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厚朴大黃湯

(中藥)

鎖定
厚朴大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主治支飲胸滿及腹痛,脈數,應下之症。
中文名
厚朴大黃湯
別    名
枳樸大黃湯(《赤水玄珠》卷四)
出    處
《金匱要略》卷中
組    成
厚朴、大黃、枳實

厚朴大黃湯組成

厚朴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

厚朴大黃湯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温服。

厚朴大黃湯主治

1.《金匱》:支飲胸滿。
2.《症因脈治》:腹痛,脈數,應下之症。

厚朴大黃湯方義

此汗後腹脹滿者,為津液不足,氣滯不通,壅而為滿,為脾脹也。故用厚朴之苦,以泄腹滿為君;生薑、半夏之辛,以散滯氣為臣;人蔘之甘,生津液,補不足;甘草之甘,以緩其中者也。

厚朴大黃湯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金匱玉函經衍義》:凡仲景方,多一味,減一藥,與分兩之更重輕,則異其名,異其治,有如轉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則謂之大承氣,治內熱腹實滿之甚,無芒消,則謂之小承氣,治內熱之微甚,厚朴多,則謂之厚朴三物湯,治熱痛而閉。今三味以大黃多,名厚朴大黃湯,而治是證。上三藥皆治實熱而用之。
2.《千金方衍義》:此即小承氣湯,以大黃多,遂名厚朴大黃湯;若厚朴多,即名厚朴三物湯。此支飲胸滿,必緣其人素多濕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盪滌中焦藥治之。
3.《金匱要略心典》: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朴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