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口語報告法

鎖定
口語報告法是通過分析研究對象對自己心理活動的口頭陳述,收集有關數據資料的一種方法。它的基本做法是,讓被試在從事某種活動(如解數學題)的同時或剛剛完成之後,將自己在頭腦中進行的思維活動的進程、各種心理操作等用口頭方式報告出來,記錄他們的口頭陳述,按一定程序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據此揭示被試心理活動的過程及其規律。
中文名
口語報告法
外文名
verbal reports
別    名
口頭報告法
作    用
收集研究資料

口語報告法定義

口語報告法,又稱口頭報告法,是通過分析研究對象對自己心理活動的口頭陳述,收集有關數據資料的一種方法。 [1] 

口語報告法特點

口頭報告法雖然本質上是一種內省法,但是,它在理論基礎、實施程序、分析方法等若干方法都與各種傳統的內省法(如早期聯想主義學派的“經驗的內省”、構造主義學派的“實驗內省法”、符茲堡學派的“系統實驗內省法”、格式塔學派的“經驗的觀察”、行為主義學派的“言語報告法”)不同,傳統的內省法的主要不足在於客觀性可重複性差,即由其所得的研究結果因人而異、因實驗室而異,主觀性強且難以重複,缺乏檢驗內省結果正確性的有效方法。口語報告法則不同,首先,它採用了現代化的錄音技術,對被試的口語報告進行完整的實時記錄。在把錄音記錄轉換成文字以後,研究者就可能根據課題需要,分析心理過程的任何一個部分,同時也可能系統地考察口語報告數據的可靠性程度;其次,認知信息加工模型理論的,為口語報告數據的採集、加工、編碼和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第三,根據口語報告的分析數據,可以進行計算機模擬研究,看其能否再現人類的認知加工過程,這樣就有了檢驗口語報告法的可靠性、有效性的手段與方法。近二三十年來的大量研究結果一致表明,由於具有上述特點,口語報告法是客觀的、有效的。 [1] 

口語報告法作用

在心理和教育科學的研究中,口語報告法特別適合於研究被試認知活動的實際過程和特點。口語報告法的適用範圍廣泛,可應用於目的各異的眾多研究。它既可用語對其他數據進行補充、説明,還可用於檢驗有關假設,建立人類認知加工過程的心理模型。 [1] 

口語報告法基本類型

根據被試口語報告的時間劃分,口語報告法可分為當時口語報告法和追述口語報告法兩種基本類型。前者要求被試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用言語描述、報告自己心理活動的過程,即邊作業邊報告。後者則讓被試在完成某種作業之後,用言語描述、報告自己心理活動的過程。
根據被試口語報告的方式,將口語報告法分為有結構口語報告法和無結構口語報告法。前者對被試報告的內容和報告方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後者則事先對被試只有一個非常一般指導語,但不提出任何具體的知識和要求。 [1] 

口語報告法設計

口語報告法的設計與實施步驟包括:第一,明確研究目的,選擇恰當的口語報告方式;第二,選擇任務、設計問題;第三,實施。 [1] 

口語報告法結果的轉譯、編碼和分析

得到錄音後,首先要將錄音的內容及時地轉譯成書面材料,不能省略或更改。下一步是對這些材料進行系統的編碼。在得到編碼數據以後,就可以按照研究的目的和需要進行各種統計分析。 [1] 
參考資料
  • 1.    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