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去中國化

鎖定
去中國化(De-Sinicization)是指隨着社會發展,一度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或地區,為改變中華文化的至上正統地位,建立本地獨特自主的國族認同、文化及語言的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也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反對傳統落後文化等運動。
中文名
去中國化
外文名
De-Sinicization
定    義
是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
代表地區
日本、越南、朝韓、台灣地區等

去中國化產生背景

去中國化通常出自於各地住民自決的獨立運動,為政治領域擴及到文化領域的運動。19世紀以來,中國大陸、新加坡、越南、日本、韓國及朝鮮等國和中國的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地都發生過“去中國化”的活動。

去中國化代表地區

去中國化越南

越南原有當地豐富的文化及語言,只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分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本。越南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越南的去中國化過程,是法國殖民時期開啓的,以羅馬拼音文字取代漢字的官方地位,而發明並推行本地語言的書面語,以及正式明確地脱離以中國為宗主的附屬國關係。隨着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殖民主義者便開始了針對越南的去中國文化運動。以馬列主義為教條的越南共產黨統治越南以後,和中國引發數次戰爭,越南更加速去中國化的運動。

去中國化日本

日本原有跟中原文化迥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直到大化改新前後,日本吸收了不少中原文化以及漢字,但正式的書寫語也採用漢字假名混用文。明治維新前後,脱亞入歐論與中國發展落後,社會開始辯論是否廢棄漢字,改用假名或羅馬字的爭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於1946年制定了當用漢字表,曾經以最終全面廢除漢字為目的,對漢字的使用數量作出了嚴格的限制。但是在1980年代,當用漢字表被常用漢字表所取代,廢除漢字也不再被當成目標了。除了不用漢字會造成大量同音字詞的困擾外,也可能是因為漢字表已經通行數十年,語言學有了新發展,世界情勢也有所改變,全面廢除變得十分困難的緣故。

去中國化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本來就有跟中國文化相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只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分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宗。朝鮮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1945年,朝鮮半島擺脱日本統治,在美國的強力干預下,朝鮮的中小學教科書中廢除了漢字,後來又制定了《韓文專用法》,在小學教育中完全廢除漢字教育, 朝鮮半島後來成立的韓國的去中國化過程,興起於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以及民族運動,其內涵是全面改用韓國文字,取消使用漢字,大韓航空更改為諺文,首都的中文名稱更從原來的漢城改為首爾(韓文서울的音譯),企圖向世界宣告擺脱中華文化的束搏,並建立獨特的文化與民族。現韓國人通常只把漢字應用於專有名詞(國名、地名、人名等)。隨着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韓國對傳統文化的推廣,開始有一部分人試圖恢復使用漢字的主張出現,惟成效不彰。

