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叉犀金龜

鎖定
叉犀金龜(學名:Allomyrina davidis)是金龜子科、叉犀金龜屬動物。體長3-8釐米,體寬1.8-3.8釐米。體呈長橢圓形,脊面隆拱,為體慄褐色或深棕褐色。頭部較小,觸角為10節。雄蟲頭部角狀突起的頂端對稱地分叉,分叉的頂端與角狀突起的中軸幾乎是垂直的,背部滑亮。雌蟲體型略小,頭胸上均無角突,但前胸背板有丁字形凹槽,頭面中央隆起,橫列有3個小突。三對長足強大有力,上面長有許多小刺,末端均有利爪1對,是爬攀的有力工具。
叉犀金龜成蟲、幼蟲均生息於密林之中,成蟲喜歡棲息於樹上吸食果實和樹液,幼蟲以朽木及腐殖質為食。成蟲趨光。成蟲6-8月出現。中國特有種、珍稀種,分佈於中國福建(閩清、明溪、將樂)、湖北、江西、四川、西藏。
叉犀金龜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亦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為易危種。
(概述圖參考資料: [1] 
中文名
叉犀金龜
拉丁學名
Allomyrina davidis
別    名
戴叉犀金龜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金龜子科
叉犀金龜屬
叉犀金龜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目
多食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科
犀金龜亞科
真犀金龜族
命名者及年代
Deyrolle & Fairmaire,1878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叉犀金龜動物學史

1771年,生物學家林奈發現雙叉犀金龜,並將其命名為Scarabaeus dichotomus。但是Scarabaeus屬是以一種蜣螂為模式種建立的,而雙叉犀金龜事實上和蜣螂相去甚遠,所以此分類並不合適。1867年,澳大利亞昆蟲學家Ludwig Redtenbacher發現雲頂兜,將其命名為Myrina pfeifferi。但是1807年丹麥科學家Johan Christian Fabricius已經用Myrina命名了寬尾灰蝶屬,根據生物命名法的優先律,雲頂兜不能再使用Myrina命名,所以Myrina pfeifferi是無效的。1878年,Deyrolle和法國昆蟲學家Léon Fairmaire發現叉犀金龜,將其命名為Xylotrupes davidis,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姬兜的一種,後來人們發現這個分類也是不正確的。
1911年,英國昆蟲學家Gilbert John Arrow將雲頂兜重新命名為Allomyrina pfeifferi,這個學名是合法的,並一直使用至今。而雙叉犀金龜和叉犀金龜由於和雲頂兜形態接近,也被置於此屬中。
1920年Minck建立Trypoxylus屬,包括叉犀金龜和雙叉犀金龜。此後,爭議主要集中於:雙叉犀金龜和叉犀金龜到底應該和雲頂兜同屬Allomyrina,還是獨立的Trypoxylus。2013年,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希臘塞薩利大學的研究表明,根據染色體分析,雙叉犀金龜和叉犀金龜的親緣關係很近,與雲頂兜相對較遠,而三者和姬兜也都有比較近的親緣關係。所以Minck的分類法更為合理。

叉犀金龜形態特徵

叉犀金龜
叉犀金龜(3張)
叉犀金龜成蟲體長34-43毫米;寬19-23毫米。體型長卵圓,體色深褐至黑褐,光澤較晦暗。雌雄異形。雄蟲頭上具1向後彎曲的強壯角突,角突近中部兩側各橫生1個棘狀突,端部分叉呈鯨尾狀。觸角10節鰓片部3節、短小。前胸背板短闊,表面光潔;中央具1短壯、頂端分叉並微向前傾的直立角突。胸下密被黃色絨毛。小盾片大。鞘翅光潔,縱肋不顯。臀板橫闊,近稜形。足壯實,前足脛節外緣有3齒,靠端部2齒接近。雌蟲的頭、前胸相對雄蟲構造簡單。 [1] 

叉犀金龜生活習性

叉犀金龜成蟲、幼蟲均生息於密林之中,成蟲喜歡棲息於樹上吸食果實和樹液,幼蟲以朽木及腐殖質為食。成蟲趨光。成蟲6-8月出現。 [1] 

叉犀金龜分佈範圍

叉犀金龜分佈於中國福建(閩清、明溪、將樂)、湖北、江西、四川、西藏。 [2-3] 
2023年,福建戴雲山保護區發現叉犀金龜。 [5] 

叉犀金龜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1989年,叉犀金龜被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  亦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為易危種。 [3] 

叉犀金龜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