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厲麟似

鎖定
厲麟似(1896年2月18日-1970年10月21日),原名厲家祥,字麟似,生於浙江杭州。中國近現代教育家外交家語言學家慈善家,愛國民主人士。清代文豪厲鶚之後,晚清金石名家厲良玉之子。
早年曾留學日本、德國,獲耶拿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和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後曾任蔣介石對德外交顧問,並分別與蔡元培朱家驊陳立夫等人一同發起創立了國聯世界文化合作中國協會中國聯合國同志會中德文化協會等近代較有影響的對外組織與文教組織。
厲麟似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對德外交關係的主要推進者之一,為中國抗日軍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也是中國國聯外交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他國學功底深厚,並精通德、日、英、法等六國語言,引進並翻譯出版了大量西方著作及影視作品,同時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介紹到了西方世界。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中歐文化交流。他曾為電影行業最高行政官員,對中國電影行業進行了有益改革。他首次提出了中國電影的分級制度,為國產影片制定標準,並積極推介《漁光曲》等優質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
中文名
厲麟似
外文名
Li Linsi
別    名
厲家祥(原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
1896年2月18日
逝世日期
1970年10月21日
畢業院校
同濟大學
畢業院校
上智大學
耶拿大學
海德堡大學
職    業
教育家外交家語言學家慈善家
主要成就
中歐教育文化交流先驅
新中國外語教育事業奠基人
任教院校
國立中央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逝世地
上海市

厲麟似人物生平

厲麟似早年經歷

厲麟似,1896年2月18日出生在浙江名門杭州厲氏家族浙江厲氏家族是歷史上有名的世家,唐、宋年間,出現過“厲氏兩都督”、“婿翁狀元”、“父子進士”、“三兄弟進士”、“兩代五人登進士”、連續四代的“祖孫進士”等中國歷史上極為罕有的奇異現象,誕生過無數賢臣墨客。遷居杭州的這一支自清康乾年間大文豪厲鶚始,世代均為飽學之士。父親厲良玉是晚清著名學者和金石書畫大家。厲家非常重視後代的教育,在孩子十分年幼時便讓他們開始讀家塾。厲麟似兩歲開始識字,三歲便入家塾讀《三字經》、《千字文》等中國古代經典讀物,並由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親自授業。自幼的家庭薰陶和嚴格的家庭教育為厲麟似打下了十分紮實的國學功底。 [1-3]  [35] 
留德期間的厲麟似 留德期間的厲麟似
191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語言科後,厲麟似赴日本上智大學留學四年,回國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官費赴德留學生,在德國期間先後獲得了德國耶拿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與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  [33] 
厲麟似在德國遊學達十年之久,除獲得法學與哲學學位外,他還修習了政治學教育學軍事學及英文、法文和俄文,並遊歷了瑞士法國比利時英國荷蘭蘇聯等歐洲各國。 [4] 
在德國求學期間,厲麟似積極向西方知識界人士介紹和傳播東方文化。他1921年便在德國創辦著名的漢學研究組織——景星學社與首個專門研究漢學的專業學術期刊《漢學》雜誌。他還曾加入德國首個“中國學社”。該學社由德國著名漢學家衞禮賢創建,致力於幫助西方人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厲麟似曾協助學社創辦了數種漢學研究報刊,並積極參與主辦各類中國文化報告會和展覽會。 [4]  [38-39] 
在留德的十餘年間,厲麟似接觸到了很多西方的進步思想,並結識了周恩來朱德林語堂陳寅恪朱家驊等一批留德學人,同時與漢學家衞禮賢結下了深厚的交誼,並對衞禮賢等一批西方漢學家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希特勒也曾對其賞識有加,並與其合影留念。厲麟似在留德期間積累的人脈,為他日後從事對德外交與中歐交流工作奠定了基礎。 [4]  [35] 