去中國化中國台灣

在中國台灣,有些運動(主要是“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獨立運動”、“台灣正名運動”等)常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而這些運動與“脱漢運動”幾乎無關。這些運動的大規模實施主要是在1990年代後期,尤其是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以後,開始有了大幅推展。 [1] 
與越南及朝鮮不同的是,台灣社會的主體具有漢族血統及其文化傳承,且長久以來通用語言也都是漢語系。台灣在這運動之前的國族認同,基本為華人認同;而且泛綠的基本價值觀是尊重多元文化,因此許多“台獨”支持者反對去除漢文化、台灣也不可能減少使用普通話、閩南語或客語。把這些運動全部都稱為“去中國化”運動有相當的問題存在;雖然説越南和韓國在去“去中國化”後還有許多傳統文化都還是可以見到中華文化的影子(假如去中國化是要完全去除中華文化,韓國與越南的文化會完全不一樣),但是台灣所謂“去中國化”的重點在符號、神話及中國認同的去除,以及對抗“中國共產黨霸權”壓迫的反彈,而非文化語言及漢字的消滅。
就“脱漢”而言,“台獨”支持者認為,當前的“中華文化”是被政治化了的漢文化鄭成功統治台灣以後,中華文化開始在台灣有官方系統的發展,並跟隨漢人的擴展而生根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為相對強勢的文化,加上台灣少數民族並未發展出自身文字(僅有羅馬化的拼音),使得其文化不易留傳保存。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日本佔據。日據時期完成了初步近代化,工業及社會有相當發展,台灣社會在此期間深受殖民國日本的文化影響。1945年後主權移交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後,由於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建立,而中華民國政府則全面退守台灣,致使大陸與台灣分治。現台灣文化有異於中國大陸,並融入美國、日本文化的富有獨特特色的新型文化。台灣的去中國化運動由政府所推行與“去蔣化”、“去黨國化”、“台灣獨立運動”、“去除中國民族主義”、“台灣正名運動”內容部分重疊。
文教的“台灣獨立運動”從2004年起,台當局所印製的地圖“中華民國全圖”不再涵蓋政府並未實際統治的中國大陸,而僅限於實質統治的台澎金馬。現台灣市面上所發售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也均已將外蒙古排除在中國之外作為“獨立國家”標示,教科書亦然。 歷史教科書內容要將中國史和台灣史分開;並將“大陸”改稱“中國”,不用我國稱中國、採用“兩國”取代“海峽兩岸”。(將逐步執行) 減少甚至停止使用民國紀元,改以西元紀年,或以兩者並列。 去除中國民族主義、中國中心主義、大漢沙文主義不再稱孫中山為“國父” “武昌起義”改稱“武昌起事” 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 “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被刪除 去除國民黨黨國部分遺蹟參見:去蔣化台北南門黨徽事件(2009年) 中正紀念堂於黨外反對運動時期起即被戲稱為“中正廟”。
這些運動有激進或温和的區別,除了非常激進的措施外,其實都跟“去除中華文化”幾乎無關:
温和措施: 承認國際認同的中國(Chin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強調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是台灣(Taiwan)而非中國(China),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分;並最終建立所謂的“台灣共和國”。
較為激進措施: 廢除在台一切宣揚“中國文化優越”的圖騰、論述。包括國民政府命名的道路、國營事業、紀念物等等。 重新詮釋中國文化在台灣的影響,並努力克服其中對“台灣建國”造成障礙的因素。例如合理處置“國立”故宮博物院、甚至歸還文物,最終處理金門、馬祖等未經馬關條約與日據時期現代化經驗,遺留濃厚中國福建省政治符號(如殘餘的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廈門分院))(已更名為金門法院)和地方意識的地區。 減少古漢文書面語文言文的教學時數,以近代、現代的台灣文學作為國文教育主流。
非常激進措施: 反對台語中的白話字使用漢字、羅馬字摻雜的台語書寫法。 取消現普通話、閩南方言的官方地位。包括漢名。 大規模的去除漢文化影響,不是隻消除或改革其落後不民主的部分。
支持者論點:中國過去推行的新生活運動也是相同的目標;在政治文化方面,難道要恢復帝制嗎?降低高中國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
支持者論點:台灣的高中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例還是比中國大陸高;而且不應該要求無興趣者花太多時間在文言文上,這種要求只是讓學生承受沒有幫助的痛苦、對實用的白話文能力卻有害無益。推廣母語教育或將各族羣語言(普通語、閩南語、客家話及台灣少數民族語言)都視為“國語”。
支持者論點:台灣的閩南語、客家話保存很多古漢語特色,推廣母語其實是另類復興中華文化。去除中正路路名,拆除蔣中正銅像,將中正紀念堂改名。
支持者論點:這叫去蔣化、去黨國化、去獨裁化,不是去中國化。而如果把“以負面紀念獨裁者”稱為去中國化,則代表中華文化與民主不相容,那就是建立破壞中華文化的正當性。

去中國化重要事件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師大主樓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30個教師節主題展”時,從展台上拿起一本課標書翻看。聽説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標是全國統一,他説,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裏,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短短數語,寄託了總書記對復興傳統文化的希冀。“不贊成”、“悲哀”的字眼,讓第30個教師節多了一絲反思的味道。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