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叛逆

(漢語詞彙)

鎖定
叛逆,漢語詞彙,拼音:pàn nì 釋義:1、背叛。2、有背叛行為的人。
中文名
叛逆
外文名
Treason
拼    音
pàn nì
解    釋
不聽大人的話的孩子
時    期
青春期

目錄

叛逆釋義

(動)違背自己的階級或集團的利益而投入到敵對的一方去。②(名)有背叛行為的人。 [2] 

叛逆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

叛逆例句

1、背叛。
《史記·高祖本紀》:“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
蘇轍《漢景帝》:“吳王濞世子來朝,與帝博而爭道,帝怒,以博局提殺之, 濞之叛逆勢激於此。”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莊公曰:‘寡人籌之熟矣。段雖不道,尚未顯然叛逆,我若加誅,姜氏必從中阻撓,徒惹外人議論,不惟説我不友,又説我不孝。我今置之度外,任其所為,彼恃寵得志,肆無忌憚。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且臣聞趙朔、原、屏等,自恃宗族眾盛,將謀叛逆。”
茅盾《三人行》:“不論你取了怎樣的方式,不論你是公然決裂或是不忠實,在性質上,你這行動總是叛逆,總是反抗。”
2、有背叛行為的人。
三國阮籍為鄭衝勸晉王箋》:“東誅叛逆,全軍獨尅。”
《南史·江淹傳》:“奉天子而伐叛逆。” [1]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便去尋代書寫下一張出首叛逆的呈子,帶在身邊,到大街上一路書店問去。
《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沒到東洋的時節,心中就犯惡那班學生,罵他們都是叛逆。 [3] 
郁達夫瓢兒和尚》:“因而近朱者,便都是亂黨,不白的,自然也盡成了叛逆。”

叛逆叛逆辨析

一、堅定自我主張,有時不服從倫理道德
二、從廣泛羣體和輿論中脱離大多數意志,不聽從別人看法,不願受人指揮。
三、擺脱困境,化不可能為可能,靠自身脱穎而出。
四、追求個性。反對盲目崇拜,也不求別人欣賞。
叛逆常得出結論,不易馴服、馴化。
廣義,可以包含各種有生命力的動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