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受難曲

(大型聲樂曲)

鎖定
受難曲是巴洛克時期一種聲樂體裁。用音樂表現《聖經》福音書中有關耶穌從最後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釘十字架受難故事 [1] 
通常説的受難曲,主要是指17世紀中期後的大型受難曲。此時的受難曲由樂隊伴奏,借鑑清唱劇的寫法,運用宣敍調和詠歎調,並加入序曲和間奏;與清唱劇不同的是,受難曲多采用眾讚歌的曲調 [2] 
(概述圖人物: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中文名
受難曲
外文名
passion
別    名
受難樂
屬    性
大型聲樂曲
代表人物
理查德·戴維、海因裏希·許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代表作品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馬太受難曲》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約翰受難曲》

受難曲早期發展

畫作中的最後的晚餐 畫作中的最後的晚餐
公元5世紀起,羅馬天主教儀式中有在復活節前一週內演唱耶穌受難故事的傳統,在復活節前一週的不同的日子演唱《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部分內容,在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則要演唱《約翰福音》的部分內容 [3]  。經文由一位歌手吟唱,但是對基督、羣眾和福音書敍述者的話需要用不同的吟誦手法或不同的特定音高來處理 [4] 

受難曲發展歷程

受難曲第一階段

13世紀中葉以後,受難曲開始由三位牧師用不同的音域和節拍速度分別表現基督、羣眾和敍述者,受難曲已接近早期的宗教劇 [4]  。14世紀後半葉,這類體裁的合唱多為會眾的單聲齊唱 [3]  ,這種由單聲部的聖詠構成的受難曲也叫做也被稱為“素歌受難曲”,這是受難曲體裁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3] 

受難曲第二階段

在受難曲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復調手法開始被運用 [4]  。15世紀以後,德國的路德派教會,繼承了在復活節前的儀式中演唱受難曲的傳統,將復調經文歌風格引入受難曲的寫作,逐漸形成“應答受難曲”,三位演唱的牧師在其中把三種不同的吟誦音調結合成一種表達羣眾情緒的復調織體 [4]  。由此開始了受難曲第二階段的創作。法國和意大利作曲家將《約翰受難曲》帶到了德語國家,將流行的經文歌風格與新的路德眾讚歌風格結合起來 [3] 
關於應答受難曲早期記載監獄福森的專著,它為會眾如何同時詠唱出3種不同的音調提供了範例。最早的3首受難曲為英國人所作,其中2首的作者佚名,作品中的眾唱段被分為6-8個聲部,獨唱者採用三聲部法伯頓手法詠唱。另一首受難曲的作者為理查德·戴維,他寫作的《馬太受難曲》更為大膽,練會眾台詞也運用四聲部復調。加斯帕羅·阿爾貝蒂在1541年前寫的2個四聲部受難曲《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成為受難曲在意大利北部登陸的開端,作品中所有的言辭,包括基督的,都採用復調織體。安東尼奧·斯坎代洛通過其《約翰受難曲》將應答受難曲引入德語地區。斯坎代洛的《約翰受難曲》是首部在應答受難曲中融合了新的路德眾讚歌風格和經文歌風格的受難曲 [2] 

受難曲第三階段

17世紀中期以後的大型受難曲,受到歌劇和清唱劇的影響,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即“受難清唱劇”階段 [3]  。它的第一個特點是用通奏低音伴奏的宣敍調為福音書敍述者譜曲,這一點是直接從清唱劇借鑑的。第二個特點是常用詠歎調或宣敍調與詠歎調的結合來表達富於詩意的沉思段落。第三個特點是開始用樂隊伴奏詠歎調與合唱,並演奏序奏和間奏,它的寫法完全是從歌劇借鑑的。第四個特點是對眾讚歌音調的運用,由唱詩班獲會眾合唱的眾讚歌一般用在作品的開頭和結尾。第五個特點是一些聖經以外的、自由釋義的歌詞段落被加入受難曲。最早創作這類新興受難曲的是托馬斯·塞勒,他在1641年創作的《約翰受難曲》,首次運用了器樂的間奏 [4] 
北德的兩位管風琴師斯特魯裘斯與弗洛爾寫作了帶插入詠歎調和絃樂“交響曲”的《馬太受難曲》。1530年,沃爾特寫作的《馬太受難曲》在演唱時,教堂會眾曾在其中某些段落之間加唱讚美詩。托馬斯·塞爾在其《馬太受難曲》中採用四福音書以外的歌詞進行譜曲;首次在受難曲中寫作了器樂的間奏曲;廣泛地運用了雙合唱團;並且從頭至尾都有樂器伴奏 [2] 

