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口譯

鎖定
口譯(又稱傳譯)是一種翻譯活動,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的方式,做口語翻譯,也就是在講者仍在説話時,同聲傳譯員便“同時”進行翻譯。
中文名
口譯
外文名
interpret
拼    音
kǒu yì

口譯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口頭翻譯
引證解釋:
口頭翻譯。相對“筆譯”而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這個容易,只要添上一個人名字,説某人口譯,你自己充了筆述,不就完了麼。” 丁玲 《韋護》第三章:“ 韋護 又常常為她口譯點詩。” [1] 

口譯類別

口譯同聲傳譯

頂級國際大型會議、經濟論壇、政府組織的正式會議等。

口譯交替傳譯

同聲傳譯翻譯間 同聲傳譯翻譯間
包括更正式的中型會議、技術交流、商務談判或更高級別的學術會議等。
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譯員坐在會議室裏,一面聽源語講話,一面記筆記。當講者發言結束或停下來等候傳譯的時候,口譯員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語,準確、完整地重新表達源語發言的全部信息內容,就像自己在演講一樣。會議口譯中的交替傳譯要求口譯員能夠聽取長達五至十分鐘連續不斷的講話,並運用良好的演講技巧,完整、準確地譯出其全部內容。
交替傳譯是否比同聲傳譯容易?
無論交替傳譯還是同聲傳譯,其目的均在於讓使用不同語言的人能夠實現清晰、無障礙的即時溝通。會議口譯層次上的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並沒有高低難易之分,兩種口譯模式相輔相成,且其功能以及對質量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稱職的會議口譯員應當掌握兩種模式的口譯技能。
就兩種口譯模式的使用情況而言,交替傳譯多用於規模較小且只涉及兩種工作語言的場合,如外交會晤、雙邊談判、訪問考察、小範圍磋商、記者採訪、司法和準司法程序、宴會致詞、新聞發佈會以及時間短的小型研討會等。而同聲傳譯,由於其具有不佔用會議時間的優勢,已發展成為會議口譯中最常用的模式,廣泛應用於各種國際場合。幾乎所有正式的國際多語言會議以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歐盟)都採用了同傳作為標準口譯模式。

口譯普通商務口譯

包括小型商務會議或談判、境外旅遊陪同口譯、工廠或現場訪問、展會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