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厚頭龍科

鎖定
厚頭龍科(Pachycephalosauridae)是鳥臀目厚頭龍下目的一科,生存於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特裏赫特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分佈於現今的北美洲與亞洲。
中文學名
厚頭龍科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鳥臀目
恐龍科
分佈區域
北美洲與亞洲

厚頭龍科科學分類

中文名稱( Chinese): 厚頭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Pachycephalosaurus
厚頭龍科 厚頭龍科
發音( Pronounced): pak-ee-SEF-uh-lo-SAWR-us含義( Meaning): 腦袋很厚的恐龍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下目:厚頭龍下目 Pachycephalosauria
亞目( Suborder):Genasauria 頜齒類
Cerapoda 角足龍類
Marginocephalia 頭飾龍亞目
類( Infraorder): Pachycephalosauria 腫頭龍類
Goyocephalia 飾頭龍類
超科(Super Family): Homalocephaloidea 平頭龍超科
科( Family): Pachycephalosauridae 腫頭龍科
亞科( Subfamily ): Pachycephalosaurinae 腫頭龍亞科
族(tribe): Pachycephalosaurini 腫頭龍族
屬( Genus):Pachycephalosaurus 腫頭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P. wyomingensis 懷俄明腫頭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P. sp.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P. grangeri= P. wyomingensis
P. reinheimeri= P. wyomingensis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Maastrichtian
分佈( Found in): 美國蒙大納 | 懷俄明州 | 南達科他州 加拿大艾伯塔
發現地層(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長4.5米
推測體重( Mass): 1.5噸
發現者( Discoverer): Brown & Schlaikjer, 194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Brown & Schlaikjer, 1943 所屬分類:古生物恐龍白堊紀中生代動物

厚頭龍科敍述

厚頭龍 厚頭龍
厚頭龍科是最為衍化的厚頭龍下目恐龍。頂骨與額骨組成厚而圓的顱頂。尾巴有骨化肌腱,使尾巴較不靈活。骨盆寬廣,腸骨長。上顳孔小,或是沒有。背椎活動不靈活。厚頭龍的頭顱為厚達23-25釐米厚的骨板覆概。這個小山丘可能有利於抵禦或者在求偶儀式中為博得最可愛雌性歡欣而在雄性之間彼此撞頭競爭,就像今日的山羊一般。
厚頭龍的臉部與口部飾以角質或骨質突起的棘狀物或腫瘤;而頭顱背部覆以突起的構造。有一些釘狀突起長達13釐米,體長約4.5米。雖然大部分的科學家認為雄性厚頭龍以互相碰撞頭部來爭奪伴侶,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重達數噸的厚頭龍以全力互撞,恐怕會導致腦震盪而死亡!你見到過兩隻大頭山羊格鬥的場面嗎?它們都部立起來,相互隔開一段距離,然後往前一衝,兩個頭就撞到一起了--嚴格地説,是它們的大角就撞到一起了。

厚頭龍科分類

厚頭龍科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在1945年所提出。目前範圍是:厚頭龍與劍角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厚頭龍科參考資料

(英文)Carpenter, Kenneth(1997年).Agonistic behavior in pachycephalosaurs (Ornithischia:Dinosauria): a new look at head-butting behavior(pdf).Contributions to Geology,32(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