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無主義

(哲學概念)

鎖定
虛無主義,指作為哲學意義認為世界,特別是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質價值。與其説它是一個人公開表示的立場,不如説它是提出的一種針鋒相對的意見。
許多評論者認為達達主義(Dada),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朋克(Punk)這些運動都是虛無主義性質的,虛無主義也被定義為某些時代的特徵。如:鮑德里亞(Baudrillard)稱後現代是虛無主義時代。虛無主義者被稱為nihilist。
中文名
虛無主義
外文名
Nihilism
領    域
哲學
來    源
拉丁語中的nihil

虛無主義詞源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8張)
虛無主義Nihilism這個詞最早來源於拉丁語中的“nihil”,意為“什麼都沒有”。牛津英語字典認為它於1817年進入英語詞彙Alain Ray的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1995年修訂版)認為它在1787年進入法語詞彙,nihiliste最早於1761年使用,不過那時指宗教意義上的異教徒。Ray同時認為1829年出如今俄語中的nigilizm是由於這個詞對於現代語言的浸透。
拉丁語中的不定代詞nihil由nihilum減縮而成。

虛無主義定義

虛無主義有時被認為是對於真理不存在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其最極端形式下很難被證實。因為某些人認為它包含着一種自相矛盾的謊言:如果真理並不存在是真的,“真理並不存在”本身就不是真的,這樣證明自身的錯誤。對此更復雜的解釋是,真理也許存在,但在現實中不可觸及。
但事實上,以上的論證並沒有任何説服力。因為以上的論證是基於一個被我們稱之為“排中律”的隱含假設(即“一個命題要麼是真理,要麼不是真理。”這一命題),也就是説在反駁虛無主義的“真理不存在”這一命題之前,先假設了“排中律是真理”。這其實是一種強詞奪理的循環論證。虛無主義既然反對真理的存在性,當然也同樣反對“排中律是真理”這一假設。所以,以上對於“虛無主義的自相矛盾”的説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也有人認為虛無主義者意識到真理雖然存在但在實踐中不可達到,所以虛無主義者將尋求真理的行為看成是徒勞的。

虛無主義哲學中

警惕和反對虛無主義
警惕和反對虛無主義(2張)
“虛無主義與馬克思:一個再思考”,作者:劉森林,發表於《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年第3期。文章認為,“虛無主義”有主要三個語境,四個含義:1.列奧·施特勞斯所謂特殊的德國現象,它認定現代文明在道德價值層面逐漸陷入“豬的城邦”;2.尼采所謂柏拉圖主義,它一直把超感性世界認定為真實存在,同時把感性生成世界貶低為非真實的虛幻世界;3.認定現實世界是完全墮落和虛無的諾斯替主義;4.掙脱了柏拉圖主義、歷經新價值創造後最終仍否認一切(新創造的)存在之真實意義的徹底虛無主義,作為尼采虛無主義的隱微論解釋,構成第四種虛無主義。
雖然屠格涅夫使虛無主義這個詞被大家所知道,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裏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年-1819年)首先引入哲學領域。雅各比想用這個詞展現出理性主義特色,特別是康德的批判哲學。他認為所有的理性主義都可以減到虛無,這樣我們應該試圖去避免它,迴歸到某些信仰。
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關於虛無主義的。權力意志的一卷由尼采1883年到1888年的筆記精選組成。他將之命名為“歐洲虛無主義”並認為這是19世紀的主要問題。尼采將虛無主義定義為使世界,特別是人類生存沒有意義,目標,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質價值。
雖然後現代主義被一些人取笑為虛無主義,但就虛無主義者傾向於失敗主義來説它並不符合上述虛無主義的公式。後現代主義哲學家試圖去尋找慶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獨特的人類關係的力量和原因。虛無主義和懷疑論由於都拒絕知識和真相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但懷疑論不必對道德概念的現實做出任何結論,他們也不用在沒有可知事實的情況下討論有關存在意義的問題。

