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口泉站

鎖定
口泉站(Kouquan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南郊20公里處的口泉鎮,地處口泉峪口,是口泉支線的終點站。
中文名
口泉站
外文名
KouquanRailway station
車站等級
一等站
車站地址
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口泉鎮
車站性質
編組站貨運站
站場佈置
二級三場混合式貨運站
始建時間
1918年

目錄

口泉站簡介

口泉站場圖 口泉站場圖
口泉站1918年建站,現為一等站。70年代為全國最大的貨運火車站,現為全國最大的編組火車站之一。 口泉站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口泉鎮.在北同蒲線平旺站接軌的口泉支線上,是全路最大的煤炭裝車站之一。車站現有1個貨場,4條專用線,3條礦山線,設有3個調車場,12箇中間站,38個裝車點,線路最大坡度26%。,配有調車機車6台。車站日均辦理貨物列車32對,跨局大宗直達列車1對。具有 日均裝車1200車以上的能力。主要擔負大同煤礦集團十幾個大型煤礦和若干個地方小煤礦的煤炭和周邊廠礦生產需要的坑木、金屬機械以及部分生活用品的運輸工作。
車站現有職工1275人,離退休職工290人。幾年來全站幹部職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推進企業改革,大力發展多元經營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截至2001年2月26日,車站實現安全生產10週年,創建站以來最好水平。多元經營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以工業運輸服務業、商業為主體的全方位、多觸角生產經營體系,共有興鑫公司、華鑫公司等。
近些年為車站做出突出貢獻的歷任站長代表有張志強、王雁輝、樊景智、降文義。

口泉站來歷

調車作業 調車作業
口泉鎮雖叫口泉,卻沒有泉水,原因是開鑿煤礦,水位下降,泉水逐漸消失。
據民間傳説,古時的口泉鎮,有一座山叫巖嶺。巖嶺的半山腰有一眼泉水,泉水從一塊酷像人嘴的石縫裏流出來,口泉由此得名。泉水清冽,能治百病,方圓幾百裏的人都來這裏取水。
口泉鎮有個財主,開了個藥鋪,因為巖嶺的泉水能治百病,所以大夥都不買他的藥了。於是他想了一個壞主意,要堵住泉眼。原來,泉水從一個洞裏流出來,這個洞很深。源頭有兩個口,一個通巖嶺,一個通懷仁縣鵝毛口,堵住其中一個,泉水就往另一個洞口流。
站內線路 站內線路
巖嶺這個洞,口泉鎮只有一個人能進能出,這個人名叫趙三。財主就用許多銀子買通趙三,讓他堵泉水源頭。趙三本不想幹那傷天害理的事,但經不住財主的誘惑,就答應去堵。趙三找了個油桶,裏面灌滿了油,用麻繩做了個燈捻,塞進油桶,點着了就是一盞大油燈。他深一腳淺一腳避開許多深坑淺凹,終於到了源頭,把堵在鵝毛口的大石頭搬開,堵到巖嶺口上,泉水就源源不斷地流向了鵝毛口。巖嶺沒了泉水,可人們誰也不敢進洞,想起了趙三。趙三看見眾人急得團團轉,不少病人等着喝泉水,良心很過不去,決定進洞再把泉水引出來。那個開藥鋪的財主知道了這件事,假心假意送來一桶油,親手點着讓趙三背在背上。趙三以為財主回心轉意,就一頭鑽進了洞裏,趙三走到半路,忽然油燈熄滅。原來,財主在桶裏做了手腳:上半截是油,下半截是水,油比水輕,浮在上面,一開始燈捻還能點着,誰也看不出破綻。趙三趕緊往回走,可洞裏伸手不見五指,趙三掉進了深淵,永遠回不來了。從此,口泉鎮名叫口泉,卻沒有泉水。
鐵路在此地建站通車,沿用了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