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厚嘴葦鶯

鎖定
厚嘴葦鶯(學名:Arundinax aedon):葦鶯科、葦鶯屬鳥類。額羽鬆散,羽幹伸延;嘴寬闊,基部寬度超過4毫米;嘴須非常發達,具副須;尾羽12枚,尾羽凸狀甚著;上體羽橄欖棕褐色;下體羽近白色,微沾淡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黃褐色;腳暗鉛褐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常單獨或成對地在茂密的灌叢、草叢中活動和覓食。主要吃昆蟲,甲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分佈從西伯利亞往東到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偶見於日本,遷徙或越冬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半島等地。
中文名
厚嘴葦鶯 [1] 
拉丁學名
Arundinax aedon
別    名
樹鶯
蘆鶯
蘆串兒
大嘴鶯
外文名
Thick-billed Warbl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葦鶯科
葦鶯屬
厚嘴葦鶯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同義學名
Acrocephalus aedon (Pallas, 1776)

厚嘴葦鶯形態特徵

厚嘴葦鶯雄性成鳥上體羽自頭頂至背、肩部均呈橄欖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轉為鮮亮棕褐色;眼先、眼周皮黃色;頰部和耳羽淡橄欖褐色,耳羽區雜以淡皮黃色纖細羽軸紋;尾羽棕褐色,綴以不明顯的暗褐色橫斑紋,羽緣淡棕色;翅飛羽和覆羽均黑褐色,飛羽外側羽緣淡棕色;翅上覆羽羽緣棕褐色。下體羽在頦、喉部和腹部中央均為白色,並微沾棕黃色;胸部和兩脅、尾下覆羽均呈淡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均淡棕黃褐色。 [4] 
雌性成鳥體羽色類似雄鳥,但較暗淡。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淡黃褐色;腳暗鉛褐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7-32克,♀19-28克;體長♂166-200毫米,♀168-193毫米;嘴峯♂13-16毫米,♀13-16毫米;翅♂74-80毫米,♀72-80毫米;尾♂73-90毫米,♀80-89毫米;跗蹠♂26-30毫米,♀25-32毫米。(注:♂雄性;♀雌性)(東北亞種) [4] 
指名亞種與東北亞種相比較,體色較淡,較多橄欖色,體型較大,翅較長,♂♂81-86毫米。 [4] 

厚嘴葦鶯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海拔,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喜歡在河谷兩岸的小片叢林、灌叢和草叢中活動,尤其在山區較為開闊的河谷灌木叢和草叢中較易遇見。在散生有高大樹木的疏林灌叢、採伐跡地以及叢林和草地灌叢中也常出入。但不喜歡稠密的大森林。遷徙或越冬期間主要棲息於林緣、路邊、岸邊灌叢、草叢中,有時亦見於村寨附近的樹叢中。 [4] 

厚嘴葦鶯生活習性

厚嘴葦鶯和其它葦鶯一樣,常單獨或成對地在茂密的灌叢、草叢中活動和覓食,行為隱蔽,行動迅速敏捷。在繁殖季節,常站在巢附近的高樹枝上鳴唱,鳴聲清脆婉轉,悦耳動聽。有時也模仿其它鳥的叫聲。 [4] 
鳴聲響亮而飽滿,以清脆的"tschok tschok”開始,展開成悦耳的哨聲短句加模仿其它鳥的叫聲;叫聲為持續的"chak chak”及沙啞吱叫。 [4] 
主要食物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蟲,其中出現最多的是鱗翅目成蟲及幼蟲,以及甲蟲、象鼻蟲、蝗蟲、蝽象、蟋蟀、螞蟻等。偶見有蜘蛛、蛞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食物中87.5%是昆蟲,主要是蝗蟲,佔50%;其次是鱗翅目昆蟲、螞蟻、蝽象等。此外,尚吃一部分雜草殘葉。 [4] 

厚嘴葦鶯分佈範圍

厚嘴葦鶯世界

繁殖地:中國、蒙古、俄羅斯(中亞區和東亞區)。
留鳥:孟加拉、柬埔寨、印度、朝鮮、韓國、老撾、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遊蕩:不丹、埃及、日本、馬來西亞和英國。 [3] 

厚嘴葦鶯中國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博克圖、扎蘭屯一帶)、黑龍江(哈爾濱、興安嶺)、吉林(長白山)、遼寧(本溪、朝陽)(繁殖鳥)、雲南(騰衝、盈江、潞西、昆明、蒙自)(旅鳥)、遷徙經河北(昌黎)、山西、陝西(定邊、榆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四川、雲南、廣西、廣東、香港、江西和福建。 [4] 
厚嘴葦鶯分佈圖 厚嘴葦鶯分佈圖 [3]

厚嘴葦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於5月中旬至8月初。遷入繁殖地後雌雄親鳥常成對地追逐於灌叢中,逐漸形成配對。營巢多在河邊兩岸較為平坦且散生有老齡樹木的灌叢、草叢中,尤其喜歡在雜草叢生、林下木發達的忍冬、野薔薇、繡線菊、山丁子、山刺梅、榛子等灌木上築巢。營巢多由雌鳥進行,行動極為隱蔽,常在巢的附近就地取材。常用草莖及纖維纏繞在灌木的枝杈間,利用灌木茂密的枝葉將巢掩蓋住,一般很難發現。巢距地面在1.2米以下。巢呈碗狀,結構較為疏散簡陋,主要由於草葉、莖、植物纖維和根鬚構成,內墊以細軟的草根、草莖。巢的大小為外徑10-12釐米,內徑7-8釐米,高7.5-8.4釐米,深6-6.5釐米。每個巢需費時6天左右方能築成。 [4] 
一般築完巢當天即開始產卵,也有築好巢後幾天才開始產卵。日產1卵,每窩產5-6枚卵,卵呈淡粉紅色或白玫瑰色,綴以大小形狀不一的紫褐色斑和紋,尤以鈍端密集。卵的大小為(21-23)毫米×(16-18)毫米。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化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1-14天。育雛期13-15天。 [4] 

厚嘴葦鶯亞種分化

 厚嘴葦鶯(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厚嘴葦鶯指名亞種
Arundinax aedon aedon
Pallas, 1776
2
厚嘴葦鶯東北亞種
Arundinax aedon stegmanni
Watson, 1985
[5] 

厚嘴葦鶯保護現狀

厚嘴葦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3]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7] 

厚嘴葦鶯種羣現狀

厚嘴葦鶯的全球種羣數量尚未量化,但該物種被描述為普遍卻常見,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河谷很常見,在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的非繁殖季節也很常見(del Hoyo等人,2017年)。據估計,在韓國遷徙時全部複雜數據類型規模小於約1,000只,在俄羅斯遷徙時約有100-10,000對繁殖對和約50-1,000只(2009年)。
趨勢理由:由於持續的棲息地破壞,認為種羣數量正在下降。 [3] 

厚嘴葦鶯各地發現

2023年11月,雄安新區鳥類監測工作人員和鳥類學研究團隊、志願者在白洋淀新觀測到野生鳥類厚嘴葦鶯。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