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甄審運動

鎖定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區學生為爭取讀書權利而與國民黨當局開展的鬥爭。
上海學生提出了“人民無偽!”“學生無偽!”等口號。
中文名
反甄審運動
爭    取
讀書權利與國民黨當局開展的鬥爭
展    開
在京、滬、平、津、青島等地
開始時間
1945年10月

反甄審運動運動起始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區學生為爭取讀書權利而與國民黨當局開展的鬥爭。1945年9月26日,國民黨政府公佈《收復區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甄審辦法》,稱:原淪陷區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學生為“偽學生”,要一律進行甄審和訓練。“甄審科目一律考國文、英文、三民主義”,還要“標點批註國父遺教與《中國之命運》,呈交主興研讀報告與學術論文各兩萬字以上”。甚至教職員也不能倖免。由於社會輿論與各收復區學生的強烈反對,當局於1946年2月又公佈了《甄審修正辦法》,但仍以學習蔣介石的《中國之命運》為主要內容。面臨失學失業威脅的廣大師生不得不為生存而戰。

反甄審運動運動過程

反甄審鬥爭在京、滬、平、津、青島等地相繼展開。上海學生提出了“人民無偽!”“學生無偽!”等口號,先後向到上海的國民黨教育部長朱家驊和蔣介石請願,要求取消甄審,取得讀書權利。北平學生在北平專科以上學校校友聯合會的領導下,先後召開了四次反甄審大會,1945年10月發出《給收復區全體青年同學的一封信》,號召學生團結鬥爭,非到當局撤銷甄審辦法不止。12月31日,天津學生6,000餘人包圍教育局,反對甄審。學生的鬥爭迫使國民黨步步退讓,原來的“先甄審後補習”改為“一面接收,一面繼續上課”,京滬平等地成立了臨時大學補習班。

反甄審運動運動結果

1946年暑假,各校臨大學生都升入國立大學,甄審辦法不了了之,學生長達8個月的反甄審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

反甄審運動津反甄審

抗戰結束後,長期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青年學生與教師莫名其妙地被污衊成“偽學生”、“偽教員”。1945年9月27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頒佈了《政府教育局擬定甄審收復區中等以上學校學生之辦法》,要求對淪陷區的教員和青年學生通過考試三民主義、英文、國文、數學、史地、理化六門功課進行甄別,這一措施激起廣大青年學生的極大不滿。我黨根據羣眾的要求,領導學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甄審運動”,各學校的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骨幹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這一斗爭中,起到了先鋒骨幹作用。天津市檔案館館藏檔案中對這次“反甄審運動”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1] 

反甄審運動青反甄審

反甄審運動亂世

戰後的青島,風雨飄搖,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表情:太陽旗落地,星條旗飄起;接收大員滿天飛,“五子登科”接收忙,搶金子,搶位子,搶房子,搶車子,搶女子;善後救濟總署、貨物税局 、敵偽產業處理局 ,一塊塊金字招牌忽然在一個早晨冒出來;接着是更改税捐,調整税率,保甲編組,五户連坐,敲詐勒索,巧立名目 ,苛捐雜税接踵而來……其間,一則公佈在《青島公報》頭版上的甄審令引發軒然大波,1945年12月16日,青島文德女中20歲的女教師費筱芝因張貼反甄審標語,在青島街頭被殺,由此在全國演化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甄審運動。

反甄審運動一則甄審令

1945年11月2日,一則“甄審令”公佈在《青島公報》的頭版位置上:“凡淪陷區敵偽所設中等學校教職員、學生須一律甄審,未經甄審合格之學生與教師,一律不承認其學籍、教齡,不能繼續求學和報考大學,不能繼續任教。”甄審令一出,就意味着盼到“中央”來了以後仍然在失業 、飢餓、貧困中苦熬的人們,不僅生活、出路毫無保障,頭上還會扣上一頂“附逆”的帽子,墜入更深的苦難。
甄審與反甄審,猛然碰撞出抗爭的火花。
從1945年11月下旬開始,青島師範學校 、市立中學畢業生馬緒登、沙公普、董建鈞等,聯絡師範學校 、市立中學、市立女中、禮賢中學、崇德中學、文德中學等校畢業生連續集會,反對不合理甄審,並數次派代表與市教育局交涉,均遭無理拒絕。1945年12月9日、12日,各校畢業生相繼成立高初中畢業生聯誼會和教員學生聯誼會,推選馬緒登為聯誼會負責人,拒絕甄審登記,一再派代表與教育局交涉,要求取消不合理甄審。但教育局答覆:逾期不登記,一切責任自負。15日,教育局裁撤了台東鎮等小學校長和數十名教師。教育局的蠻橫態度激起了廣大師生的憤怒,廣大師生終於認清了國民黨獨裁、專制、反人民的真面目,並意識到單靠少數代表的請願是不行的,只有廣泛地聯合起來鬥爭才是唯一的出路。
這期間,中共青島市內特支及時掌握了反甄審運動的發展事態,特支成員王文成、王文仁均以崇德校友的身份參加了集會。12月上旬,特支書記張遼專程回市委彙報。市委認為,這是發動羣眾開展鬥爭的極好時機。市委指示:市內黨組織要加強對運動的領導;要擴大革命陣營,廣泛動員和吸收在校學生及教員參加鬥爭;要爭取全市各界、各階層的支持和同情,聯合一切反甄審的力量,大造輿論和聲勢。

