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厄温·內爾

鎖定
厄温·內爾(Erwin Neher),1944年3月生,德國人,博士,神經科學生理學領域的科學家,哥廷根科學院和歐洲科學院成員,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澳門科技大學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主任。 [3]  [5-6]  [19] 
厄温·內爾於1967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70年獲得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1975-1976年為耶魯大學研究助理;1983年起擔任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所長和科學成員; [3]  1991年與伯特·薩克曼(Bert Sakmann)共同獲得1991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4] 
厄温·內爾的研究領域包括鈣離子信號傳導的分子和細胞機制,神經遞質的釋放和突觸可塑性等。 [6-7] 
中文名
厄温·內爾
外文名
Erwin Neher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44年3月20日
畢業院校
慕尼黑工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1992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1998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出生地
德國巴伐利亞

厄温·內爾人物經歷

1944年,厄温·內爾出生在德國巴伐利亞。 [3] 
1963—1966年,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學習物理學。 [3] 
1966—1967年,就讀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畢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3]  [8] 
1968—1972年,就讀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3] 
1972—1975年和1976-1982年,在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 Biophysical Chemistry in Göttingen)擔任研究助理。 [3]  [9] 
1975—1976年,在耶魯大學擔任研究助理。 [3]  [9] 
1981年,在不丹大學物理學領域獲得教授資格。 [3] 
1983—2011年,在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協會任膜生物物理系主任 [2]  [9] 
1989年,獲得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Fairchild Scholar稱號。 [3] 
199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 
2016年,擔任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中醫藥研究室”主任。 [21] 
2019年3月,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 [1] 
2020年,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支持下,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澳門首個諾貝爾獲獎者“Erwin Neher”(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創新藥物實驗室。實驗室將eefit短頻光譜技術作為重要創新研究項目之一,並加大對其機理的相關研究及醫療輔助用品的開發應用。 [20] 

厄温·內爾主要成就

厄温·內爾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厄温·內爾在科研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細胞膜傳遞的電信號機制方面。他通過開發出鉗形尖端電極技術,成功的對單個離子通道進行了記錄,從而深入瞭解了細胞膜信號轉導機制。此外,他還發現了一種名為鈣蛋白的重要信號傳遞蛋白,進一步揭示了細胞膜傳遞信號的機制。厄温·內爾和薩克曼是第一個通過開發膜片鉗技術記錄活細胞中單離子通道電流的人。厄温·內爾隨後開發了幾種研究單細胞水平激素和神經遞質釋放的方法,揭示了腎上腺嗜鉻細胞釋放兒茶酚胺的機理和分子細節以及短期突觸可塑性。 [2]  其成果對腫瘤、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癲癇、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及新藥研發、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着劃時代的影響。 [13]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5月德國哥廷根大學官方網站顯示,厄温·內爾近期論文如下 [9] 
1.Haucke V,Neher E, Sigrist SJ (2011) Protein scaffolds in the coupling of synaptic exocytosis and endocytosis[J] . Nature Rev Neurosci12: 127-138. [9] 
2.Mohrmann R, de Wit H, Verhage,M, Neher E, Soerensen JB (2010) Fast vesicle fusion in living cells requires at least three SNARE complexes[J] . Science 330: 502-505. [9] 
3.Neher RA, Mitkovski M, Kirchhoff F, Neher E, Theis FJ, Zeug A (2009)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multiply labeled fluorescence images[J] . Biophys J 96:3791-3800. [9] 
4.Young S. Jr, Neher E (2009) Synaptotagmin has an essential function in synaptic vesicle positioning for synchronous release in addition to its role as a calcium sensor[J] . Neuron 63: 482-496. [9] 
5.Neher E, Sakaba T (2008) Multiple roles of calcium ions in the regul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J] . Neuron 59: 861-872. [9] 
6.Sakaba T, Stein A, Jahn R, Neher E (2005) Distinct kinetic changes in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after SNARE protein cleavage[J] . Science 309: 491-494. [9] 
7.Sakaba T, Neher E (2003) Direct modulation of synaptic vesicle priming by GABAB receptor activation at a glutamatergic synapse[J] . Nature 424: 775-778. [9] 
8.Soerensen J, Nagy G, Varoqueaux F, Nehring RB, Brose N, Wilson MC, Neher E (2003) Differential control of the releasable vesicle pools by SNAP-23[J] . Cell 114: 75-86. [9] 
厄温·內爾(Erwin Neher)
  • 學術交流
2020年10月30日,厄温·內爾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11] 

厄温·內爾人才培養

  • 科研理念
厄温·內爾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建議,中國從事基礎研究的年輕人首先要尋找一間適合自己的實驗室,並且仔細想明白,當初究竟為什麼要從事這項研究,然後堅定地走下去。 [13] 

厄温·內爾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頒獎部門
1986年
萊布尼茲獎
德國研究基金會 [2] 
1989年
加拿大蓋爾德納獎
加拿大蓋爾德納基金會 [2] 
1989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14] 
1991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基金會 [2] 
1992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1994年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 [15] 
1998年
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德國國家科學院 [16] 

厄温·內爾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單位
職務
2014年
昆明理工大學
榮譽教授 [7] 
2015年
中國科學院
“愛因斯坦教授” [2] 
2018年
成都大學
高水平建設發展諮詢委員會專家與榮譽教授 [18] 
2019年
四川師範大學
榮譽教授 [17] 

厄温·內爾人物評價

厄温·內爾是科學家中的科學家。(張玉勤 引 《BMJ 》 評) [10] 
厄温·內爾是離子通道研究和神經遞質傳遞領域的先驅。(澳門科技大學 評 [12]  (Dr. Erwin Neher is a renowned biophysicist, and a pioneer in the fields of ion channel research and synaptic transmission.)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