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取(拼音:qǔ)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金文 [2]  。取的古字形像以手取耳。古代戰爭,殺死敵人,會割下戰俘的左耳記功。“取”的本義就是割取敵人的耳朵,有所獲取。“奪取”“獲取”等義都包含在捕取俘虜這一過程中,也都是“取”的常用義。後泛指“得到”“拿”等,取得的方式可以是從中取出,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也可以是選取擇定,如“去粗取精”“捨生取義”。有時也用來表示“挑選”“採用”等義。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耳、又
五    筆
BCY [3] 
倉    頡
SJE [3] 
鄭    碼
CEXS [3] 
筆    順
①橫②豎③豎④橫⑤橫⑥提⑦橫撇⑧捺
字    級
一級(0997) [1] 
平水韻
上聲七麌、上聲二十五有 [4] 
注音字母
ㄑㄩˇ
筆畫數
6+2,2+6(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53D6
四角碼
1744₀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會意字,甲骨文(圖1)的“取”字像是一隻右手拿着一隻左耳的形狀。《周禮·夏官·大司馬》裏便這麼一段記載:“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鄭玄注:“得禽獸者取左耳。”大意是説捕獲禽獸以後要割下其左耳記功。古代戰爭俘獲或殺死敵人後,也會把戰俘或被殺死的敵人的左耳割下拿回來作證,視割耳數量的多寡而計功。這一行為也叫做“聝()”,也是“取”的造字本意。這個字發展到西周金文時,耳朵已經變樣,小篆再次變化。從構型上講古今一脈相承,變化不大。楚文字中雖然有上加橫劃飾筆和變“又”為“攴”的異體(圖10),但都符合其自身演變的規律,較之省訛形體,變化也不算很大。 [5]  [14] 
“取”字的本義是“割取耳朵”,由手拿下耳朵引申,引申為拿、取得、獲得、捉拿之義,例如《尚書·召誥》上説:“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是説太保和各國君主,出去拿了玉器綢子等,回來賜給周公。這裏的“取”就是拿的意思。到銀行取錢的“取”,也是拿的意思。“取暖”“吸取”的“取”則是獲得、取得的意思。而高考錄取中的“取”,是在獲得的基礎上進一步引申,有挑選的含義在裏面;在獲得的人中擇優挑選。當然還有“取命”的説法,實際是做本義講,即割取、割殺,也可理解為引申義拿、拿下。 [14] 
遠古時期有搶婚的習俗,男子往往以武力擄掠女子為妻,“取”由此引申為娶妻的意義,如《詩經》“取妻如之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吳起取齊女為妻”,其中的“取”即“娶”,這個意義後來寫作“娶”。 [5]  [1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
cut off
周禮·夏官·大司馬》:“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

拿。
take;
fetch;get
《尚書·召誥》:“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幣,乃復入,錫周公。”
曹禺《日出》第一幕:“竹均,我的行李你怎麼敢隨便就取出來了。”
取款;取捨;索取;竊取;領取
捕捉;捉拿。

《詩經·豳風·七月》:“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新唐書·權懷恩傳》:“賞罰明,見惡輒取。”

收受;索取。

《孟子·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選擇;選定
adopt;
choose;
select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毛澤東《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一:“對中小貪污犯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針。”
取名;取景;取消;錄取;
容易地征服別國或打敗敵軍。

左傳·莊公十一年》:“覆而敗之,曰取某師。”
史記·秦始皇本紀》:“蒙驁攻韓,取十三城。”

迎接。

袁康《越絕書·越絕吳內傳》:“於是鮑叔牙還師之莒,取小白,立為齊君。”

迎娶,娶親。後多作“娶”。
marry
《周易·鹹卦》:“鹹,亨利貞,取女,吉。”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李遜﹞取妻張氏,生子李彥青。”

邀請;召喚。

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後哲宗登基,取學士回朝,除做臨安府太守。”

求。

袁宏道《經太華》詩:“不取色態妍,唯求神骨肖。”

招致;遭到。
incur
晏子春秋·內雜下十》:“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得到;獲得;接受。
seek;get
戰國·屈原《天問》:“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
取得;取勝;博取;獲取;錄取
聽從;任憑。

《史記·匈奴列傳》:“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
清平山堂話本·藍橋記》:“嫗曰:‘取郎君自便。’”
採取;聽取
依託,憑藉。

