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乳齒象

鎖定
古乳齒象(Palaeomastodon)是已滅絕長鼻目。它們的化石非洲發現,估計屬於3600-3500萬年前。相信它們是乳齒象的祖先。它們是始祖象的近親。
古乳齒象有上下象牙及象鼻。身高1-2米及重達2噸。下象牙較為扁平。
別    名
始乳齒象
中文學名
古乳齒象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長鼻目
象科
乳齒象屬
古乳齒象

古乳齒象簡介

古乳齒象外形特徵

作為進化出現代象類的早期類型,出現在早漸新世。身體比始祖象大了一倍,已經有了一條長長的鼻子;上下頜的前部比始祖象更突出,上頜前端第二門齒向前、向下伸出形成大象牙,下頜前端也有兩個水平伸出的大象牙。有一類奇特的乳齒象,下牙變得很寬,和下頜骨連接在一起。就像一把巨大的鏟子,可以從淺水的湖底或沼澤中挖掘植物和微生物為食,因此被稱為鏟齒象。
古乳齒象 古乳齒象
古乳齒象有上下象牙及象鼻。身高1-2米及重達2噸。下象牙較為扁平。
與多數腦袋大、脖子粗的象類不同,恐象長着一個相對較小的腦袋,脖子也比較長而靈活。更顯眼的是,恐象的上頜沒有長牙,卻在下頜長着一對彎鈎狀的獠牙。實際上,恐象跟大象的關係幾乎比海獅和獅子還要遠,這個另類旁支種類不旺,卻硬是延續了2000多萬年,足跡遍及亞非歐三大洲,甚至還跟百萬年前的人類祖先打過交道。

古乳齒象牙齒的作用

對於恐象怪異的“下鈎牙”有何用途,古生物學家曾眾説紛紜(包括用來刨地掘野菜、掛在樹上睡覺等匪夷所思的猜測),一般認為可能是為了從樹上扯下樹皮和枝葉。晚期的巨恐象、粗壯恐象非常龐大,肩高可達3.5—4米。與大象相比,恐象身高腿長,鼻子粗短,腦量較小,或許是頭腦簡單的“莽漢”。
古乳齒象 古乳齒象

古乳齒象近親

乳齒象
乳齒象mastodon,化石記錄的長鼻類哺乳動物(見長鼻目)。最早的、明顯具有長鼻類特點的哺乳動物是發現於非洲北部的莫湖獸 。經過古乳齒象的初期過渡階段後,發展到乳齒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