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信息詐騙白皮書

鎖定
智能手機的普及改變着人們的溝通交流方式,移動互聯技術的便利性同時也被犯罪分子防範利用,偽基站、詐騙電話、詐騙短信等信息詐騙現象層出不窮。面對信息詐騙行業的新特點及聯盟運營一週年以來經驗困惑等,發佈會當天,聯盟還舉辦了首屆反信息詐騙高峯論壇。公安部領導衞琪表示,深圳網警在反信息詐騙領域先行舉措以及與騰訊等國內領先的安全公司共同成立了反信息詐騙聯盟一年間取得不俗的成績,為國內反信息詐騙做出了就巨大的貢獻,“深圳模式”值得全國各地借鑑。
深圳網警與騰訊安全攜手發佈了《反信息詐騙白皮書》,梳理信息詐騙現狀及新特點,詳盡分析了十大信息詐騙典型案例、深入解剖了十大反信息詐騙手段以及展示了週年反信息詐騙成績。 [1] 
中文名
反信息詐騙白皮書
頒佈時間
2014年12月26日
發佈單位
深圳網警、騰訊安全

目錄

反信息詐騙白皮書發佈

12月26日 “天下無賊-反信息詐騙聯盟一週年暨首屆反信息詐騙高峯論壇”,26日在深圳舉辦,發佈國內首個《反信息詐騙白皮書》(簡稱:白皮書) [2] 

反信息詐騙白皮書發起

該聯盟由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與騰訊安全聯合發起,公安部、中國互聯網協會、全國18個省市網警及100餘家銀行及互聯網企業共同參與。
白皮書首次系統性分析當前信息詐騙的現狀、特點,披露該聯盟的反詐騙經驗。
據白皮書透露,2013年,中國信息詐騙案件發案30萬餘起,民眾損失100多億元。當前的信息詐騙呈現從撒網式向精準化轉變、大數據成為信息詐騙工具、詐騙個案金額越來越大的特點。
白皮書公佈的2014年十大典型詐騙案例,包括冒充公檢法、10086積分兑換、航班取消等詐騙案。
白皮書稱,當前反信息詐騙面臨巨大挑戰,其中包括偽基站、網絡改號軟件、釣魚網址、木馬病毒等高科技手段的運用,也讓信息詐騙變得更難主動提防和控制;利用社會工程學原理進行詐騙,讓一些有知識的年輕人都防不勝防;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防範個人信息泄露、打擊信息詐騙缺少法律法律依據,運營商、銀行等部門的業務監管漏洞也給信息詐騙提供了土壤;反信息詐騙的“單兵作戰”模式的短板暴露出來,無法實現對信息詐騙黑色產業鏈的嚴防嚴控,影響了反信息詐騙的效率。 [2] 

反信息詐騙白皮書重創

據悉,該聯盟重創“警企民”聯合防騙新模式,開通反信息詐騙諮詢專線,有效降低了用户防騙概率,提高了破案效率。而手機安全軟件的普及,也有效從用户一端降低了被騙風險。
數據顯示,自反信息詐騙聯盟 [1]  自成立來,僅在深圳地區就接聽市民來電62萬人次,諮詢員直接勸阻約1.84萬人避免被騙匯款,涉及金額1.56億;幫助5700多名事主快速攔截被騙資金1.09億元,總計超過2億元。
會上,央視著名主持人趙普成為“反信息詐騙公益形象大使”。
聯盟基於騰訊公司安全雲庫建立互聯網安全開放平台,將運營的全球最大風險網址數據庫、過億活躍號碼庫、惡意詐騙銀行號碼黑名單分享給聯盟成員,共同打擊信息詐騙。
聯盟成員代表表示,希望通過聯盟的帶動,促進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儘快出台,從立法上嚴厲打擊個人信息泄露,切斷信息詐騙的源頭,實現“天下無賊”的美好願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