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

鎖定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是1997年5月1日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少華。
中文名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
作    者
陳少華
出版時間
1997年5月1日
出版社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03308673
定    價
22 元
開    本
32 開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內容介紹

1997年5月,印書《友竹草堂軍旅拾印》出版。
出版之前,分別求上海錢君陶、胡鐵生,蘇州程質清,上海高式熊,北京康殷、周克玉、李鐸、夏湘平、熊伯齊等名人名家閲過書稿。
名家們分別為本書題字、作序、批註,留下了永恆的記憶和感激之情!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圖書目錄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註釋 陳少華
(一)榮光。白文,金文入印,2.5×2.5cm。
(二)中華。紅文,磚刻,11×11cm。
(三)兵強馬壯。紅文,金文入印,5×5cm。邊款:兵強馬壯,庚午少華。
(四)國泰民安。白文,仿石鼓刻石,5×5cm。邊款:國泰民安,京西少華。
(五)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紅文。5×5cm。邊款:烽火夜似月,兵氣曉成虹,盧照鄰句,少華。
(六)戰苦軍猶樂,功高將不驕。白文。邊款:戰苦軍猶樂,功高將不驕,皎然句,少華。
(七)洪湖將軍章。白文,仿凌江將軍章,4×4cm。程質清批:有急就章味,很好。李鐸注,很好。
(八)一馬當先。白文,仿石鼓,4×4cm。
(九)馬到成功。紅文,參封泥,4×4cm。李鐸注,好。
(十)吾車既工。紅文,石鼓文入印。2.8×2.8cm。
(十一)、(十二)執而勿射(白文),君子乃樂(紅文)3.8×3.8cm。邊款:錄石鼓文句治印,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北京印社聯合舉辦首屆北京金石書畫節,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十日開幕,大校陳少華並記。康殷圈定。李鐸注,好。
(十三)百鍊成鋼。白文,仿白石治印,2.5×2.5cm。李鐸注,似宜刻得更拙實老成些。
(十四)孫子兵法研究會。白文,金文入印,5×5cm。邊款:孫子兵法研究會。少華刻。程質清改『究』字。
(十五)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白文,古璽布印,4×4cm。邊款:孫子兵法國際學術討論會,一九八九年五月于山東惠民,京西少華治印。康殷圈定,注:法字於古璽中甚簡。
(十六)後勤學術雜誌創刊十週年紀念。白文,5×5cm。康殷圈定。李鐸注,很好。
(十七)盧溝橋建橋八百週年紀念。紅文,依秦公簋式治印,3.8×3.8cm。邊款:盧橋建橋八百週年紀念,一九八九年,少華刻。
