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髭蟾

鎖定
原髭蟾, 又稱中國角怪、鬍子蛙、崇安髭蟾、坑鵝、雷公角怪,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兩棲動物。原髭蟾屬於無尾目、鋤足蟾科、擬髭蟾屬、髭蟾亞屬,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與其他蟾科動物相比,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所以原髭蟾為世界級的珍稀動物。雄性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頜邊緣都會長出8至11枚黑色角質刺,此乃中國角怪的名稱由來,也被稱為“世界上長有最多鬍子的蛙”。
拉丁學名
Vibrissaphora promustache Rao, D.-q., J. A. Wilkinson, and M.-w. Zhang .,2006.
別    名
中國角怪
鬍子蛙
崇安髭蟾
坑鵝
雷公角怪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亞    目
變凹型亞目
角蟾科
亞    科
擬髭蟾亞科
髭蟾屬
分佈區域
福建武夷山、貴州雷山、雲南、廣西瑤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中文學名
原髭蟾
中國特有

原髭蟾形態特徵

原髭蟾 圖示 原髭蟾 圖示
雄蟾體長52~62mm,雌蟾體長59~62mm。頭較扁平,頭寬略大於頭長,且大於體寬;吻圓;鼓膜不清楚;上頜具齒,無犁骨齒。頭體背面皮膚滿布網狀細膚稜;四肢背面具膚稜。咽、胸、腹部和四肢腹面具細小疣粒;體側具小白疣,股腺不清楚。前肢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指末端圓,指間無蹼;指、趾側有緣膜,有的指、趾腹面有膚稜,第四指有指基下瘤,內掌突大近圓形;後肢短,左右跟部不相遇,趾基部具蹼,內蹠突長,大於第一趾長的1/2,無外蹠突。體和四肢背面灰紅褐色,有黑色斑點,體後部和體側斑點較多;體側顏色比背部淺,雌蟾頭側為淺紅褐色;瞳孔縱置,眼球上部為淺藍色,下部為黑色;四肢具黑褐色橫紋,一般後肢的比前肢的更明顯。整個腹面以乳白色為主,滿布黑色細點和黑褐色碎斑。雄蟾上唇緣有黑刺165~194枚(雌蟾相應部位為小白點);雄蟾的內掌突很大;有單嚥下內聲囊;無雄性線。 [1] 

原髭蟾生活習性

原髭蟾 雌雄抱對 原髭蟾 雌雄抱對
雄蟾上唇緣的角質刺在繁殖期後脱落,僅基部有突起的軟組織,以後再角化成刺,每年週期性更替;雌蟾相應部位有橘紅色或米色點。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白晝隱匿在石隙、土洞、雜草或樹根下。夜出覓食,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蝌蚪大而粗壯,全長可達100毫米以上。後背與尾基交界處一般均有醒目淺色的Y字形斑。角質頜強。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晝伏夜出。經1~2年才能完成變態。

原髭蟾繁殖方式

平時髭蟾不會輕易露面。 到了求偶時節,夜晚時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澗中鳴叫。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數兩棲動物早已進入冬眠,髭蟾此習性相當奇特)。在山溪內才抱對、產卵,卵灰白色,卵徑約3.5毫米,卵羣呈團狀或圓環狀,卵羣在水中飄蕩,最後卵粘附於水中石塊上,卵羣含卵量多為200-500粒。約半個月的產卵期過後則銷聲匿跡。
受精卵約經一個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緩流處或回水蕩內,全長可達91毫米,其中頭部和身體約長31毫米。蝌蚪背面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體尾交界處有淺色的“Y”形斑。蝌蚪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石縫內,夜晚以苔蘚、藻類為食,蝌蚪需越冬兩次,約3年才變態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

原髭蟾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2] 

原髭蟾種羣分佈

原髭蟾為為中國特有屬,現有5種:
①峨眉髭蟾,上唇緣每側有角質刺5~8枚;
崇安髭蟾,每側多為1枚,產於福建武夷山
③雷山髭蟾,每側2枚,無聲囊,產於貴州雷山;
④瑤山髭蟾,每側多為2枚,有聲囊,產於廣西瑤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⑤哀牢髭蟾,每側有10~16枚;產於雲南。

原髭蟾種羣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羣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