厲麟似文教生涯

1930年,厲麟似結束了自己14年的海外求學歷程,懷着滿腹經綸與滿腔愛國熱忱返回祖國。學成歸國的厲麟似通過蔣介石進入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自此開始了他在文教、外交舞台上的職業生涯。 [4] 
20世紀30年代,厲麟似曾受聘於國民政府最重要的智庫之一——國防設計委員會,任國際組專門委員,為蔣介石提供對德方面的專家意見。 [4] 
此外,厲麟似還積極投身國家教育事業與文化外交事業。他分別與蔡元培朱家驊陶行知陳立夫等人一同發起創立了國聯世界文化合作中國協會中德文化協會中意文化協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等民國時期較有影響的對外組織與文教組織。期間,他曾先後擔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國立中央大學教授等職,併兼任電影檢查委員會常委、中國國聯同志會理事、中德學會董事等職。 [2] 
國際聯盟考察團 國際聯盟考察團
1932年8月,為了積極加強中國與國聯及其各其他成員國的聯繫,厲麟似代表中國政府出使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奧地利蘇聯等歐洲八國,進行教育考察與合作,途中與各國外交部、教育部及各文教機構等代表進行了廣泛的接洽,有力地加強了中歐文教合作的紐帶。 [4]  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教育建設與中歐文教事業的交流與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中歐文化交流。 [2] 
1933年6月,為進一步加深中國與其他國聯成員國間在文化、教育上的合作關係,厲麟似與蔡元培張靜江宋子文等人聯合國聯,籌備成立了世界文化合作中國協會 [4] 
作為蔣介石對德外交的核心人物朱家驊的“左右臂膀”及重要智囊,厲麟似與朱家驊幾經曲折,最終促成了德國前國防部長、被世人尊稱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的來華,並同意擔任在華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首次訪華時,對中國軍事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進行了詳細考察,他臨別時曾贈送給蔣介石其個人代表作《一個軍人之思想》。該書的官方中文譯本即是由厲麟似主持翻譯的。中文版問世後,在國民黨軍方中廣為流傳,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參考書。 [4] 
1935年5月,為敦睦中德邦交,溝通兩國文化,厲麟似與朱家驊等留德歸國著名人士,在南京創辦了第一個代表中國官方的對德交流機構——中德文化協會。協會成員包括中德兩國政界、軍界和文化界的友好人士。協會由時任交通部長朱家驊任理事長,教育部長王世傑、德、奧、瑞三國駐華公使四人任名譽會長,時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厲麟似、德國駐華使館代表勞德士參事、德國駐滬總領事克利拜、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總顧問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等任理事。而協會的實際主要負責人則是厲麟似等中國官員。該協會主要代表中國政府接待訪華的德國團體與專家,開展中德兩國官員互訪與經貿往來,在20世紀30年代發展中德關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 
同年,厲麟似在國內結識了時任國聯中國首席代表的顧維鈞。兩人志同道合,一見如故,遂結為知交。厲麟似也是20世紀30年代顧維鈞訴諸國聯外交,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理念的主要支持者。 [4] 
1936年3月,厲麟似與顧維鈞、王正廷等人一同被推舉為國聯中國分會——中國國聯同志會理事。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對外組織之一,國聯同志會對中國爭取國際輿論生存空間和增進各國對中國的瞭解,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 

厲麟似抗戰歷程

抗戰爆發前夕,他曾受友人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之邀為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後又聽取了蔣百里的建議,舉家由南京遷至上海,全力助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 [2] 
抗戰爆發後,厲麟似因與國民黨高層意見相左,而辭去國民政府職務,自此全身心投身高校教育事業。 [4] 
抗戰期間,他仍以其自身的影響力,在中國國聯同志會、中德文化協會等對外組織的職務和長期以來與歐洲各國外交界、新聞界、軍政界、學界等歐方人士保持的友好關係,開展對歐國民外交工作,推進對歐宣傳,努力為中國人民抗戰創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4] 
1937年抗戰爆發初期,厲麟似與蔡元培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積極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作為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的創始成員,厲麟似與蔡元培等聯合全國各大高校校長、教授聯合發表長篇聲明,揭露日軍蓄意毀滅中國教育機關的罪惡暴行,並組織救亡協會下設的國際宣傳委員會擴大對外宣傳,爭取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此外,厲麟似也被吸納到被國民政府當局法定為全市抗日救亡團體的“最高組織”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中。該組織領導和協調上海各個社會組織和救亡團體,開展了大量的抗日後援工作,尤其在“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更是在配合和支援前線作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 
上海“孤島時期”,厲麟似應友人何炳松之邀,任教於暨南大學。期間,他毅然放棄了學術研究工作,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培養學生上,並鼓勵學生精忠報國,堅決抗日。 [2] 
1942年上海全面淪陷後,厲麟似仍留在上海,與侵略者進行着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抗爭。因厲麟似是當時的社會名流,曾身居教育部要職,又曾留學日本,日本侵略者與日偽當局曾多次試圖拉攏他,並採用各種腐蝕誘惑的手段逼他出來為他們做事。日本人對厲麟似説,只要他合作,可以給他安排教育部部長或考試院院長的高位。面對威逼利誘,厲麟似不卑不亢,找出了各種理由推脱。他曾暗下決心,決不能為日本侵略者服務。他深信抗日戰爭終會勝利。厲麟似不卑不亢,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令日本人也無可奈何。這段時期,厲麟似默默翻譯了很多日本和德國的軍事著作,並做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厲麟似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響了上海大批的文化人。教育家錢均夫、歷史學家呂思勉、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等上海文化名人都深受其影響,在面對敵人威逼利誘時表現出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智慧與膽識。 [2] 
日軍雖然對厲麟似恨得牙癢癢,但因顧忌他的國際影響力,始終都不敢動他。 [34] 

厲麟似晚年歲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早已對國民政府的腐敗墮落看不下去的厲麟似,拒絕了蔣介石的赴台邀請,在周恩來的挽留下留在了大陸,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貢獻力量。 [1]  [37] 
作為具有較高聲望的民主人士,新中國成立後,厲麟似被邀請擔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後又受陳毅之邀參與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創建,並籌建德語專業。 [32]  [40]  [42]  [45]  他為新中國德文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外語人才。他於1970年10月在上海逝世,終年74歲。 [1] 
厲麟似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語言學家,也是中國電化教育的奠基人和中歐教育文化交流的先驅。 [2]  他曾參與創建聯合國中國分部,是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的聖雄甘地”,在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厲麟似後世影響

