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口腔生物化學

鎖定
《口腔生物化學》是2006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原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玉晶
書    名
口腔生物化學
作    者
李玉晶
出版社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原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2月
頁    數
126 頁
定    價
15 元
ISBN
9787810717038

目錄

口腔生物化學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口腔生物化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口腔各種組織的化學組成和生化特性、常見口腔疾病發病機制等口腔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力求概念清楚、重點突出。
《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口腔生物化學》最後介紹了口腔生物化學相關的實驗技術,其目的是使學生對口腔生物化學的科學實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常見的實驗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日後進行科學研究提供入門的知識和技能。
[1] 

口腔生物化學目錄

第一章 牙齒硬組織和骨的化學組成
第一節 牙齒硬組織和骨的無機成分
一、鈣和磷
二、水
三、碳酸鹽
四、鈉和鉀
五、鎂
六、氯
七、微量元素
第二節 牙齒硬組織和骨的有機成分
一、蛋白質
二、糖
三、脂類
四、有機酸鹽
第二章 牙齒和骨的生物礦化
第一節 礦化組織成分的來源和調節
一、礦化組織成分的來源
二、血液中的鈣和磷
三、鈣、磷代謝的調節
第二節 生物礦化的機制
一、生物體內晶體形成的一般過程
二、生物礦化作用機制
第三節 牙齒和骨的生物礦化過程
一、釉質的生物礦化
二、牙本質的生物礦化
三、骨的生物礦化
第三章 牙髓
第一節 牙髓的化學組成
一、成牙本質細胞
二、牙髓細胞外基質
第二節 牙髓的代謝
一、牙髓細胞內代謝
二、牙髓基質的代謝
第四章 口腔粘膜組織
第一節 口腔粘膜上皮
一、口腔粘膜上皮的化學成分和生物學作用
二、口腔粘膜上皮的代謝特點
三、口腔粘膜上皮細胞代謝異常與口腔粘膜疾病
第二節 口腔粘膜基底膜區
一、基底膜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二、基底膜區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學作用
三、基底膜區蛋白與口腔粘膜病
第三節 口腔粘膜結締組織
一、口腔粘膜結締組織基質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學作用
二、口腔粘膜下結締組織的物質代謝異常與口腔粘膜病
第五章 牙周組織
第一節 牙周組織的化學組成
一、牙齦的上皮組織
二、牙周結締組織
三、牙骨質和牙槽骨
第二節 牙齦和牙周膜的代謝
一、牙齦上皮組織的代謝
二、牙周結締組織的代謝
第三節 牙槽骨的代謝
一、牙槽骨的形成
二、牙槽骨的吸收
第六章 唾液的生化
第一節 唾液的一般性質
第二節 唾液的化學組成
一、唾液的無機成分
二、唾液的有機成分
第三節 唾液的功能
一、消化和味覺
二、保護作用
三、維持口腔環境的生態平衡作用
四、輔助診斷作用
第七章 齦溝液的生化
第一節 齦溝液的來源和主要成分
一、齦溝液的來源
二、齦溝液的採集及影響因素
三、齦溝液的主要成分
第二節 齦溝液中的特殊組分及作用
一、齦溝液中的菌斑成分及其產物
二、口腔感染和免疫反應物
三、齦溝液中的酶
四、齦溝液中牙周組織的降解產物
第三節 齦溝液的功能
一、沖洗作用
二、抗微生物和防禦作用
三、對於齦下菌斑和牙石形成的影響
四、齦溝液的量和成分的變化可作為牙周病變程度的參考指
第八章 牙齒表面的沉積物
第一節 獲得性膜
一、獲得性膜的形成
二、獲得性膜的結構
三、獲得性膜的化學組成
四、獲得性膜的生物學作用
第二節 牙菌斑
一、牙茵斑的結構
二、牙茵斑的化學組成
三、牙菌斑形成的機制
四、牙菌斑內的物質代謝
五、牙菌斑與口腔疾病
第三節 牙石
一、牙石結構
二、牙石的化學組成
三、牙石的形成
四、牙石與牙周病
第九章 齲病的發病機制和再礦化
第一節 齲病的病因學説
一、早期齲病病因學説
二、齲病病因的現代理論
第二節 牙釉質齲和牙本質齲的特點
一、釉質的溶解和初期釉質齲
二、牙本質齲特點
第三節 齲病的再礦化
一、齲病的再礦化
二、再礦化的機制
三、影響再礦化的因素
第十章 氟的生物化學
第一節 氟在人體內的代謝
一、人體攝氟的來源
二、氟在體內的代謝
第二節 氟的生物學作用
一、口腔氟庫
二、氟的生物學作用
第三節 氟化物的毒性作用
一、急性氟中毒
第十一章 口腔生物化學研究中一些常用的實驗方法
第一節 口腔樣品的採集
一、混合唾液的收集
二、牙茵斑的採集
三、齦溝液的採集
四、釉質和牙本質、牙骨質的分離
第二節 口腔生物化學中的常用實驗技術
實驗一 鈣含量的測定
實驗二 磷含量的測定
實驗三 氟化物的測定
實驗四 牙茵斑pH的測定
實驗五 細菌細胞外多糖的測定
實驗六 葡萄糖基轉移酶活性測定
實驗七 內毒素的測定
實驗八 膠原蛋白的測定
實驗九 細菌有機酸的測定
索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