。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12月,中國在古城裏設邊境檢查站。
1985年省政府批准古城裏為二類口岸,主要是雙方邊民互訪通道和公務人員通道。口岸建立初期,雙方過客過貨主要依靠簡易木橋,1964年改用鐵皮船運輸。
1994年修建了連接古城裏、三長口岸的永久性國境公路大橋。
2009年8月和龍古城裏口岸、琿春沙坨子口岸相繼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口岸,並順利通過口岸升級省級預驗收。古城裏口岸、沙坨子口岸的升級,將使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口岸集羣效應越發突出,並不斷推動延邊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從而成為延邊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強勁動力。

古城裏口岸所在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古城裏公路口岸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崇善鎮,距和龍市80公里,距大紅丹郡24公里,距朝鮮惠山市175公里,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通往兩江道的唯一口岸(地方二類口岸)。古城裏口岸1953年至今,進出境旅客的主要監管任務一直由古城裏邊防檢查站擔負口岸的查驗工作。1988年4月起,經有關部門批准,臨時經古城裏口岸進出口貨物。1995年5月開始經省政府和省口岸辦協調,南坪海關、圖們檢驗檢疫局南坪辦事處抽調部分工作人員臨時進駐古城裏口岸進行監管。邊境貿易主要的出口品種有鋼材、礦山機械設備、糧食(玉米、大米、麪粉)、焦炭、汽油等產品,進口主要有鐵精粉、生鐵、無煙煤、木材等品種。2007年古城裏口岸獲國務院批准升級後,開始對口岸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建設。累計投資1029萬元,完成新建口岸聯檢樓、口岸區域內拆遷、室內裝修。2010年,投資517萬元,對古城裏口岸監管場地、口岸封閉等項目進行全面建設。口岸升級改造後,設計過貨能力可達60萬噸,過客能力可達8萬人次。7月份,延吉海關投資130萬元,對古城裏口岸海關生活配套設施進行建設,建築面積399平方米。2011年,投資150萬元,對古城裏口岸廣場進行建設。口岸基礎設施的完善,改善了生活環境質量。2010年,古城裏口岸進出口貨物量8萬噸,出入境人數1.2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古城裏口岸進出口貨物量6萬噸。出入境人數0.4萬人次,同比增長14.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