1998年,厲麟似被《浙江古今人物大辭典》作為近現代教育界的代表人物收錄。 [3]  其生平事蹟等亦同時收錄於《中華民國外交史辭典》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中國電影七十年》《中國電影卅年》《中國近現代文學藝術辭典》、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日本《現代中國研究》(日文)等辭書及文獻。 [2] 
2019年,厲麟似被中國教師博物館作為“中國曆代名師”之一推薦入選“中國教師發展基本陳列”。 [6] 
2020年,在厲麟似先生逝世50週年暨聯合國成立75週年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發文紀念曾在聯合國事務中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教育家和外交家厲麟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中國教育家厲麟似為中國教育發展和中歐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貢獻”。 [35] 
2021年,厲麟似與毛澤東周恩來等29人一同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黨史資料庫”。 [31]  [35] 
在“中國歷史上40位最卓越的教育家”排行中,厲麟似位列第28位。他分別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等列為“影響中國歷史的十位教育大家”、“為近現代中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十位教育大家”等。 [7]  [35]  [47] 

厲麟似主要貢獻

一、推動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中歐文化交流
1932年,厲麟似代表中國政府赴歐洲考察教育,回國後積極投身教育建設與中歐文教事業的交流與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中歐文化交流。 [2] 
厲麟似回國後,受到各地教育部門和單位的熱情邀請,各處進行演講,介紹他在考察途中的所見所聞,發表考察感想。他還積極撰寫考察報告,建言中國教育改革。他回國後的演講、報告、撰文,以及隨後考察報告書的出版,對當時的教育改革與文化交流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初等教育方面,在厲麟似等人的建議下,教育部於1933年3月公佈了《小學規程》,規定了小學的辦學宗旨和實施方針:培養兒童健康體格;陶冶兒童良好品性;發展兒童審美興趣;增進兒童生活知能;訓練兒童勞動習慣;啓發兒童科學思想;培養兒童互助團結之精神;養成兒童愛國愛羣之觀念。同時在課程設置與教材方面,該規程將黨義改為公民訓練,增加衞生科目,並規定小學科目視地方情形,酌量分合。社會、自然、衞生三科在初小合併為常識科,勞作科、農事工藝作業,可單設一種,即以所設一種命名為某某科。其餘必要作業,併入性質相似的科目之中。美術在低年級可與勞作合併,成為工作科。應有鄉土教材,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編輯,呈教育部審定。
中等教育方面,中等教育承擔着升學與就業訓練兩大任務,但原來的選科制和學分制卻導致了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為高等教育輸送的人才不合格的問題;師範科、工科、農科、商科、家事科等又過於分散,辦學效益差,辦學質量低,不能滿足經濟發展對各種職業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學校教育對各種師範人才的需要。受以厲麟似等人為主要成員的中國赴歐教育考察團的影響,1933年教育部在《中學法》《師範學校法》《職業學校法》的基礎上,又相繼頒佈了《中學規程》《師範學校規程》《職業學校規程》《職業補習學校規程》等。通過這些法規的頒佈實施,教育部將普通中學、師範中學和職業中學三種學校分別設立,各司其職,從而形成了中等教育“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普通中學的初級和高級階段取消學分制,實行學時制,在高中階段取消選修科,加強基礎課;將全國中等教育學制統一調整為“三三制”,取消允許地方實行“二四制”或“四二制”的隨機規定。此次中等教育學制的調整基本構成了現代中等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方面,厲麟似等人的建議及國聯教育考察團對中國高等教育的批評與建議受到重視,促成了教育部對中國大學分佈集中及科系設置重複問題的解決。1933年6月,教育部通令國立北平大學浙江大學河南大學合併文法等科,同時還將山西省立法學院、教育學院合併入山西大學,從而拉開了大學合併、系科改革的序幕。1935年4月,國民政府公佈學位授予法,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特種學科可設一級或二級。獲有碩士學位,在研究院繼續研究二年以上,或在高等學校任教三年,經審查合格都可申請授予博士學位。專修科修業二至三年,醫學專科於三年課目修畢後,須再實習一年。
以厲麟似等人為主要成員的赴歐教育考察團及其活動也促進了中歐之間的教育交流。中國赴歐洲教育考察團考察歐洲八國,內容甚為廣泛,由幼稚園以至大學,由中央教育行政,至地方最小單位之教育行政,由課堂教學以至電影教育、電音教育,無不一一留意。考察團所到之處,受到各國政府、教育部門及學校熱情接待,各種教育材料也儘量提供,因此,所得考察材料頗多,主要包括教育法令、教育書報、學生成績及其他與教育有關的物品,成為可供中國教育界參考的重要資料。歐洲各國政府及教育界人士的熱情接待、詳細介紹和中國考察團的實地考察,加深了中國對歐洲教育的直觀瞭解和對歐洲文化的認識。同時在考察交流過程中,歐洲各國也增加了對中國教育文化的瞭解。大量教育資料的獲得,也增強了中國對歐洲教育的理性認識與思考。另外,國聯教育考察團報告書和中國教育考察團報告書相繼出版,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據,這兩份報告書也使中國對外教育文化交流所偏重的美國取向開始向歐洲有所轉移,增強了中國同歐洲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豐富了中國對外教育文化交流的內涵。 [8] 
二、溝通德國軍事顧問團 發展中德關係
厲麟似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對德外交中的重要人物。他雖從未在外交部擔任過實際職務,但卻是國民政府與德國外交關係的主要推進者之一。
作為蔣介石對德外交的核心人物朱家驊的“左右臂膀”及重要智囊,厲麟似對於德國軍事顧問團在中國的存續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是溝通中國高層與德國軍事顧問團的橋樑人物,並與朱家驊幾經曲折,最終促成了德國前國防部長、被世人尊稱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塞克特將軍的來華,並同意擔任在華德國軍事總顧問。中德關係由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雙方在文化、經貿、軍事、外交方面的關係日益密切。1935年5月,兩國宣佈外交關係由公使級升格為大使級。 [4] 
三、推動國聯外交 引導國際輿論
厲麟似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國國聯外交的推動者和踐行者。在20世紀30年代任職教育部期間,他積極推動中國與國聯(聯合國前身)在文教事業上的合作與互動,並主張藉助國聯贏取更多國際輿論對中國人民抗日的同情與支持。
1936年3月,厲麟似與顧維鈞王正廷等人一同被推舉為國聯中國分會——中國國聯同志會理事。作為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對外組織之一,國聯同志會對中國爭取國際輿論生存空間和增進各國對中國的瞭解,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7月22日,國聯同志會致電日內瓦國總會、各國分會告知盧溝橋事變之經過,敦促各國政府制裁日本,以維正義而保和平,在輿論上贏得了主動權。
厲麟似有效推進了中國與國聯的文化外交,並在國聯世界文化合作中國協會、中國國聯同志會等國聯中國分會的創建與運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抗戰期間,他以其自身的影響力,在中國國聯同志會、中德文化協會等對外組織的職務和長期以來與歐洲各國外交界、新聞界、軍政界、學界等歐方人士保持的友好關係,開展對歐國民外交工作,推進對歐宣傳,努力為中國人民抗戰創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4] 