(十八)湖光山色。白文,參楷隸治印,2.8×2.8cm。
(十九)光明磊落。紅文,仿金文入印,2.8×2.8cm。
(二十)孺子牛。紅文,參封泥,2.5×3.2cm,隨形。
(廿)學習雷鋒。白文,3×3cm。李鐸注:很好。
(廿二)樹立新風。紅文,3×3cm。李鐸注:好。
(廿三)公私分明。紅文,2.5×2.5cm。程質清注,擬四字璽,甚精。李鐸注:有意思,精之至。
(廿四)兩袖清風。紅文,仿楊白?,4.8×4.8cm。李鐸注,樸拙、勁麗、極佳
(廿五)鄧小平璽。白文,仿古璽治印,7×7cm。
(廿六)江澤民印。白文,仿古玉印,4×4cm。程質清注,線條爽朗流暢,極美。李鐸注,此印極佳,為印之精品也,吾最喜之,特注。
(廿七)李瑞環印。白文,仿古玉印。4×4cm。程質清注,有切玉印味,甚好。李鐸注,佈局好。
(廿八)傅全有。白文,仿古印。4.8×4.9cm
(廿九)周克玉印。紅文,金文入印,4×4cm。李鐸注,好。
(三十)葉子龍。白文,仿古印,3×3cm。
(三十一)李倫。白文,仿古印,4×4cm。李鐸注,好。
(三十二)、(三十三)陳雷(白文)中州人也(紅文)4×4cm。李鐸注,兩方皆好。
(三十四)毛岸青。紅文,2.8×2.8cm。
(三十五)邵華。白文,仿石鼓文治印,2.8×2.8cm。
(三十六)其華。白文,仿古印,2.5×2.5cm。
(三十七)、(三十八)李鐸(白文),字仕龍號青槐(紅文)3.8×3.8cm,仿漢印,封泥。
(三十九)趙可銘印。白文,仿秦印,2.8×2.8cm。康殷批,趙所從之?,漢印皆如此,本不訛,唯説文訛作?也。李鐸注,好。
(四十)周躍飛印。白文,仿漢印,3.2×3.2cm。
(四十一)傅玉璋。紅文,仿漢印,2.5×2.5cm。李鐸注,好。
(四十二)陳滿卞璽。白文,仿古璽,3×3cm。
(四十三)劉寶川印。白文,仿漢印,5×5cm。康殷批,漢皇姓劉,漢印中劉姓者何慮數千,皆作劉,從無作鎦者,何不從之,而師從許氏訛篆?李鐸注,好。
(四十四)宋之傑。白文,仿漢印,2.4×2.4cm。康殷圈定。程質清批,此印如玉印,極佳品也。李鐸注,很好。
(四十五)文承保印。白文,仿漢印,3.8×3.8cm。
(四十六)顏家楨。白文,仿漢印,1.8×1.8cm。康殷圈定。李鐸注,好。
(四十七)李鐸。紅文,仿漢印,2.4×2.4cm
(四十八)王志安印。白文,小篆入印古璽佈局,2.6×2.6cm。康殷圈定。熊伯齊序贊。
(四十九)陳柏江印。白文,仿漢印,2.8×2.8cm。康殷圈定。李鐸注,好。
(五十)、(五十一)宋映雪印(白文)程快樂印(紅文)3.6×3.6cm。李鐸注,好。
(五十二)許猛子。白文,參白石意,2.8×2.8cm。
(五十三)志安。紅文,泉文入印,3.6×3.6cm。康殷批,志安二字非同代之文也。
(五十四)趙桂中印。白文,仿漢印,3×3cm。
(五十五)、(五十六)陳玉文印(紅文)莊成瑤印(白文)3.8×3.8cm,仿秦印。李鐸注,好。
(五十七)李鐸之璽。白文,仿戰國『南門之璽』,3×3cm。
(五十八)、(五十九)趙金光珍藏(紅文,2.5×2.5cm)季強(白文,3×3cm)李鐸注,不錯。
(六十)李長華。紅文,蟲鳥篆入印,3×3cm。
(六十一)安東尼。白文,仿缶翁,3×3cm。
(六十二)、(六十三)徐文生(白文)王念五(紅文)2.4×2.4cm,仿鑿銅、刻陶印。李鐸注,好。
(六十四)碣石山人。紅文,仿磚文,2.4×2.4cm。
(六十五)張有卿印。白文,仿漢印,4.8×4.8cm。邊款:張有卿印,一九九○年三月,陳少華刻於京西友竹草堂。
(六十六)約餘特。紅文,3×3cm。
