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卵葉榕

鎖定
卵葉榕(Ficus ovatifolia S. S. Chang )是桑科榕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2,05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溝邊或闊葉林中,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卵葉榕
拉丁學名
Ficus ovatifolia S. S. Chang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桑科
榕屬
卵葉榕

卵葉榕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約3-4米;嫩枝和葉柄散生白色短柔毛。葉卵形或斜卵形,長5-12釐米,寬2.5-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或歪斜,全緣,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兩面近無毛,背面薄被微點形鍾乳體,側脈3-4,紅色,基生脈腋具紅色腺體;葉柄長1.5-2.5釐米,散生短柔毛;托葉披針形,紅色,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圓錐狀橢圓形,無總梗,成熟時紅色,略具瘤體;雄花。花被片4,倒卵形,紅色,雄蕊;癭花極多數,具柄,花被4,紅色,子房近球形,花柱短,側生,柱頭絲狀。 [1] 

卵葉榕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 1600(-2050)米的溝邊及闊葉林中。 [1] 

卵葉榕分佈範圍

產雲南東南部的馬關、麻栗坡(老君山)、屏邊(模式標本產地)。 [1] 
參考資料