《易·繫辭下》:“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

治理。

《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副詞
表示範圍,相當於“才”“僅”。

《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史記·酷吏列傳》:“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於湯。”

助詞
表動態。猶“得”。

杜甫《酬韋韶州見寄》詩:“雖無南過雁,看取北來魚。”

表動態。猶“着”。

李白《短歌行》:“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

通“”。會合,集合。

《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

動詞
通“”。趨向。

《禮記·曲禮上》:“禮聞取於人,不聞取人。”
《管子·權修》:“故末產不禁,則野不闢;賞罰不信,則民無取。”

通“趨”。疾走。

《韓非子·難勢》:“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又部】七庾切(qǔ)
捕取也。從又從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 [8] 
〖註釋〗①《周禮》指《周禮·夏官·大司馬》。②《司馬法》句:王筠《説文解字句讀》:“此捕取人也。”載:語助詞,無實義。

説文解字注

“捕取也”注:《幸部》曰:執,捕罪人也。
“從又、耳”注:七庾切。四部。
“《周禮》:‘獲者取左耳。’”注:大司馬職。
“《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注:偁《周禮》,又偁《司馬法》釋之,以説從耳之意。 [9]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部】 取;部外筆畫:6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竝娶上聲。《説文》:捕取也。從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為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注:師古曰:取,讀曰娶。
又《集韻》《韻會》《正韻》竝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陳留浚儀。注: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又《集韻》《韻會》《正韻》竝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飲》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申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從與聲。人與而我取也。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耳”的末筆橫改提。
【寫法】❶“耳”窄“又”寬,頂部“耳”高,底部“又”高。❷“耳”,首筆橫收筆於豎中線,兩豎左短右長,框內第二短橫在橫中線,末筆提在豎中線收筆。❸“又”,兩筆都從豎中線起筆,相交於右下格,撇尖、捺腳收筆持平。 [11]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九麌

合口呼
次清
七庾切
tsʰjuo
上聲
四十五厚

開口呼
次清
倉苟切
tsʰu
集韻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次清
逡須切
tsʰio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全清
遵須切
tsio
平聲
下平十八尤

開口呼
次清
雌由切
tsʰiəu
上聲
九噳

合口呼
次清
此主切
tsʰio
上聲
四十五厚

開口呼
次清
此苟切
tsʰəu
入聲
三燭

合口呼
次清
趨玉切
tsʰiok
禮部韻略


上聲






此主切



上聲






此茍切



去聲






逡遇切

增韻


平聲






逡須切



上聲






此主切



上聲






此茍切



去聲






逡遇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魚模




次清

tsʼiu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葉趨上聲



去聲
魚模






葉趍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四魚


次清
逡須切
ts‘y

上聲
四語


次清
此主切
ts‘y

上聲
十九有


次清
此茍切
ts‘ou

去聲
四御


次清
七慮切
ts‘y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四諸主着







(參考資料:漢典 [12]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ʰ
i̯u
先秦
王力系統
tsʰ
ǐwɔ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ʰ
ju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ʰ
jew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h
jugx
西漢



東漢





juo


ju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wo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wo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ju
隋唐
高本漢系統

tsʰ
i̯u
隋唐
王力系統

tsʰ
ǐu
隋唐
董同龢系統

tsʰ
juo
隋唐
周法高系統

tsʰ
iuo
隋唐
李方桂系統

tsh
ju
隋唐
陳新雄系統
tsʰ
ǐu
(參考資料:漢典 [12]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ʰy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ʰy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ʰy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ʰy
42
上聲
文讀
tɕʰi
42
上聲
白讀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ʰy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ʰy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ʰy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tɕʰy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tsʰi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tsʰɿ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tɕʰi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tɕʰy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tɕʰy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sʰi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tʃʰøy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tʃʰei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sʰu
51
上聲
文讀
tsʰiu
51
上聲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sʰu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sʰy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sʰy
21
上聲

tsʰiu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1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1-1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24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2]
  • 4.    平水韻 七麌  .搜韻[引用日期2019-11-10]
  • 5.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 :459-460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2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71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73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16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1-10]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6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86
  • 12.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10]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36
  • 14.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410-411
  • 15.    劉志基主編.字脈 撩起漢字的面紗[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9.07:137-13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