虛無主義具體領域

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否認歷史的規律性,承認支流而否定主流,透過個別現象而否認本質,孤立的分析歷史中的階段錯誤而否定整體過程。專家學者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定義是:其根本就是歷史唯心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認為:地理、時間、物資、氣候、文化傳統等環境性因素決定歷史走向。個人在歷史的“必然”潮流中,無可選擇,也無可作為;即便在“可否作為”問題上憑着直覺得到肯定性答案,但卻無法指出“如何作為”。這兩個問題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標籤。
  • 否定太平天國來自歷史虛無主義混亂
近年來網絡媒體出現了否定“太平天國”“義和團”和“辛亥革命”的傾向。對此,人民論壇雜誌等媒體認為,否定中國近代革命史為切入點,否定中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否定“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等,實際上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海外網10月10日)。這個分析一針見血令人思考。
歷史虛無主義否認歷史的規律性,承認支流而否定主流,透過個別現象而否認本質,孤立的分析歷史中的階段錯誤而否定整體過程,其一個明顯的代表就是中國全盤西化的造勢者,通過對我國一些階段性錯誤發展的分析,而想全面抹殺先輩的革命,抹殺中華民族獨立鬥爭的歷史。專家學者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定義是:其根本就是歷史唯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源於西方的自由主義。改革開放使中國吹進了新鮮空氣,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的綜合國力空前增強。同時也不時看到,來自中外的某些人才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歷史的怪像。自由主義也具有某些合理的成分,但是,任何東西一旦過了頭就會出問題,正如真理一旦過了頭就會變成謬論一樣。近年某些國家,之所以忽啦啦地改旗易幟,除了經濟政治原因之外,自由主義思潮氾濫則是可怕的原因。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思想解放,進而有了思想多元化。但在眾多價值取向面前,我們不能迷失方向。提倡解放思想,決不是胡思亂想,更不是要放棄核心價值體系,因此,就要有正確的歷史觀,不能動搖我們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而在某些青少年的腦中,不但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現代史一片空白或一片混亂,沒有是非之分,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人們就會對信仰產生動搖。而今社會上一些諸如官員信風水等等怪象的出現,從一個角度而言,也是歷史虛無主義影響的惡果。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都會有自己的歷史。人們反對對歷史採取為我所需的實用主義態度,但是同樣必須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才能堅定信仰。因此對網絡上出現的歷史虛無主義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表現。虛無主義一詞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譯﹐源出拉丁文nihil(虛無)。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H.雅各比在《給費希特的信》中首先使用。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F.尼采把否定歷史傳統和道德原則的現象稱之為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無視民族特點﹐抹煞民族差別﹐否定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遺產﹐甚至認為“民族”是虛構的概念﹐根本否認民族的存在。
歷史上一些封建專制國家的反動統治階級矢口否認其他民族的存在。K.馬克思曾嘲笑19世紀法國蒲魯東主義者宣佈“民族性為無稽之談”、“一切民族特徵和民族本身都是陳腐偏見”的論點。在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認為民族和民族主權的概念已經過時﹐把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看作是“地方極權主義”﹐鼓吹“個性的自由”應當建立在超民族的、世界主義的基礎之上﹐欺騙和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脱離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同帝國主義實行政治、經濟“合作”。資產階級還常常利用民族虛無主義來為壓迫本國民族和侵略他國民族服務。

