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去婦詞

鎖定
《去婦詞》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5卷第38首。但也有人認為是顧況所作。以第一人稱手法描寫了一個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拋棄的婦女形象,通過對人物細節的刻畫表現出了棄婦的哀怨與孤苦,表現了對拋棄妻子的人的譴責。
作品名稱
去婦詞
作    者
李白(一説顧況)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樂府

去婦詞作品原文

去婦詞(1)
古來有(2)棄婦,棄婦有歸處。
今日妾辭君,辭君遣(3)何去?
本家零落盡,慟哭來時路。
憶昔未嫁君,聞君卻(4)周旋。
綺羅錦繡段,有贈黃金千。
十五許嫁君,二十移所天(5)
自從結髮日未幾(6),離君緬(7)山川。
家家盡歡喜,孤妾長自憐。
幽閨多怨思,盛色無十年。
相思若循環(8),枕蓆生流泉。(9)
流泉咽不掃(10),獨夢(11)關山道。
及此(12)見君歸,君歸妾已老。
物情惡衰賤(13),新寵方妍好。
(14)淚出故房,傷心劇秋草。
自妾為君妻,君東妾在西。
羅幃到曉恨,玉貌一生啼。
自從離別久,不覺塵埃厚。
嘗嫌玳瑁(15)孤,猶羨鴛鴦偶。(17)
歲華(16)逐霜霰,賤妾何能久(18)
寒沼落芙蓉,秋風散楊柳。
以比憔悴顏,空持(19)舊物還。
餘生欲何(20)寄,誰肯相牽攀(21)
君恩既斷絕,相見何年月?
悔傾連理杯,虛作同心結。(22)
女蘿附青松,貴欲相依投。
浮萍失綠水,教作若為(23)流。
不嘆君棄妾,自嘆妾緣業。(24)
憶昔初嫁君,小姑才倚牀;
今日妾辭君,小姑如妾長。(25)
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 [1] 

去婦詞詞句註釋

(1)此詩於顧況集,題作“棄婦詞”。注:“王本雖仍列此詩,而《才調集》明指為顧況作,題為(棄婦詞),所多不過四句,其他差異亦甚少,《英華》選此詩,亦以為疑。!!安旗等注:“《棄婦詞》有繁簡之分:《文苑英華》所載為簡本,僅十七聯;《才調集》所載系繁本,達三十二聯之多。繁本較白集《去婦辭》多四句,其他差異亦甚少,蓋為一詩之兩傳者。此詩之作者,當據《才調集》定為顧況。”
(2)來有:顧況集作“人雖”。
(3)遣:顧集作“欲”。
(4)卻:顧集作“甚”。周旋:行禮時進退揖讓之舉。
(5)所天:婦人未嫁以父母為天,既嫁以丈夫為天。
(6)自從:此二字誤衍。結髮:謂成婚。
(7)緬:遠。
(8)傅玄《怨歌行》:“情思如循環,優來不能遏。”
(9)以上顧集作“及與同結髮,值君適幽燕。孤魂託飛鳥,兩眼如流泉”四句。
(10)掃:顧集作“燥”。
(11)獨夢:顧集作“萬里”。
(12)此:顧集作“至”。
(13)惡衰賤:顧集作“棄衰歇”。
(14)掩:顧集作“拭”。
(15)玳瑁:動物名,似龜,甲片可作裝飾品。
(16)歲華:歲時,時間。
(17)顧集無以上十二句。
(18)此句顧集作“妾以憔悴捐”。
(19)空持:顧集作“羞將”。
(20)何:顧集作“有”。
(21)牽攀:顧集作“留連”。
(22)江總《雜曲三首》:“未眠解著同心結,欲醉那堪連理杯。”連理杯,謂夫妻相愛共飲。
(23)若為:如何。
(24)緣:因緣定分。業:佛教名詞,泛指一切身心活動。佛教稱,前世之業,將招致今生相應的果報。以上十句顧集作“空牀對虛偏,不覺塵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風墮楊柳”四句。
(25)“憶昔”四句:《焦仲卿妻》:“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憶昔,顧集作“記得”。才,顧集作“始”。妾辭君,顧集作“君棄妾”。 [2] 

去婦詞作品譯文

我父母家人已經零落無人,我只好在當初嫁來的路上慟哭。
憶往昔未嫁與你的時候,聽説你很會交際應酬。
聘禮有綺羅錦繡段,還有黃金千兩。
我十五歲那年與你訂婚,二十歲嫁到你家,把你當作依靠的肩膀。
自從我們成為結髮夫妻以後不久,你便離家去到遙遠的地方。
別的家家都夫唱妻隨,不盡歡喜,只有孤妾我獨自長憐。
幽獨的閨閣怨思綿綿,嫁到你家不到十年顏色衰敗。
相思如雲雨循環,枕蓆上日夜淚流如泉。
流泉咽咽,日夜不幹,夜夜夢見自己孤獨地行走在尋找你的關山道路上。
現如今你回家了,我也衰老了。
喜豔厭衰,人情所至,喜新厭舊,新寵妍好。
我掩淚走出曾經的洞房,傷心悽悽侮辱秋草的衰草。
自從我嫁給你為妻,就一直兩地分居,你在東來我在西。
羅幃裏的我從夜到曉獨自怨恨,原來的花顏玉貌被啼哭的淚水泡蔫了。
離別得那麼久,已經不感覺屋內的塵埃積了多厚。
看到孤獨的玳瑁就生可憐之情,特別羨慕雙雙成對的鴛鴦。
歲華容顏追逐霜霰而衰敗,我又怎麼能躲過這個劫?
池沼的寒水凋落芙蓉花,蕭瑟的秋風使楊柳葉紛紛墜落。
就如同我憔悴的容顏,如今空持舊時的嫁妝而歸。
下半生卻寄託與誰呢?誰會願意接納我呢?
你的恩情既然已經斷絕,相見的日子不知在什麼年月了?
真後悔當初與你共傾連理杯,也後悔與你虛作同心結。
女蘿依附青松,珍貴的是想你是個依靠。
如今浮萍失去綠水,叫我如何才好?
我不埋怨你拋棄了我,自嘆自己因緣已盡。
想當年我嫁給你的時候,你的小妹妹才能倚牀而行。
今日我辭別你的時候,小妹已經和我一樣高了。
我回頭對小姑説:以後千萬別嫁給像你哥哥那樣的男人。 [2] 

去婦詞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他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參考資料
  • 1.    《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390-391頁
  • 2.    (唐)李白著.《李太白集:插圖本》:遠東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