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地理學報

鎖定
《古地理學報》創刊於1999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主辦的地學類學術性期刊。 [1-3] 
據2018年7月《古地理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古地理學報》第四屆編委會擁有榮譽委員36人、委員77人,《古地理學報》編輯部擁有編輯4人、技術編輯1人。 [4] 
據2018年7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古地理學報》共出版文獻1547篇、總被下載560453次、總被引2651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1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22。 [5]  據2018年7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古地理學報》載文量為1369篇、被引量為18120次、下載量為35695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1.56。 [3] 
中文名
古地理學報
外文名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地質學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
編輯單位
《古地理學報》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99年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11-4678/P
國際刊號
1671-1505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CA、P(AJ)、CSCD
現任主編
馮增昭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學院路20號石油大學

古地理學報歷史沿革

1999年,《古地理學報》創刊。
2007年,《古地理學報》刊期由季刊更改為雙月刊。
2012年,《古地理學報》創辦英文刊。 [1]  [5]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6] 

古地理學報辦刊條件

古地理學報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古地理學報》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古地理學及其相關學科或相關學術領域的文章,如巖相古地理學、生物古地理學、構造古地理學、層序地層學及古地理學、第四紀古地理學、人類歷史時期古地理學、古今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沉積學、沉積環境、沉積相、古生態、古構造、古地貌、古氣候、古水文、古岩溶、古土壤、古地理學研究方法和技術等學科和學術領域的科研成果的論文,以及以這些學科或學術領域的理論、觀點和方法論述石油、天然氣、煤炭、水、化工材料、建築材料、其他非金屬與金屬礦產資源的預測、勘探、開發和環境等方面的論文。 [2] 
主要欄目
《古地理學報》的主要欄目有:巖相古地理學及沉積學、生物古地理學及古生態學、構造古地理學及古構造學、第四紀古地理學、人類歷史時期古地理學、古氣候、古水文、古土壤、古岩溶、古今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古地理及礦產資源、地球化學及沉積環境、新技術及新方法等。 [1]  [3] 

古地理學報人員編制

據2018年7月《古地理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古地理學報》第四屆編委會擁有榮譽委員36人、委員77人,《古地理學報》編輯部擁有編輯4人、技術編輯1人。 [4] 
《古地理學報》第四屆編委會成員 
榮譽委員
陳景山
楚澤涵
黨玉琪
高振中
顧家裕
管守鋭
黃述旺
金之鈞
李承森
李從先
李丕龍
劉本培
劉煥傑
劉文彬
馬永生
梅志超
歐陽自遠
錢凱
任森厚
沙慶安
孫樞
孫龍德
仝兆岐
王訓練
王宜林
夏正楷
許效松
楊承運
楊俊傑
楊守仁
殷鴻福
張鵬飛
鄭綿平
鍾蓉
周志毅
左文琦
委員
鮑志東
蔡進功
操應長
陳世悦
杜遠生
方修琦
馮增昭
付金華
付鎖堂
鞏恩普
龔一鳴
郭英海
何登發
何幼斌
胡斌
胡瑞忠
胡修棉
黃思靜
紀友亮
季漢成
賈進華
姜在興
靳桂雲
金振奎
曠紅偉
雷懷彥
李忠
李世傑
李雙應
李文厚
林春明
劉池陽
劉春蓮
劉叢強
劉建波
劉洛夫
劉招君
羅靜蘭
馬達德
梅冥相
孟元林
牟傳龍
龐雄奇
彭蘇萍
錢一雄
邵磊
邵龍義
史曉穎
時志強
隋鳳貴
蘇德辰
譚秀成
汪立羣
王強
王張華
王招明
魏鳳英
吳朝東
吳勝和
吳因業
許清海
薛進莊
顏佳新
楊華
楊玉卿
姚建新
伊海生
於炳松
於興河
袁選俊
查明
張麗娟
張善文
張永生
朱井泉
朱如凱
朱筱敏

《古地理學報》編輯部成員 
編輯
鄭秀娟
張西娟
李新坡
龐凌雲
技術編輯
吳曉鳴

古地理學報資源平台

《古地理學報》以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為依託,該學會下設24個專業委員會、3個工作委員會,每年開展學術活動和科普活動十餘次。 [7] 

古地理學報學術交流

2011年10月14日至17日,由《古地理學報》編輯委員會和《古地理學報》編輯部承辦的“白雲岩成因及油氣儲集層研討會”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會議採用學術報告的形式,對論文進行報告與研討。 [8] 

古地理學報辦刊成果

古地理學報收錄情況

《古地理學報》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石油文摘》、《中國地質文摘》、CSA(劍橋科學文摘)、GeoRef(美國地質文獻信息系統)、PA(美國石油文摘)、CA(美國化學文摘)、AJ(俄羅斯文摘雜誌)等收錄。 [2]  [5] 

古地理學報出版發行

據2018年7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古地理學報》共出版文獻1547篇。 [5] 
據2018年7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古地理學報》載文量為1369篇。 [3] 

古地理學報影響因子

據2018年7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古地理學報》總被下載560453次、總被引2651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81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422。 [5] 
據2018年7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古地理學報》被引量為18120次、下載量為3569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古地理學報》影響因子為1.5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75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226種)中排第35名。 [3] 

古地理學報榮譽表彰

《古地理學報》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曾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優秀編輯質量獎。
2008年,《古地理學報》獲第2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2年,《古地理學報》獲第4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6年,《古地理學報》獲“2016年度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2016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稱號。 [2-3] 

古地理學報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圖中上方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下方英文為該刊的英文名。 [9] 

古地理學報現任領導

《古地理學報》第四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馮增昭
副主編
鮑志東、杜遠生、付鎖堂、劉建波、邵龍義、王招明、楊華、於興河、查明、張善文、朱井泉、朱筱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