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叔度

鎖定
《後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黃憲〉~744~ 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
中文名
叔度
拼    音
shū dù
注    音
ㄕㄨ ㄉㄨˋ
出    處
《後漢書》

叔度詳細釋義

叔度漢黃憲字

世貧賤,父為牛醫。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旅,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既而前至袁閬所,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閬曰:「見吾叔度邪?」……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諸氿濫,雖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不可量也。」憲初舉孝廉,又闢公府,友人勸其仕,憲亦不拒之,暫到京師而還,竟無所就。年四十八終,天下號曰「徵君」。
黃叔度品學超羣,尤以氣量廣遠著稱。 康有為 《贈陳鎮南編修兄》:“ 叔度 自遠量, 曼容 ( 漢 邴丹 的字)善知足。”

叔度漢廉範字

廉範為名將廉頗的後代。
《後漢書》卷三十一《廉範傳》
廉範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趙將廉頗之後也。……建初中,遷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範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説。成都民物豐盛,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範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在蜀數年,坐法免歸鄉里。範世在邊,廣田地,積財粟,悉以賑宗族朋友。 [1] 
典源譯文
廉範,字叔度,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趙國將軍廉頗的後人。……建中(漢章帝年號)初期,改任蜀郡太守,蜀郡的人喜歡爭論,好互相評論好壞,廉範常常用純樸厚實訓導他們,不接受別人在他耳邊説壞話。成都物產豐盛,房屋之間很窄,從前的條令禁止百姓晚上活動,防止火災,但是百姓偷偷的活動,火災每天都會發生。廉範於是廢除原來的法令,只是嚴格要求百姓儲存水而已。百姓感到很方便,於是編成歌説:“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在蜀郡擔任太守好幾年,因為觸犯法律被罷免回到故鄉。廉範一生都在邊境做官,廣泛開墾田地,囤積糧食財物,全部接濟了宗族、朋友。 [1] 
釋義
漢廉範字叔度。 範為名將 廉頗 的後代,後用“叔度”讚頌為百姓謀福利的官員。
運用示例
唐 劉禹錫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孔璋 舊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處處聽。”
明 何景明 《寄贈張方伯》詩:“行人尚聞歌 叔度 ,童子猶思迎 細侯 。” [1] 

叔度裴曰修字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南昌新建人,清代名臣、文學家。乾隆四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吏部侍郎、軍機處行走、禮、刑、工部尚書,加太子少傅,諡文達。曾奉命與魯、豫、皖三省巡撫巡視黃河,劃疏浚之策。奉敕編纂《熱河志》、《太學志》、《密殿珠林》、《石渠寶笈》、《錢錄》等。

叔度何煨字

何煨,字謙之,叔度,浙江山陰人,雍正中授州同知,效力修江南河,浙江尖山海塘,有功,擢河庫道,遷兩淮鹽運使,兼管河務。以治淮揚河務,超擢淮陽道,乾隆二十六年(1761),內調郎中,擢按察使,布政使,授巡按,俱兼理河務,得愛民知政之褒。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帝巡天津,閲永定河工事,何煟迎駕,獲賜孔雀翎,黃馬褂。後加總督銜,兵部尚書銜,病卒。追贈太子太保。子裕成,字福天,為貢生,官曆山東督糧道,陝西巡撫,江西巡撫,任內於治河修築堤岸,能繼述其父。有全河指要,當宣節並重,後世則。
何煟,即山陰峽山何氏十五世公,《山陰峽山何氏家譜》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序刊本(二十二卷)的補充編者 (有的地方誤為何煙),紹興峽山現存都督府第二進“花廳”的主人——何謙之。
何裕成,何煟子,《山陰峽山何氏家譜》二十卷《家訓》的校對。他集其父與自已兩代人治河之經驗,寫成《江南全河指要》一書,為後人留下一部極為珍貴的水利著作。在清代水利官員中,何氏父子並稱“能吏”。

叔度歷史人物

叔度,本名:姬度,周文公姬旦(周文王的第四子)的曾孫、魯文公伯禽(姬伯禽)的孫子、魯考公姬酋的兒子、神童項橐的父親,西楚霸王項羽嫡系先祖。諡號:惠叔,故、又稱“”。“叔度”、是“尊稱”,也是“區別稱謂(因為他與蔡叔姬度重名、但又不是國君,所以、歷史學家僅僅稱他為“叔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