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

鎖定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是2009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好。本書以動態的視角揭示了古典奏鳴曲這段紛繁蕪雜且眾説紛紜的體裁發展史。
中文名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
作    者
丁好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2月1日
頁    數
168 頁
定    價
38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807514213

目錄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內容簡介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奏鳴曲”在西方音樂中已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它是如何從一個泛指器樂作品的術語演變成一種具有特定形式的體裁?它是如何從眾多的早期器樂曲體裁中脱穎而出,成為一種主要的器樂創作模式之一?它又是如何隨着音樂功能和音樂思維的變化而逐漸被賦予新的形態和含義?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證明了早期奏鳴曲與現代意義上的古典奏鳴曲並非只有名義上的聯繫,事實上,這一體裁自確立以來,在長達幾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是連續而一脈相承的。

古典奏鳴曲的起源與形成目錄

序二
緒論
第一部分 早期奏鳴曲的確立
第一章 術語“sonata”的起源
第二章 早期奏鳴曲與其他器樂體裁的交混
第一節 奏鳴曲與坎佐納
第二節 奏鳴曲與交響曲
第三節 奏鳴曲與協奏曲
第一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奏鳴曲在巴羅克時期的演變
第三章 巴羅克奏鳴曲外部形態的演變
第一節 從單樂章到多樂章
(一)多段落結構的分裂
(二)舞曲樂章的組合
第二節 從大型重奏到小型重奏
(一)複式合唱寫作的衰落
(二)三重奏鳴曲的盛行
第四章 巴羅克奏鳴曲音樂功能的演變
第一節 “教堂”與“室內”之分
(一)奏鳴曲與宗教生活
(二)奏鳴曲與世俗生活
(三)教堂奏鳴曲與室內奏鳴曲的融合
第二節 從實用功能到審美功能
第五章 巴羅克奏鳴曲創作思維的演變
第一節 從多聲思維到旋律/低音思維
(一)通奏低音的運用與奏鳴曲織體的演化
(二)旋律/低音思維影響下的三重奏鳴曲的織體演化
第二節 從隨意處理到特定寫作
(一)特定樂器及音色的運用與通用化器樂寫作
(二)器樂寫作特性化的增長
(三)小提琴寫作中音域及技巧的擴展
第二部分 小結
第三部分 古典奏鳴曲的形成
第六章 古典時期對奏鳴曲的定義
第七章 奏鳴曲在古典時期的運用
第一節 “奏鳴曲”作為標題的運用
第二節 奏鳴曲在古典時期的用途
第八章 古典奏鳴曲的形成
第一節 通奏低音的衰落與鍵盤樂器的興起
第二節 結構原則的二元性與情感性格的多樣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略語表
附錄二:譜例索引
附錄三:人名索引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