受難曲巴赫的《馬太受難曲》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使清唱劇受難曲的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度。《馬太受難曲》首演於1727年或1729年的受難節,1736年修訂。包括了78首樂曲,由4位獨唱演員(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2個成人合唱團、1個童聲合唱團及2個管絃樂隊、2架管風琴組成的龐大陣容演出。它的唱詞來自馬太福音第26、27章,由男高音宣敍調和合唱陳述故事,中間以眾讚歌點綴以及大量詠歎調。外加的宣敍調和詠歎調的歌詞出自詩人亨裏齊之手 [2] 

受難曲進入20世紀

20世紀初以來,受難曲作曲家回到寫作應答受難曲和經文歌受難曲的古老形式。德國作曲家胡戈·迪斯特勒的《合唱受難曲》用現代音樂語彙延續海因裏希·許茨受難曲先例的作品。恩斯特·佩平為雙合唱隊寫作的《馬太受難曲》運用了20世紀不協和音寫作的經文歌受難曲 [2] 

受難曲主要特點

現在通常説的受難曲,主要是指17世紀中期後的大型受難曲。此時的受難曲由樂隊伴奏,借鑑清唱劇的寫法,運用宣敍調和詠歎調,並加入序曲和間奏;與清唱劇不同的是,受難曲多采用眾讚歌的曲調 [2] 

受難曲演唱方式

《馬太受難曲》在中國上演 《馬太受難曲》在中國上演
公元5世紀,開始出現受難曲的雛形,通常經文由一位歌手吟唱,但是對基督、羣眾和福音書敍述者的話需要用不同的吟誦手法或不同的特定音高來處理 [1] 
約1250年以後,受難曲開始由三位牧師用不同的音域和節拍速度分別表現基督、羣眾和敍述者 [1]  。14世紀後半葉,羣眾開始用單聲部齊唱來代表 [1] 
15世紀,應答受難曲結合了傳統的受難敍述和吟誦的角色三分法,代表羣眾的會眾詠唱復調、耶穌、福音師和猶大則唱素歌。
17至18世紀,產生了清唱劇式的受難曲,融入了戲劇音樂的創作原則:唱詞插入了非聖經的詞句;福音師的敍述中保留着清唱劇已放棄的朗誦者,並採用富有歌劇性的宣敍調,用通奏低音伴奏;作品中插入的 詠歎調錶現得只是旁觀者,而非劇中角色的情感;明確被指定的器樂重奏或插入序曲、詠歎調和合唱中,模仿當時意大利歌劇的寫作風格 [2] 

受難曲代表人物

時期
作曲家
主要貢獻或受難曲代表作
15-16世紀
理查德·戴維
最早的3首應答受難曲作者之一。代表作《馬太受難曲》。
加斯帕羅·阿爾貝蒂
開始了受難曲在意大利北部的傳播。代表作《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
安東尼奧·斯坎代洛
將應答受難曲引入德語地區。代表作《約翰受難曲》。
安託萬·隆加瓦爾
首創了經文歌受難曲。
阿希姆·布爾克
創作了最早的德文經文歌受難曲。
萊昂哈德·勒西娜
基於傳統的受難曲調上寫出了優美感人的復調音樂。代表作《我主耶穌基督的苦難》。
17世紀
戲劇受難曲創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路加受難曲》《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
安德魯·舒爾茨
戲劇受難曲創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歷史的復活》。
托馬斯·塞爾
採用四福音書以外的歌詞進行譜曲;首次在受難曲中寫作了器樂的間奏曲;廣泛地運用了雙合唱團;並且從頭至尾都有樂器伴奏。代表作《馬太受難曲》。
18世紀
使清唱劇受難曲的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度。代表作《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
20世紀
胡戈·迪斯特勒
用現代音樂語彙延續海因裏希·許茨受難曲先例的作品。代表作《合唱受難曲》。
恩斯特·佩平
運用了20世紀不協和音寫作的經文歌受難曲。代表作《馬太受難曲》。
以上代表人物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
  • 1.    孫怡編著. 西方音樂風格與體裁賞析 上 從中世紀到古典主義時期[M].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7.08,72
  • 2.    錢亦平,王丹丹著. 西方音樂體裁及形式的演進 修訂版[M]. 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7.01,198-202
  • 3.    徐玲,張禕,薛睿韜主編. 西方音樂史及作品賞析[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10,57.
  • 4.    於潤洋主編. 西方音樂通史 修訂版[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3.0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