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

當我們要瞥向文化現象的時候,首先必須劃定它的界限。文化一詞在它的使用中具有多種意義。“概而言之,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物質活動層面。文化作為人的現象,是人向人的不斷生成過程。因此‘文化’就是‘人化’。如果將人化理解為一個現實的事實,那麼它就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第二,精神活動層面。文化不能直接等同於人心理、情感和思想,而是它們的表現,因此文化指人們對於宗教、藝術和哲學的建構,以及各種風俗、習慣和制度的設立。第三,文字符號層面。因為文字符號是人的精神活動的聚集,所以它是文化最集中的顯現。於是人們毫不奇怪將學文化等同於學文字,把文化哲學也命名為符號哲學。”在我們的日常語言的使用中,這三種文化的意義可以説是同時使用的。其中也許第二種語義的使用最為廣泛,如人們熟知的聯合國的教育、科學、文化和衞生組織中的文化就是第二種語義的文化。
雖然文化現象一直伴隨着人類的歷史,但文化現象只是在當代世界成為了一個突出性的問題。因為人類漫長的歷史主要是物質生產活動的歷史,而不是精神活動的歷史。在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時候,人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身體,憑藉自己的雙手。只是在工業革命之後,人才逐漸地不斷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從獲得自由。如果説第一次工業革命作為機械技術是人的身體的解放的話,那麼第二次工業革命作為信息技術則是人的大腦的解放。當代世界的文化問題實際上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產物。信息技術使人在從事物質生產的同時具有更多的可能去從事文化生產和消費。不僅如此,它還使文化生產和消費本身開拓了前所未有的前景。在這樣的意義上,當代世界的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種信息文化,或媒介文化,如書刊、電影、電視、互聯網、移動電話等成為了當代文化的主要載體。
中國當然是一個文化的古國和大國。與西方以基督教為主體的文化不同,中國形成了儒家道家和禪宗的文化,它們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但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一樣都面臨着生存的危機。一方面,基督教及其相關的西方文化藉助於帝國主義更進一步侵入中國,給予中國文化致命的一擊;另一方面,中國文化自身由於其衰敗也導致中國人自身對於其根基發生了懷疑。文化的危機固然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嚴重問題,但比它更嚴重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存的危機。因此政治問題壓倒了文化問題。這表現為:首先是中華民族反抗外來民族的鬥爭,其次是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階級鬥爭,最後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這裏的經濟被理解為最大的政治。只是當經濟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文化問題才迫切地突顯出來。
這在於文化的發展和整個社會整體的其它方面如經濟和政治等的發展失去了平衡併發生了矛盾。它表現為:物質文明的建設相對向前,而精神文明的建設相對落後。這導致了整個社會的許多問題,不僅生活缺少多樣性和豐富性,而且出現了心理和精神的病態。但這種種問題促使了一種時代意識的覺醒:不僅要建設小康社會,而且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全面性就意味着不只是物質文明的建設,而也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所謂的精神文明就其主體而言就是文化的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同時,是和諧社會的建設。和諧社會的建設的使命在根本上是克服社會的種種矛盾。但一種真正的和諧社會的建設包括了三個根本的方面。首先是社會和諧,是人與社會的公平正義;其次是生態和諧,即人與自然的友好相處;最後是精神和諧,即真善美成為人的精神支柱。和諧社會中的精神和諧方面實際上給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除了設定文化建設的理念之外,還給它提出了一種制度轉型的要求。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中國的文化機構和設施是屬於政府併為政府所管理的,因此毫不奇怪它要服從行政干預併為行政服務。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整個社會已經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根本轉變。與此不同,文化機構及其設施仍然固守於計劃經濟的限制之中,依然是遠離市場經濟的。為了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文化建設必須考慮新的出路。它就是人們所提出的文化產業的問題。這無非表明,儘管文化自身有其社會性和公益性的意義,但它也必須將自身看成是一種產業,如同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一樣。於是文化就必須將自身作為一個商品,置於市場之中,遵守市場的遊戲規則,去生產,去交換,並去被消費。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那麼文化就不僅會成為文化產業,而且可能會產業化。
文化建設變成文化產業的建設勢不可擋。事實上,這不過是開端而已,遠不是終結。雖然一些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整體而言依然具有許多困難。對此姑且不論,就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看,中國和西方如美國相比還存在非常大的距離。但關鍵不是人們是否要堅持走文化產業的道路,而是人們如何走文化產業的道路。