四、推進中國電影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作為國民政府時期電影行業的最高行政官員之一,厲麟似積極吸收和借鑑國外最新思想與技術成果,並對中國電影行業進行了有益的改革。他積極推行教育電影,為國產影片制定標準,抵制不良影片;他大力發展民族電影事業,為拍攝國產優質教育影片積極籌資,舉辦優良國產影片評選,並首次提出了我國電影的分級制度;他積極推介《漁光曲》《三個摩登女性》等優質國產影片參加國際電影節,並引入了一批國外的優秀教育影片;他還與陳立夫等人一同編纂發行了中國第一部電影百科辭典——《中國電影年鑑(1934)》。 [2]  [9] 
五、譯介研究日德軍事著作 助力抗日戰爭
1936年,厲麟似翻譯出版了德國“國防軍之父”漢斯·馮·塞克特將軍的代表作《一個軍人之思想》。該書在國民黨軍方中廣為流傳,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參考書。
抗戰爆發前夕,厲麟似曾受友人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之邀為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後又聽取了蔣百里的建議,舉家由南京遷至上海,全力助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在八年抗戰期間,厲麟似翻譯了很多日本和德國的軍事著作,並做了大量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 
六、領導和組織抗日救亡運動
抗戰爆發初期,厲麟似與蔡元培、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積極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作為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的創始成員,厲麟似與蔡元培等聯合全國各大高校校長、教授聯合發表長篇聲明,揭露日軍蓄意毀滅中國教育機關的罪惡暴行,並組織救亡協會下設的國際宣傳委員會擴大對外宣傳,爭取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
厲麟似也被吸納到被國民政府當局法定為全市抗日救亡團體的“最高組織”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中。該組織領導和協調上海各個社會組織和救亡團體,開展了大量的抗日後援工作,尤其在“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更是在配合和支援前線作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 
七、領導中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作為中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先驅,厲麟似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響了上海大批的文化人。教育家錢均夫、歷史學家呂思勉、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等上海文化名人都深受其影響,在面對敵人威逼利誘時表現出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智慧與膽識。 [10] 
八、創立對外組織與文教組織
厲麟似分別與蔡元培朱家驊陶行知陳立夫等人一同發起創立了國聯世界文化合作中國協會中德文化協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等民國時期較有影響的對外組織與文教組織。 [2] 
九、為國培養大批精英人才
上海“孤島時期”,任教於暨南大學的厲麟似仍堅守在“孤島”,為國家努力培養抗日戰線上的文化精英。已在教育研究領域負有盛名的厲麟似,當時完全可以轉往大後方,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繼續他的學術道路,但是為了給國家和民族培養出更多良才,他毅然放棄了學術研究工作,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培養學生上,並鼓勵學生精忠報國,堅決抗日。解放後,在擔任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教授期間,厲麟似為新中國培養出了大批高端外語人才。 [2]  [45] 
十、為新中國外語教育事業奠基
厲麟似 厲麟似 [40]
新中國成立後,厲麟似受陳毅之邀參與創辦新中國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上海外國語學院,並主持創建了新中國首個德語專業,為新中國的外國語教育事業作出了奠基性貢獻。 [1]  [11]  [28]  [40]  [42]  [45] 
十一、開啓中醫藥國際化進程 將中醫藥推向世界
厲麟似與其兄長厲綏之攜手,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一同將大量中醫醫案、中醫古代文獻和方藥等譯介到了西方世界,使得歐洲知識界開始對中醫藥、中國古代的人體觀與宇宙觀、經絡與臟腑的理論學説以及中藥方劑的配伍標準等逐漸有了較為客觀的認識和了解,開啓了中醫藥國際化的進程。 [43] 
十二、在“中學西漸”方面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作用
厲麟似和其所創立的景星學社使得中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歐洲主流知識界的尊重,提升了中國人在西方世界的國際形象,影響了數代西方人的“中國觀”,並推進了中西方文明在平等尊重基礎上的交流互鑑。厲麟似也被公認為“講述中國故事的鼻祖”。以易學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學,金石書畫和音樂戲曲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以及中醫藥學都是通過厲麟似與景星學社最早為西方主流知識界所接受併產生實質影響的。西方世界的第一本專門研究漢學的專業學術期刊——《漢學》也是由厲麟似通過景星學社創辦的。景星學社在中國古代哲學、傳統文化藝術、中醫藥學等多個領域的“中學西漸”方面均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作用,並對衞禮賢榮格和黑塞等一批西方知識精英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35]  [38]  [42] 
十三、為中國吸收和引進了大量西方先進文明成果
藉助景星學社和自己多年在國內外積累的人脈,厲麟似為中國吸收和引進了大量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和優質資源。如,景星學社將西方的優秀教育辦學理念、歐洲古典音樂、電影、西醫學技術及教育體系、德日軍事思想和實踐、新聞出版理論與實踐、法學理論與實踐和德國的自然科學技術等引入中國,同時引介了一批西方知名高校的優秀學者援華授課,還引進、編譯了大量的德、英圖書和雜誌。 [37]  [42] 
十四、為中國抗日軍隊的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厲麟似為中國抗日軍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抗日軍隊主力“德械師”的創建者之一。作為溝通中國高層與德國軍事顧問團的橋樑人物,厲麟似對於德國軍事顧問團在中國的存續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與朱家驊幾經曲折,最終促成了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將軍的來華並同意擔任在華德國軍事總顧問。厲麟似還以景星學社的名義譯介了大量日德軍事著作。他的軍事研究成為中國抗日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依據。如,他是《國防論》一書隱形的第二作者。《國防論》中有不少內容都是厲麟似這位低調的軍事翻譯家襄助蔣百里完成的。再如,塞克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一個軍人之思想》的官方中文譯本即是由厲麟似主持翻譯的。塞克特向中國政府提交的著名的《陸軍改革建議書》也是由厲麟似以景星學社的名義翻譯成中文的。中國軍隊據此組建了“德械師”。“德械師”作為當時中國最精鋭的主力部隊參與了整個淞滬會戰及隨後的南京保衞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37] 