反甄審運動一樁槍殺慘案

反甄審,從市立中學、文德、禮賢、市立女中開始迅速擴大到全市師生。12月16日,全市師生代表齊集黃台路小學禮堂開會,決定自12月17日起罷課罷教,集體請願。會後,一二百名師生分組上街張貼標語。
當夜 ,國民黨青島當局出動大批軍警,進行鎮壓。22時,一二百名師生分組上街張貼標語。23時,文德女中20歲的女教師費筱芝在湖南路上貼標語時,被持槍的“青島保安隊”士兵發現,費筱芝忙向江蘇路躲避,只聽身後一聲斷喝,槍響了,費筱芝中彈倒在血泊裏……費筱芝的犧牲,激起了公憤,5000名中學生捲入反甄審鬥爭,十餘所中小學舉行罷課,影響迅即波及全市各界,全市師生八九千人在市府門前示威。“費筱芝慘案”成為青島反甄審運動進入高潮的爆發點。
當局為儘快平息學潮,李先良(時任青島市市長)、葛覃(時任青島市黨部主任)、孟雲橋(時任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張樂古(時任青島參政員)等在《十項請求細目書》上簽字;教育部特設的濟南大學臨時補習班也在青島設立分班;禮賢、崇德、文德、聖功4校學生免予甄審。

反甄審運動一場反甄審運動

1946年1月12日,教員學生聯誼會在東本院寺為費筱芝舉行追悼大會,數千名師生和市民前來弔唁。會上,教師代表王惠芬、學生代表邢雨辰(中共地下關係)等憤怒控訴當局鎮壓學生運動、慘殺無辜的罪行。
國民黨青島當局玩弄兩面派手法,對已承諾的《十項請求細目書》遲遲不兑現。為抗議當局言而無信,聯誼會決定舉行全市學生大遊行。14日,全市師生八九千人,齊集第三公園,要求市長李先良前來答覆問題。李先良不敢到場,張樂古卻以欺騙手段將馬緒登、邢雨辰等代表騙到市政府進行“談判”,暗中將他們扣押。為穩定羣眾情緒,揭露反動當局的陰謀,特支成員決定因勢利導,發動大家到市政府遊行請願。遊行隊伍高舉橫幅標語,高呼口號,經中山路等主要街道,浩浩蕩蕩,奔向市政府。途中,交通公司、電業局、四方機廠、頤中煙草公司等單位的工人,紛紛加入遊行隊伍,參加羣眾多達1萬餘人。迫於廣大羣眾的強大聲勢,李先良不得不出來和大家見面,孟雲橋則表示接受師生所提出的條件,次日作正式答覆。
為聲援青島反甄審運動,平、津、寧、滬等地紛紛來函來電錶示聲援,全國各地的慰問信件紛至沓來。1月20日、21日,即墨金口鎮、靈西區師生連續舉行聲援性示威遊行。重慶《新華日報》、山東《大眾日報》、膠東《大眾報》等,都陸續刊載了消息。中共中央華東局也發出了《關於青島學生運動的指示》,應以費筱芝慘案兇手為主要打擊目標 ,力爭實現師生提出的“懲兇”、“保障人權”、“取消甄審”等要求。青島反甄審運動,是解放戰爭時期青島的第一次大規模學生運動,鬥爭矛頭直指國民黨當局。迫於學生、市民的遊行、罷教的形勢與國民黨高層施加的要求安定民心的壓力 ,李先良被迫捨車保帥,將兇手捉拿歸案。1946年7月31日,青島地方法院檢察處經偵查終結,被告青島保安隊員王玉明被提起公訴,證據確鑿。王玉明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1947年減刑,未過多久,即被釋放。費筱芝被殺案的兇手未被嚴懲,這一案件就此草草收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