當前的文化產業建設必須面對當前中國文化現狀的種種的問題。這主要表現為文化在不同方面的非均衡性發展。
首先是人才和大眾文化的差異。中國的文化人才在文化的消費方面無疑具有優越性。他們是大學教授、文學家、藝術家和其他文化專業人士,除了閲讀哲學、宗教和藝術等方面的書籍之外,還在各種不同的時間出入美術館、畫廊、劇院等。與此不同,一般大眾也許主要是消磨在電視機前,為各種節目特別是流行的電視劇所吸引,當然也有可能到歌舞廳去唱歌和跳舞。人才和大眾文化的差異無疑是顯著的,正如傳統所説的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別。但如今的問題是,人才文化缺少對於大眾文化的引導,相反,大眾文化往往藉助於流行文化構成了對於人才文化的衝擊。
其次是城市和鄉村文化的距離。因為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徵異常突出,所以在文化方面的差距特別觸目驚心。城市的發展日益趨向現代化,但鄉村的建設比較而言是落後的,甚至是停滯不前的。當城裏人藉助各種現代的技術如有線電視、互聯網和各種先進的文化設施享受各種文化產品的時候,鄉下人只能收看電視中的幾個節目。也許鄉土文化更多的是各種傳統的節慶,婚喪嫁娶,還有麻將和賭博等。一個典型的城市和鄉村文化的距離的範例是超級女聲的比賽。當城市為此狂歡和痴迷的時候,鄉村對此卻極其冷淡和毫無興趣。
最後是中國和西方文化的矛盾。當代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對世界封閉的國家,而是面向世界,以主動的姿態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這也導致中國當代的文化不僅保持了中華民族自身的,而且包容了世界的,其中主要是西方的。於是我們看到兩種情形,一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復興,如讀經、尊孔和辦國學院,另一方面則是基督教文化和現代西方文化的引進,如最突出的是在青年大學生中基督教神學的介紹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接受。在一定範圍內,西方文化比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強勢。一個極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面對西方情人節的玫瑰、燭光、美酒和咖啡,中國富有浪漫、想象和詩意的七夕卻被人遺忘,而且即使被冠以中國情人節的美名,也激起不了那些痴男愛女的嚮往。
除上述所説的問題之外,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它們都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和必須解決的。但這種文化產業的非均衡性或者是非和諧的發展還不是當代文化建設的根本性問題。最根本性的問題在於文化本性受到了傷害。必須承認,文化的產業化從行政控制中解放出來,甚至從某種狹隘的政策、政治、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文化產業的發展自身卻具有一個致命的危險,即文化在產業化、商業化和市場化的時候,逐漸喪失文化自身的本性。在市場經濟的遊戲中,對於當代中國文化構成威脅的因素有三個:虛無主義、技術主義和享樂主義。它們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三種文化。
第一,虛無主義的文化。虛無主義主要否認人生和世界意義,也就是基礎、目的和價值等。在當代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價值也就是儒家所主張的價值已經不再具有規定性,它至多隻是一個文化遺產和遺蹟。如傳統的春節不僅是家人的團圓,而且也是對於天地的膜拜和對於祖宗的追思,但如今的春節卻完全改變了其本性。在飢餓的歲月裏,它是飽餐的時機,但在温飽的年代裏,它幾乎只是一個例行公式。人們不敬畏天地,但未必就崇拜上帝。如在西方的聖誕節,人們到教堂去讚美上帝,在家裏和親人相聚。但在中國的聖誕節,人們往往和朋友們狂歡。既不是天地,也不是上帝,而是各種體育和娛樂明星成為了我們時代的偶像。他們並不代表某種最高的原則,而是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裏第一,是名人。但最具時代特徵的是各種類型的造星運動,它將一個非英雄變成英雄,如芙蓉姐姐。這些人物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可以説,他們就是虛無主義的明星。
第二、技術主義的文化。當代的各種文化只要它試圖進入市場的話,那麼它們都必須藉助於技術,最主要是傳媒技術、信息技術。例如廣告就是極端情形。一種文化產品已經被技術處理過了,而廣告對於這樣一個技術化的文化產品還要進行再度技術處理。就技術方面而言,當代文化不同於傳統文化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的虛擬化。一個虛擬的文化產品所呈現的特性為:假的如同真的。因此人們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裏如同生活在現實世界裏一樣。但這容易混淆現實和虛擬的界限,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網絡依賴症就是如此。正如人們依賴酒精和毒品所製造的麻醉和幻覺一樣,網絡依賴症就是對於虛擬世界的依賴。它無非表明,人被技術化了,人被技術所製造的虛擬世界所控制了。
第三,享樂主義的文化。當文化成為產品的時候,它就要提供給人消費。所謂消費就是滿足人的慾望。人有各種慾望,有身體的,有社會的,還有精神的。但身體感官慾望的滿足,亦即享樂,成為了消費最直接的形態。因此一些文化產品便直接或間接地將享樂主義作為自己的原則。於是不僅所謂的娛樂文化,而且一般的文化也奉行這樣的口號:娛樂至上,娛樂至死。更有甚者,有的文化產品為了刺激人們的慾望,誨淫誨盜,宣傳色情和暴力。這種文化就不是一般的享樂主義了,而是假醜惡,是走向犯罪。
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必須針對上述三種傾向,開闢新的道路。反對虛無主義,讓古今中外的智慧照亮我們的生活世界;反對技術主義,讓技術不要控制萬物和人;反對享樂主義,讓慾望不要越過其當代歷史所確定的邊界。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建設一箇中國的現代的文化。它是中國的,因此是民族的;同時也是現代的,因此是與時俱進的。這種中國的現代的文化便實現了文化自身的本性:陶冶和塑造人性,讓人得到全面自由的發展。

