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鯨

鎖定
原鯨是屬於原鯨科的一種已經滅絕的古代鯨。是一種相當原始的鯨,仍然擁有後鰭,前鰭則長有腳趾。它們的長下顎中長有鋭利的牙齒。生存於始新世中期。
中文學名
原鯨
拉丁學名
Protocetus atav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鯨目 Cetacea
亞    目
古鯨亞目 Archaeoceti
原鯨科 Protocetidae
原鯨屬 Protocetus
原鯨 Protocetus atavus Fraas, 1904
生存地質年代
始新世(中期)
現    狀
已經滅絕

目錄

原鯨動物信息

與更原始的巴基鯨不同的是,原鯨可以完全聽見水中的聲音。巴基鯨生活在始新世中期,約4500萬年前。原鯨身長為2.5米。 [1] 

原鯨進化

 原鯨 原鯨 [2]
原鯨科動物均出現在5000萬年前,化石分佈在亞洲非洲北美洲。科學家對於在現今巴基斯坦被發現的Pakicetus (巴基斯坦鯨)的瞭解較多,這個生活在5300-5000萬年前的生物化石,雖僅是破碎不全的頭骨化石,仍可發現其耳骨十分的明顯,噴氣孔(鼻孔)已移向後方,具有狹長腦室,且仍具有後肢的動物,可能仍是四足獸。在同時期的印度岩層中發現的化石證據也顯示,在早期的鯨類間,已經有着難以想象的高度生態歧異性。
美國連線雜誌報道,德國古生物學家埃伯哈德-弗拉士(Eberhard Fraas)在埃及考古遺址中發掘出一具4500萬年前的「會走路」鯨魚化石。
這些原鯨骨骼化石是在埃及開羅附近的一處石灰岩沉積層中發現的,它有接近完整的頭骨,以及從脖頸至臀部的一系列椎骨,但未發現肢體關節部分。弗拉士將這種會行走的鯨魚命名為原鯨。弗拉士指出,4500萬年前生活在現今埃及境內的原鯨生活習性方面更傾向於水棲,而不是陸棲動物,它們的前肢和後肢開始在淺水域中上下拍動,作為推進力在水中游動,同時,它們的脊柱骨骼也逐漸地適應水波變化,像現代鯨魚一樣上下襬動作為推進力。這項考古發現對於自然學家意義重大,從而證實鯨魚是從陸地、食肉性祖先物種進化而來。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