(六十七)、(六十八)石方乾(白文)圓坤(紅文)2.5×2.5cm。李鐸注,好。
(六十九)、(七十)黃毅(白文)黃毅之印(紅文)3×3cm。程質清批,黃毅之印一印宜刪。李鐸注,上方好。
(七十一)辛濟仁印。白文,仿漢印,2.5×2.5cm。
(七十二)、(七十三)孫印(紅文,1.9×1.9cm)吉慶(白文,2.5×2.5cm)程質清批,『孫』字『子』旁頭上一點稍加重。李鐸注,好。
(七十四)艾麗斯。白文,取秦詔版文意入印,3×3cm。
(七十五)尼古拉。紅文,仿封泥,飾魚邊,3×3cm。
(七十六)、(七十七)任城閒人(白文)兆羣之印(紅文)3×3cm。仿秦印。李鐸注,好。
(七十八)馬年大吉。紅文,金文入印,2.5×3.5cm,橢圓形。
(七十九)惠安之璽。白文,仿古璽,2.8×2.8cm。熊伯齊序贊。李鐸注,好。
(八十)克里斯蒂安。紅文,簡隸入印,3×3cm。
(八十一)吳文忠印。白文,3.8×3.8cm。李鐸注,好。
(八十二)大山正宏。紅文,金文入印仿古璽,2.4×2.4cm 。
(八十三)、(八十四)許氏(白文,碑楷入印,3.4×3.cm),許佩(白文,仿秦印,2×2cm)李鐸注,上方不錯。
(八十五)呂羅撥印。白文,古璽布印,3.5×3.5cm。
(八十六)觀望。白文,大篆入印,2.8×2.8cm。李鐸注,好。
(八十七)哲農。紅文,鏡文入印,1.8×1.8cm。李鐸注。好。
(八十八)賽冰書畫。紅文,擬磚文,3×3cm。
(八十九)愚漢。白文,2.8×2.8cm。
(九十)、(九十一)陳基球印(紅文)李潔雲印(白文)4×4cm。李鐸注,好。
(九十二)樂齋。紅文,1.6×2.8cm,隨形
(九十三)其華翰墨。白文,似漢印,2.4×2.4cm。康殷圈定,並注:平正。李鐸注,好。
(九十四)盤山。紅文,封泥意入印,2.4×2.4cm。李鐸注,好。
(九十五)若無長進捫面羞。白文,師楊白?,2.9×2.9cm。
(九十六)、(九十七)太湖洪氏(紅文)雪竹(白文)3×3cm。李鐸注,好。
(九十八)心畫。紅文,1.2×4cm。
(九十九)陳夢然。白文,仿漢印,2.2×2.4cm。李鐸注,很好,不過『然』字最後一點再寬綽一些似會更好些。
(一〇〇)張憶波畫印。紅文,參魏晉印式,3×3cm。程質清批,張憶波畫印宜刪。
(一〇一)三人行必有吾師。紅文,甲骨文入印,1.4×3cm。隨形。程質清批,必字『匕』兩筆粘連即可。
(一〇二)、(一○三)少俊藏書(紅文)楊少俊印(白文)參秦漢印,1.8×1.8cm。李鐸注,好。
(一〇四)萬事如意。紅文,碑楷入印,5.2×5.6cm,隨形。
(一〇五)徐文濤。白文,依璽意,2.9×3cm。李鐸注,好。
(一〇六)銀海金橋。紅文,古泉形。3.5×5cm。
(一〇七)楊平位。白文,鑿印味,2×2cm。程質清批,此印甚佳。李鐸注,好。
(一〇八)、(一○九)銅聲(2.6×2.6cm)朱少軍印(1.2×1.2cm)白文,仿漢印。李鐸注,好。
(一一〇)丁丑。紅文,武丁期甲骨文入印,2.4×4.8cm,隨形。
(一一一)張士言印。白文,仿秦印,2.4×2.4cm。李鐸批,印言二字結體欠美。
(一一二)壽如金石佳且好兮。紅文,臨黃牧甫,2.5×2.5cm,李鐸注,好。
(一一三)會文齋書畫社。紅文,仿金文治印,4.2×4.2cm。李鐸注,好。
(一一四)有容乃大。紅文,依瓦當形治印。圓形,φ3cm。程質清批,四角『四點』削去,簡潔大方。李鐸注,不知為何要設此四角點。
(一一五)抱松齋。紅文,3×8cm。程質清批,手部幾個轉角處,稍修去硬角,較美觀。李鐸注,好。