厲麟似主要觀點

厲麟似關於抗戰

厲麟似認為,非暴力並不意味着向侵略者屈服和妥協,真正的強大不是來源於暴力,而是來源於非暴力,來源於內心與思想。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源於甘地,而又有別於甘地。厲麟似認為,只有當不具備暴力抗爭的能力時,才應選擇非暴力抗爭。他並不反對以武力對抗侵略者,甚至認為武力在很多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但他始終堅持認為,文化知識界人士不宜採取暴力抗爭的方式對抗日本侵略者,而是應該避實擊虛,以長擊短,發揮文化人的優勢,用非暴力的方式迂迴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抗爭。
他也認為,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不能孤軍奮戰,必須聯合蘇聯及英美等國的力量,若此,中國的最終勝利與日本的最終戰敗將是必然的。 [2] 

厲麟似關於外交

厲麟似認為,中國過去之所以在與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吃盡了苦頭,部分原因是過去一直缺乏一個以國際法準則為指導,能夠在國際社會上主持公道,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國際組織。他主張中國積極參與到國聯的各項事務中,並努力擴大話語權。同時要善於藉助國聯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的普遍性的國際政治組織,促成中日問題的“國際化”,以引起國際社會的共同關注,並在國際講壇上揭露中日衝突的真相,贏得國際輿論對中國的同情與支持。 [4] 

