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叢山關

鎖定
關隘名。位於績溪縣揚溪鎮北部,處於天目山脈與黃山山脈結合部,因叢山四合,中有通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故名“叢山關”。 [1] 
中文名
叢山關
外文名
Mountains close
地理位置
績溪縣揚溪鎮北部
文    獻
《新安志》

目錄

叢山關簡介

叢山關 叢山關
此處古為歙、宣兩州的界關。明、清曾在此壘石為城,上置樓櫓,下設鐵門,屯兵駐守,以時啓閉,有"一夫守關,千人氣縮"之勢。明末,金聲江天一曾率兵扼守此關,清軍屢攻不克。1933、1936年先後修建蕪湖至屯溪公路及京贛鐵路,關口被毀。當地有村依關為名。績溪縣的地勢高於周邊縣市,從南北縱向而眺,素有“宣徽之脊”之稱,而叢山關又是“績溪之脊”;從東西橫向而望,東部山嶺屬天目山餘脈,西部山嶺屬黃山餘脈,揚溪鎮的石頭街村至叢山村則是兩脈的結合部。因叢山四合,中有通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故築關最為合適。據《省志》、《府志》、《新安志》、《縣誌》等典籍記載,叢山關原為永安鎮,為歙、宣兩州的界關。明清曾在此壘石為關,上置樓櫓,下設鐵門,屯兵駐守,按時啓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叢山關歷史人物

明朝末年兩位與叢山關生死與共的歷史人物:徽州人士、抗清名將金聲和江天一。

叢山關金聲

金聲,字正希,號赤壁,徽州休寧甌山人。其父經商,常年在外。金聲從小聰敏,十一歲就被父親帶到湖北投師授教。他的文章寫得相當出色,備受先生賞識。但金聲志向不在“大塊文章”,而在定國安邦。他在崇禎元年中進士第,官庶吉士。清兵進逼北京之際,金聲上書建議破格用人禦敵,可惜朝上無慧眼識英才,故忿然辭職復歸故里。弘光帝時擢升為左僉都御史,堅辭不就。此時,清兵勢如破竹,不到半年就佔領華北諸省。南京失陷後,金聲猛驚,即與學生江天一起兵抗清,分兵扼守關隘要道,一時應者雲集。

叢山關江天一

金聲弟子江天一,字文石,號淳初,歙縣江村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但父親去世很早,幼小時便挑起侍奉母親、撫養幼弟的重擔。江天一自幼愛讀書,為人正直。有一年,他聽説休寧縣名士金聲正在復古書院講學,立即登門造訪拜師,後來成為金聲高足,通曉詩賦,遠近聞名。
弘光元年(1645年),金聲與江天一兩位徽州人士,能文能武,相互配合,一路馳騁,橫掃清兵,相繼收復寧國、旌德、涇縣、宣城等地,聲振一時,威名遠揚。
然而,大批清兵終於蜂擁而至,外圍諸縣城池相繼失守。金聲與江天一重振旗鼓,死守號稱“宣徽之脊”、“徽州大門”的叢山關。這時的叢山關,將士與百姓憑藉地利人和,眾志成城;關外清兵久攻不克,一籌莫展,成為一時的戰爭奇觀。萬沒料到應了徽州一句民諺:冬瓜內裏爛。也是徽州人士的明朝御史黃澍,時已歸降於清,但身穿明裝,詐稱帶兵增援,混入距叢山關僅三十五華里的績溪縣城內,與清兵裏應外合,致使叢山關守軍腹背受敵,極盡慘烈拼搏廝殺,終於失守,成為清兵俘虜 。
金聲與江天一誓死不降,被押解南京,降清將領洪承疇因與金聲系同年進士,意欲向上邀寵,力勸金聲投降,不料遭到一頓臭罵。弘光元年(1645)十月八日,一個狂風呼號的日子,在南京通濟門,金聲與江天一端坐仰面飲刃,慷慨就義。
金聲,有《金太史集》傳世。江天一則有《江止庵遺集》八卷;在黃山始信峯,曾任中共統戰部副部長的李一氓,重書江天一“寒江子獨坐”題字,刻碑嵌於峯頂石壁,銘記抗清烈士於天地間永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