虛無主義倫理虛無主義

在倫理中,“虛無主義者”或“虛無主義”是用來指徹底拒絕一切使人信從的力量和威望,道德,社會習慣的行為,或聲言要這樣做的人。或是通過拒絕一切既定的的信仰,或是通過極端的相對主義懷疑主義,虛無主義者認為那些對於權力的掌控都是無效的並應被對抗。在虛無主義者看來,道德價值的最終來源不是文化或理性的基礎而是個體。

虛無主義法律虛無主義

法律虛無主義,是指否認法律在階級統治和維護社會秩序中的作用,主張由人治或“天治”來代替之。在文革時期法律虛無主義一度盛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虛無主義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思想將認識論及倫理體系推至極端的相對主義。這在讓·弗朗索瓦·利奧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及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的作品中尤其明顯。這些哲學家試圖否認西方文明真理、意義、歷史進程、人文主義理想以及啓蒙運動所建立的基礎。雖然原則上後現代主義被認為是虛無主義哲學,值得注意的是,虛無主義接受後現代主義的非難。虛無主義是對宇宙真理的宣稱,這正是後現代主義所拒絕的。

虛無主義達達主義

有許多藝術運動如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都被人們批評説有虛無主義嫌疑。另一些藝術運動如達達主義則公開將之奉為信條。廣泛地説,現代藝術被認為是虛無主義的。正像在納粹黨的墮落藝術展上的作品一樣,現代藝術通常有一種非表現性的本質。
達達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先被使用,這醖釀了後來從1916年持續到1923年的運動。達達主義者聲稱達達運動不是藝術運動而是反藝術運動。有時他們從別的作品中拿出部分將之拼接起來,很像是重拼詩(found poetry),這樣他們削弱了藝術的含義與定義。其它時候,達達主義者關注審美趨向以求避免它,試圖使他們的作品沒有意義及審美價值。這種對於藝術貶值的傾向使很多人認為達達主義事實上是虛無主義運動,因為它們只是破壞而沒有建造。

虛無主義朋克搖滾

朋克搖滾經常被認為對世界持有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看法。

虛無主義參考資料

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 [1]. entry by George di Giovanni 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ebsite
Nietzsche, Friedrich (1886). Beyond Good and Evil.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Nietzsche, Friedrich. Thus Spake Zarathustra.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關於虛無主義的書籍
Nihilism, The Root of the Revolution of the Modern Age, Eugene (Fr. Seraphim) Rose, Fr. Seraphim Rose Foundation, Forestville, CA, l994,l995.
Shows About Nothing: Nihilism in Popular Culture from The Exorcist to Seinfeld, Thomas S. Hibbs, Spence Publishing Company, Dallas, TX,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