厲麟似人物評價

中國教育家厲麟似為中國教育發展和中歐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貢獻。 [3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厲家祥學問很好,有才幹。 [5]  [38]  [40]  蔣介石
家祥為人十分低調,從不張揚,惟有在國家和民族處於危難之際,才真正展露出他的英豪本色。可欽可佩! [1]  顧維鈞
厲先生學貫中西,融會古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愛國知識分子,為我們後輩青年樹立了榜樣。他對我為人治學也多有幫助。“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用來形容厲先生再貼切不過。 [5]  [12]  [35]  錢學森
厲麟似博士是中國的“聖雄甘地”。他以其在中國近代文化史與外交史上的地位而著稱,對於推動中國和歐洲及國際聯盟的關係,增強中歐人文紐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厲博士是連接中歐文化的一座橋樑。他在幫助西方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併為中國帶來了大量西方的進步思想。 [5]  [35]  [38]  (《中國日報》)
厲麟似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位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他曾為國民黨要員,抗戰全面爆發後辭去國民政府職務,全身心投身抗日救亡,在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諸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人士當中,厲麟似算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1]  (《團結報》)
上海在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厲麟似博士是上海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從國際社會爭取了很多支持和資源來對抗日本的侵略行徑,為捍衞民族和國家的尊嚴不惜犧牲生命。他在上海也以救濟猶太難民而聞名。在厲博士等人的努力下,上海曾一度成為猶太難民的“避風港”。 [5]  [19]  (《上海日報》)
厲麟似雖不是如顧維鈞、顏惠慶一樣的職業外交家,但由於他在國聯與中歐文教界的影響力,及個人的學識與才幹獲得了蔣介石與朱家驊等人的賞識,併成為他們在國聯外交與對德外交方面的核心智囊,使這位生長於西子湖畔,一生低調的江南文教界耆宿成為20世紀30年代民國外交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13]  光明網
厲麟似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顯示出國不可侮、民不可辱的錚錚傲骨,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寧可食不果腹,妻兒顛沛,也絕不與他們妥協合作,堪稱一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的翻譯研究成果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後世進一步研究。 [14]  中國網
厲麟似的教育實踐與理論主張開中國教育之先河,並對中國的現代化教育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抗戰期間,將“教育救國”作為畢生信念的厲麟似影響了大批愛國青年和抗日誌士,被譽為“中國的聖雄甘地”。 [35]  [47]  (《中華魂》)
厲麟似是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響了國內外大批文化精英,使其成為文化界抗日救亡的思想領袖,被譽為“中國甘地”。他的軍事研究成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依據,為中國抗日軍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5]  中華網
“中國甘地”厲麟似在抗戰期間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響了國內外大批文化精英,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開展救亡運動,積極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用過人的才智和勇氣,與侵華日軍進行着一場場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的鬥爭,對抗日戰爭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26]  紅網
厲家祥沒有上過前線,但是卻讓日軍非常忌憚。他用自己的思想與學識同日本侵略者進行着“非暴力不合作”抗爭,成為民族屹立不倒的一座精神豐碑。 [27]  長沙市抗戰文化研究會
厲麟似手無寸鐵,卻讓日軍對他又敬又畏。在軍事方面,他多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居正不居功,因而他在軍事領域的貢獻並不為大眾所熟知,比如他是著名的《國防論》隱形的第二作者。 [34]  (《齊魯晚報》)
中國甘地厲麟似,文教護國,避實擊虛,誓拚熱血固神州。(《常州日報》)
厲博士是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國人。 [5]  希特勒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5]  [37]  戴季陶
世人多知麟似先生西學了得,殊不知其國學造詣亦堪稱道。 [5]  [35]  陳寅恪
麟似先生雖長年遊學海外,卻很喜愛京劇。他思想深邃,見識廣博,有幸相識,獲益良多。 [5]  梅蘭芳
厲麟似是抗日戰線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處事十分低調,居正不居功。 [37]  (《新民晚報》)
翻開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值得佩服的人很多,令人感動的人也多,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英雄人物便是中國近現代文教界代表人物——厲麟似。厲麟似將其一生都奉獻給了我國的抗戰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他矢志報國、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勤於學習、艱苦奮鬥的個人品質值得每一位留學生向他學習! [35-36]  統戰部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
厲麟似是“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的表率。他是第一位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介紹到歐洲的中國人,使得中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歐洲主流知識界的尊重,提升了中國人在西方世界的國際形象,並促進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鑑。 [38]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百餘年來,南京大學集聚過不少學養深厚的泰斗級學者,而厲麟似則是其中一位較具代表性的人物。 [39]  南京大學
入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黨史資料庫”的厲麟似是中國近現代文教界代表人物。他始終堅信黨的領導和共產主義信仰,表現出老一輩知識分子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格精神和崇高品質。 上海外國語大學
厲麟似先生所創辦的景星學社為那些對東方文化懷有興趣的西方學者們開啓了一扇窗,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創建中國學社的想法就是源於厲麟似先生和他所創辦的景星學社。 [37]  (德國漢學家衞禮賢

厲麟似人物軼事

厲麟似個人生活

1961年厲麟似與妻唐麗玲、子厲聲教 1961年厲麟似與妻唐麗玲、子厲聲教
厲麟似於1933年與上海名媛唐麗玲結婚,證婚人是時任教育部部長王世傑 [15] 
厲麟似與周恩來是故交,二人曾同在歐洲留學並結下友誼。他與周恩來也是親戚。二人對於促進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均起到了重要作用。1949年,厲麟似拒絕了蔣介石的赴台邀請,在周恩來的挽留下留在了大陸,為新中國的外語教育事業奠基,是新中國外語教育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6]  [35] 
厲麟似與外交家顧維鈞、漢學家衞禮賢、軍事理論家蔣百里為知交,與詩人徐志摩和作家郁達夫是同窗。 [2] 
厲麟似與周恩來總理、“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民國開國名將施承志、軍事理論家蔣百里、愛國民主人士沈鈞儒、武俠小説家金庸、新中國新聞事業的奠基人範長江、清末畫家任伯年、新月派代表詩人徐志摩都是親戚。 [29] 
厲麟似、錢學森蔣方震三家都是浙江的書香名門,且為親族世交。1947年,在厲家撮合下,已是美國優秀火箭專家的錢學森與比他小8歲的蔣方震三女兒蔣英結為夫婦,演繹出一段令世人稱羨的人生傳奇。 [12] 
厲麟似曾受邀擔任多所著名高校教授,包括國立中央大學大夏大學暨南大學光華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學院,教授德語教育學政治學國際法法理學 [28-30] 

