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向間接血凝試驗

鎖定
反向間接血凝試驗是將可溶性抗原(或 抗體)先吸附於紅細胞表面,使之成為致敏 載體顆粒,然後與相應的抗體(或抗原)作 用,在有電解質存在的適宜條件下,出現的 凝集現象,稱為間接血凝集試驗。將可溶性 抗原吸附於紅細胞表面(致敏),用以檢測 未知抗體的方法稱為正向間接血凝試驗;將已知特異性抗體吸附於紅細胞表面(致敏), 用以檢測樣品中的相應抗原的方法稱為反向 間接血凝試驗。(丁梅) [1] 
中文名
反向間接血凝試驗
出    處
《法醫學辭典》
試驗簡介
反向親權鑑定指通過比對身源未知個體與可能是其親屬個體的基因分型來確定身源未知者身份的親權鑑定,主要見於失蹤者(活體、屍體)的身份確定。如以母親及其子女和碎屍塊進行DNA分型,以確定碎屍塊是否系小孩的失蹤父親。最典型的反向親權鑑定是確定被拐賣兒童的身源。根據孟德爾遺傳定律,孩子若具有雙親均無的遺傳標記,排除他們之間有親子關係;若孩子與雙親的遺傳標記不違反遺傳規律.可能具有親生關係。PJ值可按照雙親皆疑方法計算,也可以將假設孩子與父、或母分別按單親檢驗計算。(陸惠玲)
參考資料
  • 1.    官大威.法醫學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