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古交遗址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交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古交镇后梁村,大川河、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由王家沟、后梁、古钢(古交钢厂)、长峪沟、凤凰崖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组成。 [2]
古交遗址既有如王家沟等以大型砍砸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也有古钢、长峪沟等以三棱大尖状器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既有以石千峰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遗址,还有以凤凰崖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造场。古交旧石器遗址群,对研究以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为特点的“匼河——丁村系”文化系统的形成、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2]
2013年5月,古交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中文名
古交遗址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古交镇后梁村,大川河、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
所处时代
旧石器时代
保护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
7-0035-1-035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959年,在古钢汗促立鸦全附近发现了旧石器,填补叠抹享了这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空达多纸整白。
1983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古交市文物管理所,在古交盆地调查时,先后发现了凤凰岩、后梁及长峪沟等三处旧石器地点。同年11月,对后梁地点进行试掘。
1989年8月,作霸讲了短期地想臭漏质调查。
19欢习格90年3月,再度进行田野工作时,在王家沟属于汾河第四级阶地底砾层找到旧石器犁战。这是在古交已发现时代最早的旧石器,约处于中更新世初期。 [3]
古交遗址

遗址特点

播报
编辑
古交遗址由王家沟、后梁、古交钢厂、长峪沟、凤凰崖等旧石器时代遗址组成,大部分分布在汾河南侧东西长5千米、南北宽1千米滨河地带的台地上。这些遗址最早可追至旧石器时代早期,最晚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王家沟旧石器地点为古交遗址中时代最早的,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后梁旧石器地点是古交遗址中经过考古发掘的石器遗址,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之间,其文化时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偏晚阶段;古交钢厂旧石器地点是古交市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古交钢厂附近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虽然没有发现动物化石,但从其出产石器的地貌部位和沉积物的性质上看,其地质时代大致相当于中更新世晚期;长峪沟旧石器地点是太原地区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凤凰崖石器制造场位于古交市大川河、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是山西省发现的三处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之一,从遗址中石核、石片丰富、石器比例甚小,大量石制品自打制以后散落于地表,少经搬运的现象看,其性质应是一处大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造场。 [2]

文物遗存

播报
编辑
  • 综述
古交遗址先后采到石制品700余件,原料有角页岩、砂岩、脉石英、石英岩等,种类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 [4]
  • 大型尖状器
大型尖状器是古交钢厂石器采集到的,是中国已发现最大的尖状器。它是用巨厚的石片制成,长24厘米、宽13.5厘米、 厚7厘米,重5.06斤。 这件石器的轮廓呈枣叶形,在背面还保存着一大片天然石面。尖部加工很少,只在一侧边缘略微修打了几下,便成为一个锐利的三楼尖。而在与尖端相对的一头及两侧,为了便于手握,从台面的中间各向背面和劈裂面做了很多修整,使台面周缘的锋棱避免了割手的危险。 [4]
  • 三棱大尖状器
三棱大尖状器是长峪沟石器 发现的,长21厘米, 宽10厘米,厚8.5厘米,除一侧面遗有部分砾石面外,其余均为石片疤覆盖,器身横断面为正三角形,三条边棱的修理以单向加工为主。 [4]

文物价值

播报
编辑
古交遗址对研究以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为特点的“匼河——丁村系”文化系统的形成、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2]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2013年5月,古交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 地理位置
古交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古交镇后梁村,大川河、原平河和屯兰河与汾河的交汇地带。 [2]
古交遗址
  • 交通信息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古交1路至吊桥站下车,步行1.1千米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