厲麟似厲錢兩家

杭州厲氏家族吳越錢氏家族均為杭州世家。世家門風加上地緣關係,更有許許多多的因緣際會,使得兩家情誼亦像代代傳承的祖先血脈一樣綿延不絕,恰似西子湖畔春日千絲萬縷的綠柳。 [44] 
厲麟似的兄長、著名醫學家厲綏之與“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刎頸之交。他倆為同窗契友,早年曾一同就讀於清末杭州知府林啓所創辦的求是書院,後又共赴日本求學,曾在東京弘文學院一同學習日語,同班同寢室。兩人因家世相近,情趣相投,遂結為莫逆之交。錢學森與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之女蔣英被傳為佳話的結合即是由厲麟似的兄長厲綏之作的冰。 [17]  此外,厲麟似還是錢均夫的親家公蔣百里的好友,曾舉家由南京遷至上海,全力助其翻譯德國軍事著作。 [2] 
錢均夫在擔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長期間,厲麟似即為該校學生。由於錢均夫與厲麟似兄長厲綏之情若手足的關係,他同厲麟似的師生關係亦相當密切且有趣。據厲麟似長子、著名外交官厲聲教回憶:“1937年到1949年期間,我們兩家同住上海,彼此常有來往。記得一次先父帶我去錢均夫老伯家探望,我記得當時他是住在上海愚園路(現江蘇路西側)的歧山村,甫至其家,當時已過不惑之年的先父竟像孩子捉迷藏般溜了進去,現在想來,不禁令人莞爾。” [17] 
1934年,錢學森赴美留學前,在赴北京的路上途經南京,曾暫住於厲麟似南京宅中,並與厲麟似夫人、鋼琴家唐麗玲共話古典音樂,傳為一段美談佳話。 [17]  錢學森回國後,因其年少時,厲麟似曾對其多有指導和幫助,故他個人曾在舉家前往杭州的途中專程看望了厲麟似,並向其深深鞠了一躬,以示不忘照拂之意。 [17]  錢學森曾稱其“學貫中西,融會古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愛國知識分子”。 [12] 

厲麟似抗戰軼事

據厲麟似長子、著名外交官厲聲教在《追憶老上海的抗戰歲月》一文中回憶:“記得父親在與日本侵略者的非暴力不合作期間,常給我講愛國名將岳飛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岳母在岳飛即將走上保家衞國的戎馬生涯前在其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四字成為了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也成為了父親的信條。” [18] 
因厲麟似曾留學日本,又是政學兩界的知名人士,日本人曾多次邀請他出來為他們做事,並許以教育部部長和考試院院長的高位,但都被厲麟似謝絕了。面對日本人開出的優厚條件,厲麟似始終沒有動搖過。他寧可食不果腹,妻兒顛沛,也絕不與日本人與日偽政府合作。懷着一顆“精忠報國”的心,厲麟似在一個個飢寒交迫的日子裏,默默地在為國家燃燒着他作為一代知識分子生命的微光。 [2]  [18] 
抗戰期間,厲麟似翻譯了很多日本和德國的軍事著作,並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他沒有收取任何稿酬,都是在義務地默默奉獻。這些翻譯研究成果厲麟似都沒有署名,因此他在中國近代軍事教育領域也沒有任何留名。 [18] 
厲麟似曾以無私救助大量逃往上海的猶太難民而聞名。 [2]  [19] 

厲麟似搶救文物

一貫謙謹低調的厲麟似是抗戰期間秘密進行的文物搶救保護活動的中堅人物。他是“文獻保存同志會”背後的實際策劃者與支持者,從日本與日偽政府手中為國家搶救出大量民族文獻和珍本古籍,使這些“國寶”免遭日寇劫掠損毀或流失海外。
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少善本古籍都毀於戰火,僥倖留存的也因書主迫於生計而多流入上海舊書肆,使上海成為各方勢力收購古籍的角逐之地。為了不讓珍本古籍落入敵人之手,厲麟似聯合何炳松鄭振鐸等幾位仍堅守在上海的文教界有識之士一同挑起搶救華夏民族文獻的歷史重任。
厲麟似明智地提出,搶救民族文獻,僅依靠個人或民間組織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動用政府的力量,但不宜讓政府直接出面,而應以私人或民間組織的名義對民族文獻進行蒐購搶救,以避日敵耳目。他與同在上海暨南大學工作的兩位好友、同時也是景星學社成員的何炳松和鄭振鐸商議,由鄭振鐸等幾人出面,成立一個秘密組織——文獻保存同志會,由他和景星學社背後提供支持,向政府爭取撥款和政策。
在厲麟似等人的努力下,他們從朱家驊陳立夫那裏爭取到了關鍵性的政府撥款,教育部還特密派中央圖書館館長蔣復璁和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徐鴻寶潛入上海,協助他們開展搜救工作。依靠其自身和景星學社的影響力,厲麟似還爭取到了文化界更多愛國志士一同加入到他們保衞民族文化的戰線。
藉助景星學社、暨南大學、光華大學商務印書館,厲麟似等人在上海冒着生命危險以文獻保存同志會的名義為國家搶救了大批民族文獻。據清華大學校史館等資料,他們所搶救的典籍中,僅善本就達4000餘種,是當時北平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入藏善本數十年的總和;今日台灣中央圖書館所藏善本,幾乎都是他們那時搜救的。搶救古籍的整個過程,厲麟似始終默默而為,事成之後他也從未居功,而是將功勞都讓給了他的幾位好友。 [37] 

