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矛頭蝮

鎖定
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是蝰科原矛頭蝮屬的一種具有頰窩的中型管牙類毒蛇。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被小鱗。身體較細長。頭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緣色稍淺,自眼後至頸側具1條暗褐色縱紋。頭腹色白。體背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正背具1行鑲淺黃色邊的粗大逗點狀暗紫色斑,斑周緣色較深。體側各具1行暗紫色斑塊。
棲息于山區、丘陵多草木之處。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蛙類等。分佈十分廣泛,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分省區均有分佈,南嶺地區尤為常見。中國以外分佈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越南、老撾。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
原矛頭蝮
拉丁學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1] 
別    名
老鼠蛇 [2] 
龜殼花 [2] 
惡烏子 [2] 
筍殼斑 [2] 
外文名
Brown spotted pitviper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蝰科
原矛頭蝮屬
原矛頭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綱
雙孔亞綱
亞    科
蝮亞科
亞    種
[3] 
分佈區域
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
Cantor, 1839 [2]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原矛頭蝮形態特徵

原矛頭蝮色斑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8張)
頭背棕褐色,具略呈倒“V”字形的暗褐色斑。唇緣色稍淺,自眼後至頸側具1條暗褐色縱紋。頭腹色白。體、尾背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正背具1行鑲淺黃色邊的粗大逗點狀暗紫色斑,斑周緣色較深,色斑有時連接為鎖鏈狀。體側亦各具1行暗紫色斑塊。腹面淺褐色,前段色淺,後段色較深。每枚腹鱗具深棕色細點組成的斑塊若干,整體上交織成深淺錯綜的網紋。 [2] 

原矛頭蝮鱗被

雄性最大體全長1152(871+281)毫米,雌性最大體全長1280(998+282毫米)。頭大,窄長,明顯呈三角形。體、尾均較細長。頭背被覆小鱗,鼻間鱗間隔2~6枚小鱗;眶上鱗之間一橫排有小鱗11~21枚。鼻鱗大,鼻鱗與窩前鱗間常隔1~5枚小鱗;頰鱗2枚(個別1枚);眶前鱗2枚(個別1~5枚),上枚與鼻間鱗相隔2枚小鱗;眼小,瞳孔直立,呈橢圓形;眶下為若干小鱗。上唇鱗8~13枚,以9枚、10枚為主,均不入眶;第1枚上唇鱗小,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高,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最大;第4枚位於眼正下方,與眼眶間隔3~4排小鱗,第3與第4枚上唇鱗間偶爾間隔1枚小鱗。下唇鱗12~17枚,以14枚、15枚為主,前2~3對下唇鱗接頷片。背鱗窄長,末端尖,行數變化大,頸部23~29行,以25行、27行為主;背中部23~27行,以25行為主;肛前一般19行,偶爾17或21行。背鱗除最外側平滑外,其餘均起強稜。雄性腹鱗193~219枚(平均204.98枚),雌性腹鱗198~225枚(平均210.72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75~100對(平均87.73對),雌性尾下鱗67~88對(平均79.72枚)。 [5] 

原矛頭蝮頭骨

原矛頭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原矛頭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頭骨長寬比約為1.60,上頜骨頰窩腔邊緣有突起;頂骨呈“T”形,骨嵴較弱,不明顯;後額骨與額骨不接觸;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弱;外翼骨前外側突膨大。齶骨新月形,分叉,具齒4~5枚;翼骨齒12(10~14)枚;下頜骨齒12(9~14)枚。 [5] 

原矛頭蝮半陰莖

原矛頭蝮半陰莖繪圖 原矛頭蝮半陰莖繪圖
半陰莖收縮態長達第9~13對尾下鱗,分叉於第4~6對尾下鱗。遠端被萼,近端具刺,萼區面積約是刺區的1/2,兩區界線較明顯,萼片大小和形狀較為規則,邊緣光滑;約30枚不同大小的刺分散於刺區,其中4枚明顯較大,基部無刺。離心式精溝分叉於第3對尾下鱗,向上直達兩葉頂。精溝溝唇明顯,在刺區和萼區分別被刺和萼。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25~29對尾下鱗,分叉於第12~15對尾下鱗。 [5] 

原矛頭蝮近種區別

形態上容易與絞花林蛇混淆。絞花林蛇頭背為大鱗片,身體花紋上下錯開。原矛頭蝮頭背為細小的鱗片,身體花紋上下對齊。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
絞花林蛇 絞花林蛇

原矛頭蝮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22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和山區。常見於地勢較平坦的竹林、茶山和溪邊,也到居民耕作地、住宅附近的草叢、垃圾堆、柴草、石縫間活動,甚至進入室內。曾見其在大河中順流而下或在水中游動。 [5]  [6] 

原矛頭蝮生活習性

喜愛捕食家鼠,也吃鳥、蛙、蛇及昆蟲。主要在傍晚和夜間活動,白天偶見。夜間見時,原矛頭蝮通常將身體的大部分隱藏在樹叢或草叢中,只露出身體前半部分等待捕食機會,或者在岸邊或早地緩慢移動,不會主動攻擊人,受到驚擾時逃跑速度較慢,或作捲曲狀自衞。 [5]  季節活動高峯在6~8月,最適宜的活動氣温在23~32℃。 [13] 

原矛頭蝮分佈範圍

原矛頭蝮分佈十分廣泛。在中國分佈於四川、台灣、陝西、貴州、重慶、湖北、雲南、廣西、湖南、江西、浙江、河南、廣東、福建、甘肅、安徽、海南。中國以外分佈於老撾、孟加拉國、越南、緬甸、印度。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邦那迦山。 [5] 
原矛頭蝮分佈圖 原矛頭蝮分佈圖

原矛頭蝮繁殖方式

卵生。曾記錄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產卵8枚,卵呈橢圓形,長徑33~37毫米,短徑20毫米左右。8月中下旬孵出,説明卵在母體內已發育相當成熟,剛孵出子蛇全長250毫米左右。 [6]  子蛇在出殼後13天左右將進行第一次蜕皮,以後約每10天進行一次蜕皮。出殼後體長會逐漸增加,而體重則會出現一定的波動。 [11] 

原矛頭蝮保護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4] 

原矛頭蝮毒理研究

原矛頭蝮毒液以血循毒素為主,主要為出血和抗凝血毒素,同時會對組織細胞產生明顯的毒性作用,且排毒量較大。被咬後的臨牀表現通常為傷口疼痛腫脹、瘀血水泡,10%~30%的患者會出現局部壞死,壞死麪積通常較小。大部分患者有頭暈、眼花、煩躁不安、心悸、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消耗性凝血病。出血毒素引起的損傷出現速度較快,往往來不及施以抗毒血清治療,這種病變會引起蛇傷病人肢體壞死,有時不得不截肢。 [8-10]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