(一一六)墨牛。白文,3×3cm。康殷批,墨字訛。李鐸注,不錯。
(一一七)永受嘉福。紅文,依瓦當形治印,圓形,φ4cm。邊款:永受嘉福,已已,芒生。李鐸注,好。
(一一八)楊平位印。白文,仿漢鑿印,2.5×2.5cm。李鐸注,此印很好。
(一一九)謙受益。紅文,3.5×5.4cm,隨形。
(一二〇)王晨之印。白文,甲金文字布印,5.8×5.8cm。邊款:王晨之印,略似甲金,丙子仲冬,伯齊德中之命,友竹草堂陳少華。
(一二一)厚鈞翰墨。紅文,3.9×3.9cm。李鐸注,好。
(一二二)遜雪三分白。白文,桂林滑石治印,10×10cm。李鐸注,好。
(一二三)輸梅一段香。紅文,桂林滑石治印,10×10cm。
(一二四)、(一二五)惟吾德馨(白文)旁若無人(紅文)4×4cm。程質清批,惟吾德馨印宜刪。李鐸注,下印不錯。
(一二六)避雨牛胯。紅文,3×3cm。
(一二七)舒懷。紅文,金文入印,3.3×5cm。隨形。程質清批,渾樸可愛。李鐸注,邊飾似嫌太花。
(一二八)、(一二九)水調歌頭(紅文),1.3×1.9cm(橢圓)念奴嬌(白文,1.4×3cm)程質清批,『水調』印宜刪。李鐸批,缺少眉目。
(一三〇)倚馬援筆。紅文,4.4×6.4cm,隨形。
(一三一)北京印社中人。白文,3×3cm。康殷圈定,批:京字俗。
(一三二)印學話西泠。紅文,4×4cm。
(一三三)師真。白文,耐火磚刻,11.8×11cm。李鐸注,這種形式不大耐看。
(一三四)學兵法也學書法。紅文,5×5cm,取缶翁意治印。
(一三五)幹軍事還幹印事。白文,5×5cm,取趙之謙式治印。
(一三六)惟楚有材。白文,草篆入印,3.3×3.3cm。程質清批,『惟楚有材』宜重新創作(並集毛公鼎字設計印式)。李鐸注,『惟有』二字上方結合所過於凹陷,且形成一條畢直斜線,似有礙美之嫌。
(一三七)武漢。白文,3×3cm。
(一三八)陳少華璽。白文,金文布印。3×3cm。
(一三九)芒生。紅文,2×2cm。程質清批,此印安排茂密,極品也。
(一四〇)陳少華。白文,小篆入印,1.1×1.1cm。李鐸注,很好,佳品。
(一四一)友竹草堂主人。白文,3×3cm。康殷圈定,並注頗有新意,然非主而似丁。程質清批。『』主字如上。李鐸注,(主)應與丁異。
(一四二)麥齋。紅文,甲金文入印,2.5×2.5cm。
(一四三)陳少華璽。白文,2.5×2.5cm。
(一四四)少華之璽。紅文,1×1cm。康殷圈定。熊伯齊序贊。
(一四五)陸軍中士印徒。紅文,仿封泥治印,3×2.9cm。邊款:陸軍中士印徒,少華。熊伯齊序贊。
(一四六)大校印徒。紅文,2.5×2.5cm。邊款:少華自作用印。
(一四七)十年一印。紅白文,仿漢印,2.5×2.5cm。
(一四八)馬不停蹄。紅文,碑楷入印,1.4×3.8cm。李鐸注,隨意本好,但過則欠佳。
(一四九)、(一五〇)三十功名過去(白文)八千里路未來(紅文)3×3cm。小篆布璽,魏晉印式。李鐸注,上方較佳。熊伯齊序贊。 [1] 

友竹草堂軍旅拾印作者簡介

陳少華,字芒生,別署友竹草堂。祖籍湖北雲夢,一九四二年六月生於武昌李家橋。一九六一年八月大學預科肆業入伍,一九七七年三月調入北京。一九八八年九月授予大校軍銜,正師職軍官,一九九七年十二月退役。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印社社員,武昌東湖印社社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研究員、理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