厲麟似低調內斂

厲麟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厲麟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厲麟似處事十分低調,居正不居功。他的軍事研究成果及所翻譯的大量軍事著作,多數都沒有署名,即便是蔣介石授命翻譯的《一個軍人之思想》這本書,他也只是署了一個筆名——厲零士,意為無功之士。對於厲麟似的低調內斂,國民黨元老戴季陶曾用“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八個字來概括和評價。 [37] 

厲麟似一生報國

厲麟似一生報國,建國後將其畢生克勤克儉積蓄的全部資產和所繼承的祖上數代積累的家產悉數捐給了國家,包括其數代家傳的總計300餘件自唐代至清代著名金石書畫家的藝術珍品、其所收藏的數百本珍貴德文原版書籍、所擁有的西泠印社景星學社的物質資產、杭州西湖左近橫箭道巷的大片土地和宅院、以及其在南京鼓樓區頤和路20號和上海靜安區陝西北路23號的洋房等。自己晚年只住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分給他的一處單位宿舍,過着清貧簡樸卻又桃李滿天下的生活。 [41]  [46] 

厲麟似家族成員

厲麟似主要成員

成員
姓名
備註
先祖
姜子牙,名尚,齊國的締造者,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傑出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高祖
厲鶚,字太鴻,清代著名詩人、學者,浙西詞派中堅人物,著有《宋詩紀事》《絕妙好詞箋》等。
父親
厲良玉,字韞山,別署樊榭後人,清朝官員,晚清著名學者、教育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
長兄
厲綏之,名家福,中國第一代西醫,中國西醫學教育先驅,浙江醫科大學主要創始人,曾為慈禧診病。
仲兄
厲爾康,字佛磬,抗日愛國名將,曾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軍事參議院院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長子
厲聲教,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泰斗,曾起草聯合國公約,受周恩來肯定與接見。
妻子
唐麗玲,上海名媛,民國時期著名鋼琴家、電影演員、音樂教育家,曾任教於浙江大學並任女生部主任。
(以上信息來源 [14-15]  [20] 

厲麟似親族成員

成員
姓名
備註
妹夫
施承志,字調梅,曾任新軍正二品陸軍副都統等職。
外甥
施錫祉,字授之,新中國鐵路事業開拓者,北京地下鐵道事業奠基人,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總工程師。
親族
周恩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首任總理。
親族
沈鈞儒,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之一,曾任民盟中央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親族
範長江,新中國新聞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曾任新華社總編輯、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社長等職。
親族
任伯年,清末著名畫家,“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傑”之一,對近現代花鳥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親族
蔣百里,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曾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著有《國防論》。
親族
錢學森,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著名科學家,兩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親族
徐志摩,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親族
金庸,著名武俠小説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以上信息來源 [12]  [16]  [21-24] 

厲麟似人物故居

厲麟似杭州故居

厲麟似的杭州故居在今杭州市上城區直箭道巷。這裏是厲麟似出生並度過人生前十餘年的地方。據史料載,厲麟似出生在清光緒二十二年杭州西湖左近的橫箭道巷,鄰近南宋皇家遺址。這一片地當時均為厲家祖宅。浙江厲氏家族是歷史上有名的世家,唐、宋年間,出現過“厲氏兩都督”、“婿翁狀元”、“父子進士”、“三兄弟進士”、“兩代五人登進士”、連續四代的“祖孫進士”等歷史上極為罕有的奇異現象,誕生過無數賢臣墨客。遷居杭州的這一支自清康乾年間大文豪厲鶚始,世代均為飽學之士,至民國時期又出現了厲麟似三兄弟這樣的非凡人物。橫箭道巷與厲家舊宅今日均已不存在,只剩下原址側面的直箭道巷是厲麟似杭州故居遺蹟。新中國成立後,厲家故居大部分土地及房屋被政府幾次徵用和重新分配,部分劃歸當時的東南肥皂廠(後發展為東南化工廠)。厲麟似在杭州的故居而今雖已面目全非,但仍尚存一處,即厲麟似之子、著名外交家厲聲教所居直箭道巷房屋。 [25] 

厲麟似南京故居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20號 南京頤和路民國公館區20號
厲麟似的南京故居在今南京市鼓樓區頤和路20號。厲麟似1930年從德國學成歸國後進入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直至1937年舉家遷居上海前,即他事業最輝煌的這七年間,均居住於此。1934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赴美留學前,在赴北京的路上途經南京,曾暫住在這幢二層的洋房裏,並與厲麟似夫人、鋼琴家唐麗玲共話古典音樂,傳為一段美談佳話。有意思的是,就在厲麟似遷居上海後的第六年,即1943年,正當這位抗日名士在上海與日本人及日偽政府進行殊死抗爭時,供職於日偽政府的大漢奸胡蘭成恰在這時遭逢禍事,被囚禁在了厲麟似的這幢舊居中。胡蘭成因在當年的一次“中日懇談會”上説錯話,差點被“開刀問斬”。

厲麟似上海故居

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 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
厲麟似的上海故居在今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23號。厲麟似1937年遷居於此時,這裏還屬於英美租界,又名公共租界,當時叫作西摩路,今已更名為陝西北路。這裏也是很有故事的地方。厲麟似在抗戰期間所領導的轟轟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就是在這裏上演的。在這裏,他因拒絕與日本人和日偽政府合作進而妻離子散,險些全家喪命。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